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讨兴趣“数学兴趣”培养探微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633 浏览:132257
论文导读:的闪闪发光的金链,这根金链条在哪里都价值连城,但要掌握它却不容易,这就需要教师把各个知识点找出来,然后按照他们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出哪些是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哪些是思考问题的转折处。哪些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处,哪些是归纳知识的关键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研究用什么方法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起学生的学
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热爱从哪里来,心理学告诉我的:从情感、从兴趣。兴趣是小学生学习数学以及其他学科的直接动力。小学教学大纲提出:要注意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小学生一旦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就能变被动为主动,积极而自觉地学好它。
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简称为“数学兴趣”。数学兴趣的培养和激发,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做法,下面是我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人们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它产生于人的学习需要,兴趣则是动机的进一步发展。激发学习动机,这里着重指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在教学中,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强烈的学习兴趣。教师设计覆盖,一章一节一课的有趣问题,作为教学的启动,使学习动机由潜伏状态转入活动状态,使他们成为实际上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因,从而引起学生为满足需要而产生强烈的愿望。如教学“比和比例”时,向学生指出:“学会了比例的知识,可以不用直接量出高大的树就可以算出它的高”: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让同学们随意说出一个数来“考老师”,老师都给予正确地判断: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让学生计算若干个相同数连加感到困难时,老师马上说出得数,然后告诉学生:“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有一种简便的方法”等等。类似这样智趣结合的问题,促使学生为达到目的,满足需要而产生一股动力。

二、巧设疑问,诱发积极思维

教师要在极平常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在学生不知中激出欲知,学生有了求知,就能主动积极地去求取知识,不能从中体会到探索的愉快,成功的喜悦。如教学“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时,举例:一筐苹果30千克,求3筐苹果多少千克?列式是30×3,意义是求3个30千克的和是多少,如果求2/3筐苹果是多少千克?列式是30×2/3,那么,能说它的意义是求2/3个30千克吗?再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要把36本课外读物分给三个小组,第一组分得三分之一,第二组分得六分之二,第三小组分得九分之“知易行难”。有效教学给当代的教育注入了活力,带来了生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关注学生,激发学生求知的潜能和动力,把填鸭、灌输的课堂转变为合作探究、积极参与的课堂,力求课堂实现有效教学。
三,问谁多谁少?学生争论不休。老师启发:什么方法才能证明你的意见是正确的呢?学生亲自分一分,通过实分,学生明白是一样多。老师继之启发:“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相同,为什么大小相等呢”,这样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教学中,老师有目的地设疑,造成学生始终处在积极思维的状态。使学生兴趣在不断的探索中发展。

三、动手操作,把问题交给学生

动手操作不仅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而且符合他们的思维发展特点。小学生天生好动,通过动手操作,可使学生的手、眼、脑等协同发展,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许多数学问题,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不仅容易理解,记忆牢固,而且运用自如。如教学“平均数应用题”,可先让学生把准备好的4片、5片、7片、8片四组小圆片,放在课桌面上,分成每组“同样多”,让学生在操作中领悟,“移多补少”的平均思想,后将四组合在一起(总数量),要求很快地平均分成四组(总份数),每组多少片(每份数),得到求平均问题的通法。这一教学过程,学生思维主要处在动作思维层次上。接下去应当通过具体教学问题,借助动作思维来训练学生的分析与综合等逻辑思维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活知识,使抽象变具体

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数学知识的这一特点,使它像一根加工、镶嵌得十分精美的闪闪发光的金链,这根金链条在哪里都价值连城,但要掌握它却不容易,这就需要教师把各个知识点找出来,然后按照他们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出哪些是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哪些是思考问题的转折处。哪些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处,哪些是归纳知识的关键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研究用什么方法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常言道:优秀的教师功夫用在课外,课前已经成竹在胸,所以在课堂上才能挥洒自如左右逢源、灵活多变。例如,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出示下面的题目:9论文导读:由于教师的问题提到了“点”子上,学生豁然开朗,问题一下子得到了解决。以上是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总之,数学兴趣,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强烈地追求和积极地探索,可以把学习潜藏的学习动力焕发出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的教学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何乐而不为呢?上一页12
.66÷4.2让学生计算,当学生按除数是整数的方法计算,碰到商的小数点源于:论文格式字体www.7ctime.com
的位置难以确定的矛盾时,设计这样的提问: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除法,那么,能不能想办法把除数变成整数呢?这正是思考问题的转折处,同时又是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和承上启下的过渡处,由于教师的问题提到了“点”子上,学生豁然开朗,问题一下子得到了解决。
以上是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总之,数学兴趣,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强烈地追求和积极地探索,可以把学习潜藏的学习动力焕发出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的教学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