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究数学让数学走进生活让数学服务生活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979 浏览:23597
论文导读:拿来”的数学题:一张,一份电话交费单,超市购物小票……都可以成为研究数学的素材,如:利用一张可以研究,统计表有关知识,商品中“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等等。我在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利用“电话交费单”让学生研究了这样的问题:北京的张明家,四五月份的市内电话费共计74元,按规定,每月月租费21.6元
自人类懂得结绳记数法开始,数学无时无刻不与生活息息相关。早期的《九章算术》等数学论著,也正是记载人类生活、生产经验的文章。故,现在的数学教学更应呼唤:生活化的数学,以及学会将数学应用于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因此,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学,我们的理念应是: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为人人所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数学教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进而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在这方面,我经过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粗浅认识。

一、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又充满好奇。教师就要紧紧抓住这份好奇心,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创设情景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
调用旧有的经验,找准学生已有知识和新知识的切入点,在创造活动中学数学。数学知识本身具有系列连贯性,新知是已知的延伸、发展或转化,每个知识都有其生长点,也有相关知识的连接点。另一方面,学生都有着不同程度学习的积极性和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将数学知识与旧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设计出“先行组织者”,为学习新知识作铺垫,为学生思维的启动和运转提供可能,是很好的切入点。
从生活中体验“数学就在你身边”。“随手拿来”的数学题:一张,一份电话交费单,超市购物小票……都可以成为研究数学的素材,如:利用一张可以研究,统计表有关知识,商品中“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等等。我在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利用“电话交费单”让学生研究了这样的问题:北京的张明家,四五月份的市内电话费共计74元,按规定,每月月租费21.6元,超打一次0.11元。上海的张明家,四五月份的市内电话费共计79.68元,按规定,每月月租24元,超打一次0.12元。请问:①从单据上你看懂了什么?你知道电信局是怎样得出应付费用的吗?②估算一下哪家每月电话使用率更高?两家张明各自这两个月平均每月超打电话多少次?这些知识本身是客观存在的,在这些每日都接触或感悟的生活中,找到抽象的数学问题,本身对学生就是一种感性刺激。他们可以利用有限的生活经验,发现数量之间的本质关系,发现教深奥的自然科学。对于小学生来讲,是多大的成就感的满足。在这样一系列的实际问题中,学生不仅有效的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效的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数学变得亲切了。

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数学,究竟是为了什摘自:本科毕业论文答辩www.7ctime.com
么?”这是个一直困扰学生的问题。教师的作用就是让学生了解数学的运用价值,从而加强学习主动性。能“活学”还不够,还要“活用”,使数学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生活的服务“工具”。记得,美国数学教育家熊菲尔德有一个很值得思考的数学测试题:“一艘船上载了75头牛,32头羊,问船长几岁?”这样一道风马牛不相及的题目居然有学生做出来了:75-32=43岁。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可笑的答案出现?源于学生长期学习与实际的脱节,他们并不知,学为何来。因而,数学教师应努力使学生知道数学的来源,更要知道它的作用。
数学知识贴近生活,更用于生活。这种实例教学,应用于几何知识中较多: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的面积及体积计算。如:在教“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有一间长5米,宽4米的客厅,妈妈准备花800元铺地砖。假如你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商店挑选材料,其中有3种规格的地砖:①边长为5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9元;②边长为5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7元;③边长为4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8元;你能为你父母做参谋,买到适合你家的地砖吗?地砖应符合题中条件:⑴适中,总价在800元以内。⑵质量较好,那么,究竟哪一种地砖符合条件呢?这样一系列的练习,既使学生巩固了知识,提高了计算能力和学习兴趣,又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也能与家长一起参与这项“家庭大事”,从而加强了家庭责任感和使命感。根据学生实际引发对数学的思考,进而转化成数学知识。这样的教学最终达到为“学生掌握生存本领,积累知识”而服务的目的。使数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
综论文导读:,他们在激烈的讨论中得到了最终的答案。不言而喻,通过辩证讨论得来的知识远比我们一遍遍的陈述要有力牢固的多!尽管学生的能力、性别以及分配的任务等许多方面存在差异,但通过小组合作,使学生们有了更多的责任感与义务感,相互之间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合作互助的关系。同时,他们也更加喜欢教师及目前的教学方式。但是,合作学
上所述,我认为数学教师的任务归根究底就是把枯燥抽象知识更儿童化,生活化的设计进课堂。正如,数学巨匠康托儿所说:“数学的精髓在于自由”。数学离不开生活,因为它使数学变得更生动、更有活力。生活离不开数学,因为它又使实际问题解决起来更得法、更科学。

(一)制定小组合作规则

小组的建立仅仅是个框架的形成,要想成员之间建立合作关系,还需要一定的规则与要求。小组规则可以这样设定:(1)自学阶段,要独立思考,不能打扰别人;(2)交流阶段,轮流发言,一人发言时,其他小组成员注意倾听、记录,相互补充要等别人说完;(3)展示阶段,不能推诿,轮流展示,一人展示完,其他人补充完善,要学会倾听。(4)对特别强势的学生进行发言限制,学困生优先。

(二)组员的内部分工

合作与分工相互促进,互相影响。有了明确的分工就能够保证人人有事可做,人人有责任可担当。每组设定小组长一名,记录员一名,纪律员一名,检查员一名。成员的职责不同,各自行使自己的职责,保证小组各项活动顺利进行。各小组成员的职责并非一成不变,每过一个月,各成员会互换角色,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去熟悉其中的各个角色,从而能够更好的进行合作。

(三)建立量化表格,形成争优氛围

在班级教室的墙壁上,建立小组及成员评价表格,记录各成员每月职责及表现,对个体及小组都是一个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课堂环节中合理设置小组活动

并非每一项教学任务都必须由6人小组来完成,也并非每一次合作都能调动小组每一个成员的参与积极性。要使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解决重难点时

很多章节中的重难点,也正是大多数学生存在问题,一知半解的地方,中等以下的学生对此存在争议或无从下手。这时,通过讨论,
组员各自陈述思路,相互之间就能发现、纠错,这样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辩证、及语言组织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当意见产生分歧时

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的角度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立场、不同的意见。这时,是展开小组讨论最好的时机。在各个小组中,学生们可以说出自己的立场并阐明理由,这样,他们之间的分歧点就会趋于明确,再利用其分辨能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使问题最终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例如:在讨论桦尺蠖体色变化的原因时,有同学认为生物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自己改变了体色,这时,有很多同学支持这个观点。于是,我提议在小组间展开讨论。讨论时,有的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来反驳:假如生物都能随意的改变自身,那恐龙不也会存活至今吗?最终,他们在激烈的讨论中得到了最终的答案。不言而喻,通过辩证讨论得来的知识远比我们一遍遍的陈述要有力牢固的多!
尽管学生的能力、性别以及分配的任务等许多方面存在差异,但通过小组合作,使学生们有了更多的责任感与义务感,相互之间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合作互助的关系。同时,他们也更加喜欢教师及目前的教学方式。但是,合作学习在推行的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它也并非课堂的唯一形式。这就需要教师利用自己的智慧,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置合作学习,真正让学生在快乐、兴趣中学习生物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从而提高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