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中外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及外语教师自我发展-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888 浏览:71466
论文导读:式,又有角色扮演模式,还可能会出现游戏等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应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应看到学生的潜力。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答案甚至可以有多个答案。在课堂上尽可能让学生多思考、多实践。他们会尽力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语言知识和技能。重教学内容获取,而轻教学形式,也许在中国教师看来,他们的课堂不够严肃,或比较松
[摘要]课堂教学行为包括语言表达行为、活动组织行为以及评价行为等。不同的教师具有不同的课堂行为方式和行为能力。“自省”式教学研究可使教师超越过去,产生发展个人专业技能的潜能。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说课,有利于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中外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观摩课堂教学行为,不仅能提高中外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还能促进外语教师自我发展。因此,对中外教师课堂教学行源于:7彩论文网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www.7ctime.com
为进行研究对外语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外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自我发展
[作者简介]谭文芬(1964-),女,四川邻水人,重庆三峡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和英语语言学;胡胜高(1964-),男,四川邻水人,重庆三峡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和英语教学。(重庆404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地方高校中外教师英语教学互补性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08-yy20)
[]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1-0061-03

一、中外教学行为研究理论概述

根据美国学者Mckerman的观点,教学行为研究是一种运用科学方法解决课程问题系统的自我反省探究,参与者是这种批判性反省探究过程和反省探究结果的主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在反思中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外教学行为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学者们探讨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对一些影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这对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后来,学者们的研究重点转向了教师教学效能研究并有了新的发展。有学者逐渐开始对教师行为与教学效能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除此之外,一些学者围绕教学行为标准、教师角色行为和师生互动行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国内学者在这个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而且最初主要研究的是“课堂教学策略”“课堂教学程序与方法”以及“课堂教学模式”等。到了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还有更多的学者对教师教学行为进行研究,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二、中外教师课堂教学行为

1.外籍教师课堂学习氛围的创设。大多数外籍教师都是来自以英语为母语或语言的国家,他们的口语地道自然,语言表达流利清楚,具有感召力。在授课过程中,他们既能传授语言和专业知识,又能介绍其本土的风土人情、传统历史等文化知识。多数学生对外教都持一种欣赏、好奇态度,对其课程通常有浓厚的兴趣和热情。他们夸张的动作和幽默风趣的语言常常能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时,他们还经常给学生恰当的鼓励和启发,能让学生们很快克服语言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并寻找一切机会与他们进行交流。外教很少当堂纠正学生的错误,而是等课后单独对学生进行纠正,这样就避免了学生的难堪。学生之所以对外教的课程感兴趣,是因为他们能够利用好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恰到好处地创设出和谐友好,充满生机的课堂学习氛围。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接受或被动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
2.中外教师课堂教学模式差异。外教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外教在课堂教学中往往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外教为了达到他们的教学目的,充分调动学生们参与热情,多种教学模式常常交替使用,有时一堂课里既有分组讨论模式,又有角色扮演模式,还可能会出现游戏等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应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应看到学生的潜力。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答案甚至可以有多个答案。在课堂上尽可能让学生多思考、多实践。他们会尽力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语言知识和技能。重教学内容获取,而轻教学形式,也许在中国教师看来,他们的课堂不够严肃,或比较松散。他们重课文内容的社会意义,以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而轻课文的语法结构。他们擅长于实物教学,大量使用图片、模型等有关教具进行讲解,而且大多数外教还擅长简笔画,对学生不熟悉的事物在黑板上几笔勾勒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他们在课堂上通常扮演启发者、鼓励者和帮助者的角色。笔者在观摩一位美籍教师Katie的口语课时发现,没有现成的教材,教师以学生求职面试为背景,设置了一个有多个老板和面试单位,面对多个面试者的场面。先把学生分成两个组,其中一个组的同学是老板,发给另一个组的同学(参加面试者)一些招聘信息资料(每个“老板”的资料是不一样的,因为代表不同的单位),然后“参加面试者”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到“老板”那里进行面试。约10分钟后进行角色交换。这样,每个学生都有了练习口语的机会,而且在练习口语的同时,还了解到参加面试时需要了解的问题,或可能遇到的难题。外教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将知识和技能学习,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通过课后对学生的调查得知,他们喜欢这样的口语课,既学到了知识,又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
而中国外语教师的课堂是以教师为主导。根据我们组织的外教和中国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以及对教学过程检查(如教案、试卷、学生成绩、与学生的交谈)得知,大部分大学外语教师在课堂上都比较,师生互动也在大学的外语课堂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们也经常进行主题讨论,学生演示,教师讲授,练习巩固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而且绝大多数外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能与学生保持较平等友好的关系,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但教师的话语比学生的多了三到四倍。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了大量的讲述,内容引导,提问与解答。课堂上教师给学生的学习任务或问答设计,绝大部分都紧密联系课文内容。只要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就能找出答案。学生几乎不在课堂上对教师的讲解提出质疑,师生之间的交流也主要是一问一答。总之,中国外语教师的课堂仍然是以教师为主导,以课本内容为中心。师生之间真正有实际意义的交流几乎没有。
3.中外教师课堂提问方面的差异。由于受西方文化背景的影响,外教会尽最大努论文导读:上形成研究课题,逐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实现自我发展上一页123下一页
力给予每个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耐心等待并积极引导学生的回答,即使影响课程进度也在所不惜。他们是出于尊重个体,人人平等的心理内涵。而中国教师,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更珍惜课堂时间,往往不能耐心等待学生回答,一旦发现学生回答问题超时,就会马上让成绩好的学生回答或老师自己说出答案。在中国教师看来,课堂教学的完整性更加重要。这样,学生也渐渐地养成习惯,反正答不出来,老师会叫其他同学来回答或自己告知答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就不怎么认真思考了。

