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析并发症循证护理对降低PICC术后并发症作用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7121 浏览:71936
论文导读:
【摘要】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降低PICC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行PICC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7例,观察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结果:有11.32%的观察组患者于PICC术后发生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43%,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PICC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关键词】 循证护理; PICC; 并发症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具有留置时间长、创伤小、操作方便等优点,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在输液、化疗以及肠外营养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PICC长期留置可能引起各种并发症,轻则影响治疗;重则需要重新置管,不仅给患者带来躯体的痛苦,而且增加了经济的负担。本研究通过对53例PICC术后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取得不错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4月期间在笔者所在医院行PICC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3例,男36例,女17例;年龄33~74岁,平均(52.81±4.38)岁;右上肢置管38例,左上肢置管15例;贵要静脉置管40例,肘正中静脉置管11例,头静脉置管2例。对照组47例,男32例,女15例;年龄35~73岁,平均(53.17±4.52)岁;右上肢置管33例,左上肢置管14例;贵要静脉置管36例,肘正中静脉置管10例,头静脉置管1例。所有患者均为癌症化疗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置管位置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动协助患者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出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查阅资料,总结PICC术后患者容易出现的并发症,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穿刺前对患者的凝血功能进行评价,选择粗直的大血管进行穿刺,穿刺点应距离肘关节和一定距离,力求一针见血,待拔出导丝后应立即对局部进行按压[3]。正压封管可以有效预防导管堵塞,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化疗患者在应用各种药物之间应使用生理盐水对导管进行冲洗,以免产生结晶;不同成分输注时先输白蛋白、脂肪乳以及营养液等物质,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以后再输其他液体,冲管时注意转动导管,以完全冲走沉积在导管下方的脂肪乳;尽量不经导管采血;即使不输液,也要每周对导管进行一次冲洗并对肝素帽进行更换;如果已经发生堵管,可通过尿激酶稀释液溶栓抽吸进行治疗[4]。在进行穿刺时以右路静脉为宜,左侧路径血管长且弯,容易对血管内膜造成损伤;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动作要轻柔、缓慢,置管后于穿刺点上方贴透明敷贴,并在3 d内对上臂进行常规热敷,30 min/次,3次/d。体外部分的导管应呈S形进行固定,以蝶形交叉的方式对连接器进行固定;更换敷贴的时候要从下往上揭开,进行消毒以后应待其干燥后再贴膜;置管以后对外置导管的长度和穿刺时间进行详细记录。嘱患者穿着宽松的衣服,穿刺侧肢体不宜过度活动,如果有大量出汗,应对敷贴进行更换,对于配合度较差的患者可以使用约束带。导管一旦脱出,不可再次送入体内。

1.3 观察指标 PICC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 (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护理模式也发生了改变。循证护理又称实证护理,是护理人员通过查阅资料,获取最好的研究依据的同时与自身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相结合,并充分考虑到患者的愿望和价值,将三者进行完美结合制定出来的适合的完整的护理方案[5]。
PICC置管术在临床应用逐渐增多,其并发症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穿刺部位出血多发生于置管后1~2 d,多由过粗的穿刺针对过细的血管进行穿刺导致[6],也可由于局部反复穿刺或者凝血功能异常而发生。PICC尖端至上源于:论文开题报告www.7ctime.com
腔静脉具有较长的路径和较为狭窄的管径,相对容易发生导管堵塞,此外长期应用高糖药物以及脂肪乳剂可以导致沉积物堵塞导管腔,如果输液完论文导读:理转变,护理人员通过评判性的思维,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相结合,在不断的学习中完善护理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护理质量。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循证护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PICC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参考文献东文霞,乔爱珍,李新华,等.PICC插管与锁骨下静脉插管在血液病患者中的应用
毕后不能进行有效的管腔冲洗,即会发生堵塞;也有人认为患者剧烈咳嗽的情况下可引起静脉压升高,导管内血液发生凝固而引起堵管[7]。肿瘤患者行PICC术后相对容易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多于置管成功后2周内出现,表现为上臂疼痛,局部红肿热痛,一方面与患者体质差,静脉回流不畅而引起静脉压力增加,管壁通透性升高有关[8],同时也与置管过程中滑石粉等异物颗粒进入血液对血管壁造成刺激有关[9];PICC置管以后,血液回流速度进一步减缓,而导管作为异物对血管壁产生刺激,从而收缩血管,引起静脉炎。换药时未能妥善固定导管、患肢活动度过大以及出汗等因素均可导致导管移位或脱出[10]。
针对上述产生并发症的原因,通过查阅资料以及结合护理经验,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护理计划并实施。
循证护理模式将传统的经验型护理向科学型护理转变,护理人员通过评判性的思维,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相结合,在不断的学习中完善护理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护理质量。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循证护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PICC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参考文献
东文霞,乔爱珍,李新华,等.PICC插管与锁骨下静脉插管在血液病患者中的应用比较[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31-33.
Fearonce G,Faraklas I,Saffle J R,et al.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an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in burn patients:a comparative review[J].J Bwrn Care pes,2010,31(1):31.
[3]楼晓芳,马美芳,施小定,等.PICC在极低体重儿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2):98-99.
[4]袁玲,李蓉梅,傅荣.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法在困难血管PICC置管中的运用效果[J].护理研究:下旬版,2011,25(8):2209.
[5]李小寒.循证护理资源的获取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65-68.
[6]姜珍,徐旭娟,谢玉娟.肿瘤化疗病人行PICC置管的护理[J].现代肿瘤医学,2006,14(2):255-256.
[7]陈向荣,王晓娅,倪柳琴,等.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并发症原因与护理[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03,18(11):844-845.
[8]许璧瑜,成守珍,揭素铭.PICC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对策[J].现代护理,2003,9(5):361-362.
[9]李蓉,黄赛菊,于娜英,等.循证护理预防晚期胃癌患者PICC术后并发症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15):16-19.
[10]王乔凤,岑敏琼,柯春连,等.我科PICC置管术后并发症分析与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3):206,216.
(收稿日期:2012-12-13) (本文编辑:陈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