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论情境以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回归课堂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700 浏览:17771
论文导读:
[摘 要]品德课程是一种富有童心、童趣的儿童文化,课程的实施不仅要促进儿童发展,更要成为儿童所乐意的生活。教师要捕捉生活契机,思维活力绽放;传承诚信故事,塑造美德心灵;仿真体验生活,生成动态智慧;创设活动情境,体验生命真谛。课堂教学要力求从儿童的生活情境出发,营造儿童察觉到的世界和心灵感悟到的世界,让学生回归课堂,使课堂呈现出鲜明的儿童文化特色。
[关键词]生活情境;诚信;体验;回归课堂
众所周知,课堂摘自: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www.7ctime.com
是为学生而设的,失去了学生的课堂就如失去了河流的草原、没有鸟儿飞翔的天空,必然是缺乏生气和创造活力的。那么,课堂何以使学生回归?教师要创设“跳一跳摘桃子”的情境,在学生的前方布下种种美丽的“诱惑”,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在学习之路上或奔跑或散步,或沉思或吟诵,或独白或议论;在学生没有意识到的地方讲一讲,使之恍然大悟;在学生学得肤浅的地方拓一拓,使之走向深入;在学生理解有误的地方点一点,使之茅塞顿开;在学生似懂非懂的地方挠一挠,使之欲罢不能;在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品一品,使之兴味久长。如此,课堂必将回响着生命潮涨潮落的律动。站在课改的第一线,教师必须面临新的挑战;徜徉品德生活,教师必须呼唤学生回归课堂。

一、捕捉生活契机,思维活力绽放

一个充满灵性的课堂总是在动态中不断生成的。因为在丰富多变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常会有许多预料不到的情况发生。如何使课堂生成成为教学的契机,而不是夜空中美丽的流星呢?我想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与关注。教师要善于捕捉契机,认真倾听,考虑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一种宽松的心理状态下敞开心扉,放飞思想,获得心灵的沟通。
执教《不和交朋友》一课时,教师把课堂设成“非常6+1”聊天室,教师成了节目主持人,学生成了节目嘉宾,这样一来学生们感觉新奇,一下子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孩子们探讨“和生活”的点点滴滴,想出各种招数来禁烟、劝烟。教师又穿插一个发人深省的《小王的故事》启示学生:拒绝第一口烟。接着话锋一转:“如果5年后,10年后,要是你的老板、合作伙伴递给你第一根烟时,你又会怎样呢?”话音刚落,学生纷纷说:“不吸!”教师追问:“这有可能会把工作丢了或做不成生意了!那时你该怎么办呢?”学生沉思一会儿后,想出了办法:“可以说自己身体不适……”教师最后总结:“若干年后,当你碰上上述事情的时候,可以想起今天的节目,坚决地说出‘不’,行吗?”齐而响亮地回答:“行!”正是这样以轻松聊天的方式敞开学生心扉的设计,教给学生面对问题,该怎么巧妙解决的方法,幽默风趣的课堂语言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这样的教学重重地敲击了学生的心灵,学生自始至终沉浸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他们看得认真,听得专心,学得深刻。这节课上,孩子们的表现是最开放的,思维的活力不断地在课堂上绽放。

二、传承诚信故事,塑造美德心灵

故事具有启动心灵情结的天然功能,它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小学生的注意力,最能引发他们的兴趣,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在教学时,让耐人寻味的好故事说话,格外震撼学生的心灵。短短的故事,带给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留给孩子的思考是无穷的。正如刘铁芳教授说:“美德故事也许不如道学家的‘道德推理’来得严密、系统、深刻,但却能够比‘道德推理’更加直截了当、更简明易懂、更亲切可心、更容易塑造心灵。”
一位教师执教《诚实是金》一课时,模仿CCTV“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评选出本班的“诚实明星”,一张照片加上一段颁奖辞,特别吸引人。以《宋庆龄讲信用》《诚实的晏殊》等许多诚实守信的小故事迁移,学生活泼轻松,兴趣盎然。接着召开了“诚实守信故事会”,学生争先恐后地讲述,一位学生绘声绘色地讲了课前搜集的华盛顿与樱桃树的故事,学生们掌声四起。这时我抛出一问题:小乔治的父亲看到心爱的樱桃树倒在地上,为什么还高兴地说“爸爸宁愿损失一千棵樱桃树,也不愿你说一句谎话,爸爸原谅诚实的孩子”?学生议论纷纷,有个女生站起来说:因为诚信是金!说得真好,我立即肯定了她的见解。这样通过引导学生关注诚实的人的伟大成就,让孩子们感受到拥有诚实,就可以取得信任,赢得尊重,博得喜爱,可以为日后的成功奠定基础;一颗颗诚实的种子,播撒到了孩子们的心田中,具有事半论文导读:样,儿童才能敞开心扉,放飞思想,体验课程的美好,获得生活的智慧。四、创设活动情境,体验生命真谛教育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最基本的途径是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塑造学生的灵魂,是思品课所担负的重要使命。我们的教学经常只是让学生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教师在“助”的过程中包揽太多,牵引过于严密,与“牵线木偶”
功倍的效果。可见,故事不仅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拉近了课程和生活的距离,而且还拉近了经验和认识的距离。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又动情的故事,使情感的火花在课堂四溅,使思想的星光随之闪烁。