三、中外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对教师自我发展的影响

H.D.Brown在他的《语言学习与语言教学的原则》一书中指出,教师对语言的认识决定他们如何教语言。教师的作用在于导学、助学,教离不开学,有了学习理论,才会有教学理论,教师对学习者如何学习的认识决定他们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我们认为,教师的责任不仅是教育者,更重要的是对学习者角色的认识。教师发展应该以教师作为学习者是终生受益者的目标为前提。因此,广大外语教师应该通过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其他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以及外籍教师的教学行为,来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文化水平,实现自我发展。
1.研究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教师应成为课堂教学的自我研究者。努南认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开始对自身发展进行研究。他们用实验的方法对教学进行探索,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采取一种科研态度。他在《语言学习研究方法》(Re? search Methods in Language Learning)中提出了“自省方法”,所谓“自省”就是不仅仅着眼于课堂上的教学实践,而要更进一步去思考教学步骤;教师一方面审视自己的教学,一方面回顾课堂教学的具体步骤,提出问题并进行研究。通过对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以一种比较客观的角度观察、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理念,并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提高对教学的理解和认识,积累经验和知识,从而全面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Wallace认为,教学实践与循环反思的过程就是教师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教学研究的过程。教师的发展必须不断探究解决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相结合,不断提高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变成学习型教师。自我探究是教师自我反思的具体表现,教师可以通过下列方法进行自我探究:第一,借助学习日记进行反思。Jarvis以为学习日记是教师进行自我反思的好方法。他指出,学习日记给教师提供了回忆自己教学实际的时机和空间。借助学习日记,教师可以回忆、审阅自己的旧学新知。但是,他同时又指出,学习日记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和重点,要深化反思自己教学和学习进程中的得失成败和提高改良的措施。第二,建立教学档案(teaching portfolio)。Basti? das指出,教师可以通过建立教学档案来探求自己的教学发展。这一思想和Jarvis的学习日记基本相似,只是它所包括的内容更为普遍。Bastidas认为:教学档案是精选的、能代表教师在临时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进程中构成的教学理念和所取得成就的文档资料。内容包括教学理念、课程布置、教学方法和步骤、职业提高、团体成就和团体反思等六个方面。Bastidas认为,教学档案是阶段性、总结性的,它反映了一定时期内教师的发展和变化。第三,制造教学录像。无论是学习日记还是教学档案,都给教师提供了思考的空间,但学习日记特殊,教学档案有一定的滞后性,可能会出现信息遗漏和了解偏向,因此Laycock & Bunnag提出的经过教学录像配合教学日记进行自我反思能对以上效果进行补偿。教学录像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它能真实地再现课堂教学活动,能给教师重复观看和总结的时机。“自省”式教学研究可使教师超越过去,产生发展个人专业技能的潜能。教师们在反思先前经验知识、技能、观念的同时,评估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还能激起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创新意识和。
2.研究和学习他人的长处。第一,研究本土教师的教学行为。同事之间相互交流,有利于促进教师个人的专业化发展。斯克里温纳指出,没有任何科学根据让我们去描述一种理想的教学方法。我们只能观察教师和学生进行活动的实际,并注意哪些策略和原则更有利于教学。教师之间相互听课,相互探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通过讨论等方式去解决这些问题,有利于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更新老教师的观念。我们知道,课堂教学行为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语言表达行为(如语言的表达、语言的感召力、语言的主导能力等)、活动组织行为(活动内容的安排、学习氛围的创设、教学资源的生成与利用、时间的分配等)和评价行为(如评价语言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运用以及评价的时效性等)。通过相互观摩课堂教学,可以学习他人的课堂语言的使用,学习别人是如何运用具有感召力的语言来组织课堂教学行为的,还可以了解别人的教学资源的生成和利用,课堂教学氛围的创设机制等,同事课是教师发展的关键。
通过观摩示范课,听课教师可以了解到同一问题各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开阔自己的视野;同时,可以向授课老师提供反馈信息,以促使授课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观摩自己的同行,通常能发现授课教师自己发现不了的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另外,同行们坐在一起开展说课活动也是一种相互交流的方式,简短表述对某一堂课的构想,说明课堂活动内容的安排、课堂学习氛围的创设方式,课堂时间的分配等,以供大家思考、评论。不同的说课内容交叉开展,会给大家一种来自不同角度的思考问题的方式。这样做不仅为教师提供了相互学习、共同探讨问题的机会,而且向教师提出了自我发展更高的要求。通过教师间合作学习,教师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观摩能力,而且能加强对自身教学的反思意识,彼此间坦诚相对,相互学习,共谋进取。对教学团队以及科研群体的成长与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合作,青年教师可以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少走弯路,缩短成长的历程,而老教师则可以吸取年轻教师的新观念、新思路与新技巧,给教学带来新的活力。合作不仅可以促进教师教学理论的深化和完备,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形成研究课题,逐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实现自我发展论文导读:存在的差异,正是两者之间可以互补之处。我们可以观摩外教的课堂教学,学习他们的具有感召力的语言、他们对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的创设;学习他们对学生课堂表现评价的语言、方式以及时效性等。因为这些在很多的中国教师课堂是没有的或很少出现的。这样我们就能在发扬自身教学优势的同时,取外籍教师之长,补自己之短,以期取得更加

