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谈价值论明清徽商传记历史价值与文学价值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047 浏览:96387
论文导读:最喜为诗,情景所会,长篇短咏,骈衍丰沛。……123下一页
摘要:在明清文人文集中,徽商传记数量颇丰,迥异前代。囿于文体类型,这些徽商传记均包含有旌扬传主之意,尽管其中有的作家对溢关之辞保持着警惕。综观明清传记中的徽商,他们大都是“托贾名而饰儒行”的“儒贾”,集文化、才干、道德于一身,而这也正是我们今天对历史徽商的正面印象。徽商成为一部分明清传记的主角,是中国传记文学发展的重要突破,其中有些徽商传记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产生了逸出应用功能之外的文学效应。
关键词:徽商;传记;儒贾;历史价值;文学价值
1001-4608(2012)02-0129-07
收稿日期:2011-02-23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5DZH220);安徽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AHSK05-06D13)
作者简介:耿传友,博士,安徽大学文学院副教授230039
在明以前的文人文集中,商人传记非常少,而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文人和商人关系的密切化,在明清文人文集中,商人传记触处可见,其中很多是为徽商而作。徽商传记的大量存在是明清文学十分突出的现象,这一现象已引起学界的关注,如张海鹏主编的《徽商研究》、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陈兰村《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陈建华《中国江浙地区十四至十七世纪社会意识与文学》、郑利华《明代中期文学演进与城市形态》、邵毅平《中国文学中的商人世界》、韩结根《明代徽州文学研究》等,均有章节涉及徽商传记。另外,还发表了一些相关研究论文。然而目前的研究,或把徽商传记附在所研究的题目内作部分的探讨,或把徽商传记作为史料以证明自己的观点,尚未发现将明清徽商传记作为专门的对象进行整体观照者。本文试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明清徽商传记的文体特性与写作宗旨,对明清徽商传记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综合加以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述逝者之美”:文体特性与写作宗旨

本文论述的徽商传记主要是指明清文人文集中记载徽商一生事迹的文章,包括为徽商而作的传(记)、行状、墓志铭、墓碑、墓表、神道碑等。清乾隆间姚鼐编《古文辞类纂》,分古文辞为十三类,徽商传记属其中的传状类或碑志类。明清文人文集中为徽商而作的传记虽都记述传主一生的事迹,但在文体上却各有特点。传和史书中列传的体例大体相同,徐师曾云:“按字书云:‘传者,传也,纪载事迹以传于后世也。’自司马迁作《史记》,创为列传,以纪一人之始终,而后世史家卒莫能易。”汪道昆《太学生潘图南传》明确指出:“传者,传也,述逝者之美以传之后世者也。”行状是一种具有特殊用途的传记文章,刘勰说:“状者,貌也。体貌本原,取其事实,先贤表溢,并有行状,状之大者也。”后来,行状的用途有了变化,明清文人文集中的徽商行状,多是由死者家属或了解死者的人,事先所写的有关死者生平事迹的资料,为备请人撰写墓志之用。墓志铭一般都是死者家属请有名的文人所写,文的前面部分为记述死者生平的传记,后面部分为颂赞体的铭文,表示对死者的赞扬和悼念。墓碑、墓表、神道碑则多称述死者的学履德行。从总体上看,明清徽商传记的写作大都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功利性,均包含有赞颂、旌扬传主之意。