三、仿真体验生活,生成动态智慧

教师要做有心人,努力使教学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以生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需要,尊重教材,超越教材,活用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之外的教学资源,让品德教学不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指导学生的生活,吸引孩子的注意,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一个全新的舞台。
教学《平安回家》一课,这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因此,我在课堂现场模拟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十字路口,创设了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的情境,配上画外音:“孩子们,今天我们把马路搬上课堂,来交流平安回家的话题,闭上眼睛,仔细听,听到了什么?”再让大家睁开眼睛看,屏幕中出现学生熟悉的校园、校园附近的天桥、十字路口和公交车站时,学生全神贯注地关注画面。“小朋友每天回家都要过马路,说说走路回家要注意些什么?”新课就这样在趣味盎然的交流中开始了!一切显得那么自然、那么巧妙。接着又呈现触目惊心的悲剧场景:散落的书本,形单影只的鞋……一组数据,一段心声,把因为不会走路而产生的交通事故展现在孩子面前,给他们以心灵的震撼,原来最简单的走路里蕴涵着最重要的交通法规,他们明白了漠视交规是引发事故的根源。就像课尾肇事司机的心声那样:“行人啊,你为什么把生命安全寄托在别人的手里?”生命应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教师找寻的“走路”这个点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不走人行道、横穿马路、闯红灯、过马路时注意力不集中”这一巧妙的设计构思无不体现,这种仿真“生活场景”的设计,使学生置身于现实环境。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自然会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日常的生活中去感受问题,从而对交通安全知识充满求知欲。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动态的社会生活相联系,使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赋予教材以现实的生命力,产生了超出预设的“溢出效应”。这样,儿童才能敞开心扉,放飞思想,体验课程的美好,获得生活的智慧。

四、创设活动情境,体验生命真谛

教育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最基本的途径是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塑造学生的灵魂,是思品课所担负的重要使命。我们的教学经常只是让学生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教师在“助”的过程中包揽太多,牵引过于严密,与“牵线木偶”式的课堂没有多大差别,学生的学习依然是课堂上的花瓶。学生如隔岸观火,难以投入,导致学生嘴上头头是道,课后缺少同情和帮助。教学《同情帮助残疾人》一课时,如何唤起学生的真情,让学生体验感悟生命的真谛,解决知行脱节?应该如何对待残疾人?一位教师巧妙地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残疾人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让学生角色转换,尝试模仿盲人、哑子、聋子,或肢体残疾等不同的残疾人进行直接的活动体验,学生设身处地感受到了残疾人内心深处的痛楚,道出要同情和帮助残疾人的心声。教师又讲述张海迪、保尔等典型事例,让学生找出这些残疾强者的闪光点,他们同样能为祖国、为人民作出贡献,心中油然而生对残疾人的敬意:他们身残志不残,他们的生命是伟大的,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多么可敬啊!大家应为残疾人排忧解难,献上一份爱心。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在思品教学中加强生命教育,关注学生情感,关注学生体验,让学生真切地感到生命之贵、生命之美,能让脆弱的心灵变得坚强,为沉积阴霾的心空唤醒阳光,感受美丽的人生,创造完美的生命。
圣哲苏格拉底说:“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半个多世纪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如果把教学看做一段生命的历程,那么,生命的成长与改变不是教出来的,唯有生命与生命的召唤与共鸣、激荡与共振才能绽放出人性的春天。让学生回归思品课堂的,让我们成为看见精神诞生的幸福的“助产士”,当师生在同一视线上相互交换目光时,灵动的智慧真正生成。
参考文献
张军弟.浅谈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J].华夏教师,2012(11).
陈晓晖. 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案例透析[J].小学教学研究,2010(1).
责任编辑 如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