第二,研究外籍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笔者组织了中外教师相互听课、评课等教学活动,对有外教上课班级的学生进行访谈,对中外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由于中外教师来自不同的社会群体,代表着完全不同的社会文化,中外教师在教学中所存在的差异,正是两者之间可以互补之处。我们可以观摩外教的课堂教学,学习他们的具有感召力的语言、他们对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的创设;学习他们对学生课堂表现评价的语言、方式以及时效性等。因为这些在很多的中国教师课堂是没有的或很少出现的。这样我们就能在发扬自身教学优势的同时,取外籍教师之长,补自己之短,以期取得更加明显的教学效果。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了解在中国语境下外籍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与外教座谈,深入外教课堂听课;召开有外教上课的班级部分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对外教上课的评价;找近期出国归来的教师了解国外的一些教学手段和特点等。通过上述手段,可以了解外教在课堂教学行为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还可以了解学生对教师的要求,扬长避短,提高教学效果。让外教了解中国教师的课堂,比如邀请外教听课,然后虚心听取外教的评价等多种渠道来了解他们的教学优势,同时也让外籍教师了解在中国语言环境下,如何组织课堂教学行为才会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这样不仅能促进本国外语教师的自我发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外教的课堂教学效果,从而实现中外教师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唐松林.教师行为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H.D.Brown.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Jim Scrivener.Learning Teaching:A Guide Book for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4]Michael P.Breen,Andrew Littlejohn.Classroom Decision-Mak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5]Vivian Cook.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6]Did Nunan.Research Methods in Language Learning[M].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7]Gatbonton E.Investigating Experienced ESL Teachers’Pedagogical Knowl? edge[J].Modern Language Review,20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