同时,文人谀墓取酬,由来已久,而在明清,此风尤盛,逝者亲属在请人作文时,往往有重币为贽。王世贞为徽商所作的传记中多次提到徽商的亲属持币请文的情况,如汪道会曾“布币具司马之状若辞而附以所缀遗事”问志铭于王世贞。李维桢为商人作“碑版之文”而受取金钱,《明史》本传就有记载:“维桢为人,乐易阔达,宾客杂进。其文章,弘肆有才气,海内请求者无虚日,能屈曲以副其所望。碑版之文,照耀四裔。门下士招富人大贾,受取金钱,代为请乞,亦应之无倦,负重名垂四十年。”正因为如此,一些作家对传记可能存在的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在为徽商作传时,特别强调“实录”,对“谀墓”之语、“溢美”之辞保持着警惕,注重传信足征。这里以为徽商作传最多的汪道昆为例。汪道昆《明故宛平丞吴长公元配汪孺人合葬墓志铭》说:“夫孝子慈孙,务溢美以佗先世,作者藉其口实,谬以为传信足征。核则不雠,率以谀墓见坐。谀墓无当,君子耻焉。不佞以善病废修辞,庶几为寡过地。在昔吴处士荣让即世,则尝志其墓而铭之。其人以长者特闻,非谀也。”类似的郑重声明,在汪道昆《太函集》中还有不少。如《明故太学生九州汪公行状》云:“公诸子抵余为公传,余务传信,故与公无溢辞。”《先伯父汪次公行状》说:“余为次公近属,故举其质行大较,毋敢入溢美之言。”这并非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汪道昆也在努力践行着这一追求,他在《明故通议大夫南京户部右侍郎程公行状》中曾不无自诩地写道:“不佞草状既成,就尚书质当否,尚书长太息曰:‘实录也。辞无溢美,公足以当之。’”

二、历史价值:徽商“儒贾”形象的建构

单篇徽商传记,所提供的只是徽商生活的某些方面或某些侧面,但若把众多的徽商传记结合在一起,即可呈现徽商形象的方方面面。我们今天对徽商的印象,就主要来自于明清文人为徽商而作的传记。综观明清徽商传记,徽商形象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徽商大都受过一定的文化教育,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明清徽商传记所写的徽商,大都经历过儒家正规教育。张海鹏主编的《明清徽商资料选编》提供了120条徽商“贾而好儒”的例证,其中,有一部分资料就来自于明清徽商传记。汪道昆76篇徽商传记所写的徽商中,有过学儒经历的达43位。袁枚7篇徽商传记所写的徽商,均源于:期刊论文www.7ctime.com
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在其他徽商传记所写的徽商中,也多有“好儒”的经历。如袁中道《吴龙田生传》中的吴文明:“公外朴拙,而胸中了了。中郎游广陵,公乐与亲近,尝云:‘吾虽游于贾,而见海内文士,惟以不得执鞭为恨。’中郎也爱其贞淳,有先民风,与之往还。每得中郎一纸,即什袭藏之。予过广陵,待之如中郎。以二子纳贽从游。予校新安,长君竟入新安校。”再如李维桢《程翁吴媪墓志铭》中的程子彬:“公之学于儒也,以孤夺之;良于贾也,以儒缘饰之。米盐烦碎,舟车委顿,小间,未尝不持一编咿唔。旁人窃笑之,公不顾。而最喜为诗,情景所会,长篇短咏,骈衍丰沛。……论文导读:
卒之前数日,犹为诗二章,以寿其友人;诗成而歌之,锵然如出金石。”程子彬曾与徽州率滨一代的程氏家族成员结率滨吟社,他们的创作在《率滨吟社录》里有比较集中的反映,其中收录了程子彬21首诗。受过一定文化教育,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徽商,有的运用获得的知识来经营商业,“以儒术饰贾事”,从而树立了一种全新的商人形象。如鲍应鳌笔下的赵元值:“公贾,顾以儒工,所过都会,必从天下贾客之凑,周诹五方万货良楛衰盛赢诎之数,牍注之;又泛览陶朱、白圭、计然百家货值之说,度可施行者裒集焉。其书《五策》,曰:‘执此以往,以征贵贱,以调盈虚,以收奇羡,如睹白黑而探囊取之也。’以故,公贾,所向辄售,售又辄倍他贾。或骇其神算,公曰:‘此自备儒书,顾诸君不习耳。’”赵元值正是充分利用精通儒术的条件,在谙熟商业规律、充分把握市场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决策,获取了丰厚的利润。
2.有的徽商集精明、才智于一身,在经营活动中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智慧。汪道昆《明故处士豁阳吴长公墓志铭》云:“古者右儒而左贾,吾郡或右贾而左儒。盖诎力者才不足于贾,去而为儒;赢者才不足于儒;则反而归贾。”明清徽州人对儒与贾关系的认识大都非常通达,一些集精明与才智于一身的人加入了营商的行列。钟惺《程次公行略》载,程希皋“生而端慧,就外塾,所授书,一再过,辄上口”,如果从儒的话,是非常有潜力的。然而,因为“有干局”,身为名儒的父亲程嗣勤并不愿意“限以学究”,毅然让他从商,并对他说:“货殖非小道也。经权取舍,择人任时,管、商之才,黄、老之学,于是乎在。”类似程希皋这样端慧而又有干局的徽商并不鲜见,潘仕即是一例。汪道昆《明故太学生潘次君暨赔王氏合葬墓志铭》载,潘仕小时候非常颖敏,记忆力惊人,因经商的父亲晚岁倦游,十四岁便顺从父意废儒从贾:“先是,处士(潘仕父——笔者注)贾昌江,居陶器,分道并出,南售浙江,北售銮江。次君以三江相距各千里而遥,左右狼顾,惧不相及,非策也。銮江为江淮都会,当舟车水陆之冲,其并浙江归銮江,于策便。既又以古之货殖者必因天时,乘地利,务转毂与时逐,毋系一隅。于是以盐策贾江淮,质剂贾建业,粟贾越,布贾吴。方其早计,人不及知,往往策其必败。卒之赢得过当,皆自以为不如。”年轻的潘仕审时度势,大胆改变父亲的经营模式,灵活经营,“因天时,乘地利,务转毂与时逐”,显示出杰出的经营才干,获得了经商的成功。但在父亲丧毕之后,潘仕却舍贾而归儒。后来,潘仕再次到昌江经商:“昌江巧败者卒以下齐杂良金。次君至,则治牛酒会诸贤豪,与之约:‘自今以往,毋杂下齐以厉陶。’众服盟言,乃黜下齐。旅社故洼下,中夜水大至,众讳而急登楼,旋没梯,众无所出。次君编户为筏,毕济之。岁既侵,诸陶家佣而掠食,居民聚族为御,率相格斗,而启兵端。次君脱身间道归,贷母钱数千缗,无所问。寻襁千金授用事者,阴戒之曰:‘诸佣无它,独望屋糊其口耳。有司之白挺在,今散矣。若往而觇之,彼散则进,彼聚则退,幸而得达,则招诸贷者俱来,能偿则缓为之期,不能偿则焚其券。诸以陶器售者,无良苦悉居之。’后三日,复遣人赍千金,受向者戒。又三日,次君亲行,诸失业者匍匐而归。既得次君宽责,即有余器,争售次君,陶室毕空,诸贾皆后至。顷之,易器者四集,悉抵次君。次君办给之,其利三倍。”有过经商经验的潘仕,显得更为老练,表现出过人的勇气与胆识。他首先改变昌江不健康的经营环境,与“诸贤豪”建立中国免费论文网www.7ctime.com
盟约,在陶户中建立良好的声誉。又通过在危难中救人于水的善举,树立了较好的个人形象与威望。因为“岁侵”,诸陶家佣与居民发生冲突。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潘仕并没有退却,而是从中看到蕴藏的商机,成熟而稳健地运筹谋划,大胆决策,抢占先机,垄断了陶器的贸易,获得了巨大的商业利润。
