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述小学生如何培养小学生提问意识大纲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561 浏览:144462
论文导读:拥有向全班同学提出三个问题的权利,谁被难住了,就必须向全班同学表演一个1-2分钟的节目。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置于问题的情景中,既要敢问、乐问,又要会问、善问,努力进行旨在强化“问题”意识的教学探索,同时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提问的机会,及时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乐于提问的兴趣。为了提高提问的质量,我在每节课的
【摘要】课程改革的深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激发学生兴趣,交给学生提问方法,使学生敢疑问,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引导为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释放,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由于受年龄和知识面的限制,小学生在课堂中往往不能把握教学重点,不敢向老师提问、乱提问的现象时有发生,至使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关键词】兴趣 情感交流 提问方法 疑问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新的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以老师为主体的教学形式逐渐被推翻,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引导为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释放,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由于受年龄和知识面的限制,小学生在课堂中往往不能把握教学重点,不敢向老师提问、乱提问的现象时有发生,至使教学质量难以保障。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成为整个课堂教学中的关键。而这种引导不是即兴的,而是在平时培养出来的。我在多年的工作中摸索出了几种培养学生提问意识的方法。

1.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使学生有“疑”敢“问”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往往离不开与学生情感的交流。老师在授课时的任何心情变化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听讲时的心情。小学生情感自控能力差,受影响更加明显。所以,一个融洽的师生关系,会创造出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参与,敢于提问。因此,课堂上教师必须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真诚亲切的微笑,和蔼可亲的教态,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即使学生提出一些很简单的问题,甚至是一些幼稚可笑的问题,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尤其对内向的学生,只要他们能提问题,就要给予表扬。一次,我在教学时书写“糟蹋”一词时,把“蹋”写成了“踏”。这时,一个平时默默无语的学生居然破天荒地举起了手,指出了老师的错误。于是,我热情洋溢地表扬了他,这个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增强,从此提问的热情也更高了。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想“疑”乐“问”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很多家长在对学生的课外教育中,面对学生的问题,时常会下意识地说:“你懂什么。要以老师说的为准。不要乱问。上课要好好听讲……”等之类的语言。再加上小学生对提问的意义认识不足,或缺乏适当的问题情境等,导致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不愿开动脑筋主动提问,只想当“观众”或“听众”。对此,教师在平时应深入学生,具体了解他们学习上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摸清他们的思路脉博,因势利导地增加学生的提问空间,采取丰富的学习形式,使他们在学中玩、玩中找,激发起学生乐问的兴趣。 例如:在课前,我经常抽出三分钟让学生进行自我展示。先由一名“相信自己行”的同学上讲台,让其他同学随意向他提上节课所学内容的三个问题。如果三个问题回答过关了,他就拥有向全班同学提出三个问题的权利,谁被难住了,就必须向全班同学表演一个1-2分钟的节目。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置于问题的情景中,既要敢问、乐问,又要会问、善问,努力进行旨在强化“问题”意识的教学探索,同时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提问的机会,及时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乐于提问的兴趣。为了提高提问的质量,我在每节课的最后,都会公布下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预习的重点,并要求学生设计好问题。由于精彩的问题可以到讲台去“亮相”,这就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自我表现和自我欣赏的机会,而我在讲课时也可以直扑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减少了“无用功”。

3.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使学生质“疑”会“问”

如果说环境的影响可以激发学生的提问意识,那么正确的提问方法则是真正让学生在提问中获取知识的关键。如何才能真正掌握正确的提问方法呢?我在教学中总结有以下方法:
3.1 对课题进行提问。俗话说“题好文一半”。课题是文章的眼睛,经常推敲课题,有利于提高把握文章中心和结构的能力,课一开始就能设下悬念,吸引学生往下学习的。有许多课题适合学生提问,例如: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我先在黑板上板书花生一词,然后出示一个带皮的花生,问学生:“你们都吃过花生吧?谁能介绍一下花生的味道或者用途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落花生》”,接着在板书花生前加一个“落”字。这时就有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叫落花生?什么是落花生呀?落花生长什么样啊?”……接着我便告诉学生花生的特点就是落花之后而生果,所以植物学上论文导读:
就叫它落花生。再例如:我在讲《散落的钞票》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导入语:“看了这个题目,大家想知道什么或有什么疑问吗?话音刚落,学生就迫不及待地提出问题:”谁的钞票散落了?散落了多少钞票?在哪里散落源于:论文 范文www.7ctime.com
的?什么时候散落的?怎么会散落呢?结果是怎样的?……然后,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来读书,找到问题的答案。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培养。
3.2 对书中的插图进行提问。现在的教科书图文并茂,插图形象直观,对学生理解课文有很大的帮助。而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忽略这一点,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观察插图,在观察中思考,并能从插图中发现问题,也应该是教学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3.3 对矛盾处进行提问。有些课文常有看似矛盾实是精彩之笔的描写,学生对课文内容有疑惑的地方,要鼓励他们敢于提问,在阅读过程中找出这些矛盾之处,并加以质疑,能更深入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例如:《一枚金币》一课,我班学生提出:“父亲三次扔金币,前两次儿子都是笑了笑跑开了,为什么第三次却受不了了呢?”学生结合提问展开讨论,我启发学生动脑筋来解决这个矛盾,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儿子受不了的原因。可见,对矛盾处进行质疑是解决问题的不竭动力。
3.4 对重点词句进行提问。有些课文写作的时代距离以及特定的社会背景,学生理解这些内容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其中的一些词语和句子。例如,我在教学《囚歌》一课时,有学生在课上提问:“为狗爬出的洞”、“活棺材”、“地下的烈火”等是什么意思?“我将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常有许多不懂或不理解的词语和问题,应引导学生提出来,然后适时进行解答。而在精读课文时则要求学生对重点词句进行提问,尤其是那些与中心紧密相关的词句。比如教学《“三颗纽扣”的房子》一课时,引导学生提出:为什么说“人的心只有拳头那么大,可一个好人的心容得下全世界的人。”这个问题贯穿了文章的主线,起到了画龙点晴之作用。 学生抓住这个典型的语言信息,联系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探究,进而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了文章的中心,情感得到了熏陶。
疑是学习的需要,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提问是孩子们积极思维的表现,结合语文教学,我们要鼓励学生多提问,养成爱提问的好习惯。但是任何一种习惯的形成都离不开一贯的坚持,培养学生良好的提问习惯,需要持之以恒。我们要做孩子的知音,充分认识孩子良好提问习惯的形成对其一生不断发展的重要意义,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孩子开辟良好的提问空间,让提问伴随孩子迅速成长。正如叶圣陶所说:“上课之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不徒坐听老师之讲说。”只有让学生“靠自己的能力”去学习,学生自力学习,进而才能学会生存,形成独立自尊的健全人格。这正是我们新课标所提倡、追求的。
参考文献
《语文教学法》 2010年3月王文学、张超等著.
《人民教育》2012年第三期.
[3] 《榆林教育》2013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