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课堂教学中“对抗文化”现象及对策-结论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9596 浏览:36010
论文导读:中一年级开始就喜欢在抽屉里做自己喜欢的事:有时候画画,有时候写日记。三年初中生活,除了体育课在操场外,无论上什么课,他都是坚持这样做。班主任、任课教师做了很多工作都无济于事。(三)闲聊文化现在的学生由于网络交流频繁,在里与同学聊,与侵入者聊,看的东西也多;书摊上各种书籍、玩具应有尽有,学生一过了周
传统教师的形象是“师道尊严”,教师拥有绝对的权威。新课程改革,将教师的功能定位在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朋友和伙伴。教师新形象的核心是热爱学生,“以学生为本”。而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平等的时候,个别学生就像在家与家长顶嘴一样,在学校也开始与老师顶嘴。这种背景下的课堂,孕育了学生“对抗文化”的滋生,如消费文化、抽屉文化、闲聊文化、厌学文化等,阻碍着教师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一、“对抗文化”的表现及其形成原因

(一)消费文化

学生的消费行为,直接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笔者课间向学生了解到:一般的中小学学生每天上学,家长都有一定的零花钱,最少的一天5元,供他们在课外活动时买水和面包;给10元的家长比较普遍;给20~50元的也不少。由于学生早上上学早,一个早上要上4节课,早上胃口不好的学生肚子饿了,课间买些糕点充饥,可以提神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但这样的学生比较多,下了课学校的小卖部门口就会排上长长的队伍,有的因排队在后,有的因教师上课拖课迟去。当买到时上课铃声又响了,所以只好在上课时拼命地吃上几口。这种现象教师是可以理解的,也应当宽容。但也有一部分学生不是因为肚子饿,而是喜欢吃零食,还故意不听课,严重影响了课堂纪律。当教师劝阻时,有的还会出现抵抗情绪。闹僵了,不但影响当堂课的质量,更是伤害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二)抽屉文化

有的学生喜欢在抽屉里玩手机、打游戏,有的在看口袋书或言情小说,还有的利用非主要课的时间来补做其他学科的作业,或抄别人的作业。笔者发现一个典型个案。有一个学生,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就喜欢在抽屉里做自己喜欢的事:有时候画画,有时候写日记。三年初中生活,除了体育课在操场外,无论上什么课,他都是坚持这样做。班主任、任课教师做了很多工作都无济于事。

(三)闲聊文化

现在的学生由于网络交流频繁,在里与同学聊,与侵入者聊,看的东西也多;书摊上各种书籍、玩具应有尽有,学生一过了周末,下周一回到学校有说不完的话。不用说学生,教师过了一个暑假,第一次集会,会场上也会唧唧喳喳说个不停。过去偶尔出现个别学生交头接耳的情况,现在遇到非主课时,有的课堂简直像菜场:成绩不好的学生,或是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的学生,也有部分成绩较好对课堂上的知识已经掌握的学生,都难以坚持控制自己的情绪,经常找同桌或前后桌聊天。

(四)厌学文化

现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硬性知识”的教育很普遍:有的强迫孩子“开发智力”,有的强迫孩子去“背”去“记”。其实,这些都是摘自:论文查重站www.7ctime.com
造成学生早期厌学情绪的根源。因为个性在发展中具有不可逆性,一旦个性定型,再进行修正是十分困难的。许多学生的学习习惯就是从小养成的。我们有些家长很优秀,甚至是大学教授、主任医生,但他们的孩子天资聪颖却不爱学习,每天趴在课桌上,一节课一节课地过去,只有下了课才提起精神。这些学生喜欢社会实践、课外活动等没有作业负担的课,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上经常有他们的名字。

(五)毁书文化

随着家庭生活质量的提高,学生对书的爱护也越来越差。以前很多人“爱书如命”,有的书一直用书皮包着,几十年还好好的。但现在,很多学生的书真是“不堪入目”。过了中考,暑期里有些初二的学生想去补习班或提前在家里对初三的课程进行预习,向那些刚毕业的同学借书,大部分都已经卖了或是撕了。这种情况在高三的学生中尤为突出。

二、转换“对抗文化”为合作文化的策略

一个有智慧的教师面对现在的学生会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如果将自己锁定在一种思维模式里,就容易变得僵化而不能适应不同的情境与观念。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找出各人的优、劣势,并对如何做到总体平衡提供建议。

(一)提高教师个人素养适应新时期学生风格的要求

教师必须清楚地知道学生从教学中学到了什么,有哪些困难,哪些人学习存在障碍;当学生需要时,教师应该帮助他们找到新的学习方法和新的学习资源,从而树立威信,营造自身的人格魅力。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能燃起学生心中的火苗,照亮学生的心灵,给他们上进的动力。许多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正是在教师爱的鼓励下,取得了成功。例如,有一位教师,他所教的班级里有一个调皮又不肯学习的学生。当他从别人手里接班后,每天下午放学把他带到自己家里,帮他完成当天的作业,然后通知家长来接他回家。这位教师的行为感动了这位学生和家长。该学生的学习热情来了,学习中密切配合老师,成绩也进步了。因此,对个别难以配合的学生,教师一定要耐心,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换位思考,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然后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二)充分发挥利和用文化特质资源的优势为教学服务

具有反抗意识的学生往往有一种文化特质。当过班主任的教师与任课教师的区别,就是能否敏感地分辨出学生中具有某类行为倾向性的特殊信息。笔者在上课上发现一位学生的听觉比一般学生差,作业几乎没有一次做完,每一次与他谈话,要求按时完成作业都无济于事。笔者感觉到这样的学生不好对付,就产生了放弃的念头。但一次学校举行科技节活动,该生利用废品做成了一只花篮,获得了全校的一等奖。有一位学生无论什么课都趴在课桌上睡觉,他的家长多次告诉老师:上课不要请他回答问题,作业没有交也不要逼他交,只要他天天到学校,不跳楼就好了。但体育老师说的话他最爱听,一到体育课,他第一个跑向老师,要求帮老师提体育用具,课上都配合老师,每次体育节也都能为班级争荣誉。因此,其他文化课的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打破传统的、单向度以思辨为主的课堂范式,开展动态的、探索性的研究型活动,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从而满足各类特质学生的学习要求。

(三)营造健康校园文化减少“对抗文化”的滋长

校园文化是学校为实现自己的培养目标,围绕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工作、业余生活以及一系列管理的过程中形成的特殊集体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一经形成,便能极大地丰富全体成员的精神生活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生活在校园中的人会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并内化成信念、觉悟和习惯,从而带上特定校园文化的烙印。学生在上课时看课外书、吃零食,大多是因为学校的文化难以适应学生的需要。如果学校在走道上设立零食购买点,学生下课就不用挤在小卖部门口排队了,买到食品可以在课间的时间内吃完,不需带到课堂上吃了;如果走道上设立临时图书阅览点,让学生在午休或课间随意浏览或借阅,就可以满足学生的阅读。学校减少作业负担,经常性地举行野外劳动,举办班级之间的篮球赛、拔河赛、卡拉OK赛等活动,就可以满足特质学生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