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如何培养小学低段学生解决问题兴趣-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974 浏览:14498
论文导读:,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了很多符合图意的问题。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更贴近自身的思维实际,更能引发其探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一个个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情境、生活情境,能激发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和周围事物,从而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二、应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在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要主动

数学源于生活,而问题又出自我们的日常生活。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在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就对源于:7彩论文网毕业生论文www.7ctime.com
怎样从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的培养谈几点粗成的认识和做法。

一、从提出问题入手,培养解决问题的兴趣

发现和提出问题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第一步。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对于学习者来说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人教版教材力求体现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在呈现教学内容时,采用图片、对话、活动等多种形式,把数学知识融于学生喜爱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激起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
如一年级(上册)教材第73页第10题,呈现了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场景。在教学中,我问学生:“你们认识图中这些可爱的人物吗?听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吗?”学生都很喜欢白雪公主,高兴地告诉我知道白雪公主的故事,我接着问:“你能从这幅图中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我让学生四人一组进行观察讨论,由于学生对图画感兴趣,他们兴致勃勃地进行讨论,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了很多符合图意的问题。
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更贴近自身的思维实际,更能引发其探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一个个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情境、生活情境,能激发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和周围事物,从而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二、 应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在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要主动地将原来所学的有关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这个过程是一个运用数学知识,使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因此,数学问题的解决是教学中的重点,应体现出学生获取新知的过程和方法,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在教学“9加几”时,教材出现的是小猴数桃的情境图,我让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出要解决的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个桃?”引导学生列出“9+4”这个算式,然后让学生自己思考或与同学讨论,运用自己的经验主动探究算法,并组织学生交流、总结算法。学生有的是摆小棒数数,有的是用“凑十法”,还有的从10+4=14想到9+4=13。这些多样的算法既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又有利于学生在比较中优化算法,特别是在巩固练习时,学生能逐步体会并喜欢上“凑十法”。
这样的教学,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探究、讨论、交流等过程中体会数学问题的提出,亲历问题的解决过程,理解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使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三、 深化应用,拓展数学问题

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在于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数学走进现实生活中,使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人教版教材特别注重这一点。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主动探索的事物,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应用数学思想、方法或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如在学完“分类”之后,教材设计了应用分类的思想整理日常用品和食品的活动。接着,我组织学生分组活动:把组内的同学分一分。学生活动的热情非常高,各组同学围在一起,仔细观察,找出了很多标准进行分类。如衣服的颜色、袖子的长短、鞋子的类型、脸型的大小、性别、高矮等,有的小组甚至找出了十多种标准进行分类。还有的同学把自已的书包分一分,把自已的笔盒里的笔分一分。通过让学生经历分类的活动,使学生体会分类的思想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用途,感受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都是有用的,感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后的成功体验,增强成功的自信意识,从而让学生对学好数学坚定信心。

四、 总结评价,提高解题能力

问题解决以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检验、评价,看看过程是否合理、简便,结果是否正确。在总结评价时,教师还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有无其他方法,还有哪些新的方法。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运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问题。
如《愉快的周末》中抛圈这个场景中,知道小红得9分,问她的3个圈可能套住了什么,学生一开始只想到每个圈抛得不同的分数,有“4、3、2”和“5、3、1”两种答案。师生评议后,一个学生说:“我还有不同的想法,4+4+1=9。”我组织学生讨论:“两个圈会都抛得同一个分吗?”学生得出答案是肯定的。于是,又有了“3、3、3”和“5、2、2”这两种答案。我认为这个问题的解决已经达到目的了,这时,一个“小调皮”高高地举起了小手:“5+4=9,有一个圈没抛中。”多与众不同的想法呀!我没有立刻表扬他,而让学生讨论有没有这种可能性,在得到一致的答案后,我带头与学生一起给予“小调皮”热烈的掌声。
在问题解决后进行总结评价,有利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达到个性发展的目的。因此,总结评价应成为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步骤,它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评价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这样的教学,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方法让学生自己讨论,过程让学生自己经历,结果让学生自己感悟,应用让学生自己体会,充分调动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愿意学数学,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和成功。在转变学习方式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了数学意识。总之,我们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为学生创设富有挑战性、开放性的情境,让学生在主动探索过程中合作交流、质疑释疑;应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供给学生更多展示才华的机会,更多解释和评价自己思想结果的权利,促进学生形成探究式学习方式,合作式学习模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以后高段学好觖决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赵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