“领袖淮纲数十年”的江春一生更具有传奇性,袁枚《诰封光禄大夫奉宸苑卿布政使江公墓志铭》这样记述江春:“公阅历既久,神解独超。辅志弊谋,动中款要。每发一言,定一计,群商张目拱手,画诺而已。四十年来,凡供张南巡者六,祝太后万寿者三,迎驾山左、天津者一而再。……转运使出都,请训,上面谕江广达人老成,可与咨商。”作为一个商人,因精明能干而能受到皇帝如此的重视,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连江春自己都“受宠若惊,穷穷如畏,亦不自知其所以然。”
3.最为关键的是,徽商大都坚守儒家的道德。汪道昆曾说:“儒者以诗书为本业,视货殖辄卑之。藉令服贾而仁义存焉,贾何负也。”“仁义存焉”成了贾与儒平等对话的重要支撑点。戴名世也指出:“徽人善为生,往往徒手致素封,然其处家庭朋友,多仁让有厚德。盖货殖之事,非有士君子之行,亦不能以有成也。”文人给徽商作传,最为注重的是徽商的道德表现。传记所写徽商的道德,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
其一,尊奉孝悌之道,把儒家的道德放在第一位。李维桢《蒋次公墓表》说:“国有四民,士为上,农次之,最后者工商,而天下讳言贾。新安贾人,生好援内贵人,死而行金钱谀墓者之门,以取名高。士大夫至讳与贾人交矣。汉设科取士,首孝悌力田。新安地千里,山陵居七,田居三。一岁食仰给四方居半,夫安得田而力之?夫安得不为贾?贾矣与氓庶何异?即有材智气节,行不能出闾闬之外,舍孝悌安之乎?……而贾人有孝悌者,又讳不为传,何也?”为徽商作传,还需为自己行为的合法性进行辩护;更有意味的是,作为辩护的理由,是因贾人中有孝悌者,这表明李维桢评价徽商的标准,道德仍然是第一位的。刘大槐的看法与李维桢相似,他在《乡饮大宾金君传》中说:“自管子相齐,而士、农、工、商之职分。汉兴,贾谊、晁错上书言政治,谓宜重耕农而抑商贩。然余观当时士大夫名在仕籍,而所为皆贾竖之事也。至若贾名而儒行,孝悌渊睦无愧于独行君子之德,是乃有道仁贤所重为宾礼也。彼职业恶足以定人哉?”在这样的观念之下,文人为徽商作传,重点描写的往往并非徽商经营方面的能力与成就,而是徽商的道德品行。如刘大槐所写徽商,多是不得已才选择经商,“虽溷迹贾人,而至性醇笃”这类的话在传记中时常出现。在描述徽商的人生轨迹时,即使是非常成功的徽商,也几乎不涉及论文导读:
其经营活动。就是被称为“新安商人的一个有力的代言人”的汪道昆,在描写徽商时,同样注重的是徽商的德之立与否,贫与富倒不十分在意。当经商与传统道德发生冲突时,商人往往会放弃商业利益而遵循道德,如《海阳新溪朱处士墓志铭》中的朱云沾:“少从兄贾浙,闻父有疾,辄弃贾归。……又从兄贾闽。盖课铁冶山中,诸佣人率多处士长者,争力作以称。处士业大饶,会岁不登,处士贷诸佣人钱百万。既而兄有疾,辄舍业扶兄归。客谓今始有年,而归不后。处士谢日:‘钱易得耳,终不以此后兄。’归而丧兄,既而丧母,哀毁甚,几不胜丧。计业已倍亲,亲丧未举,寻以资斧授兄子为它贾。”朱云沾如此看重孝悌之道,乡人不甚理解,谓之“痴”。汪道昆对乡人的看法明确表示了否定:“贾人操利权,视失得为生死,即有不得,直将以七尺殉之。利令智昏,一何甚也!”并为之铭日:“宁弃尔金,毋倍尔兄;宁释尔贾,毋失父母归所。……谁其全归,唯处士则以。”赞誉之情,溢于言表。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致谢词www.7ctime.com
在运用“行为动作”塑造徽商形象时,往往和人物对话——“语言动作”的使用相结合。如《潘汀州传》中潘侃路遇故人姜宝的“语言动作”:“公故善丹阳姜太史,相与谭《春秋》。太史既贵,遇公市中,辄引车避之,大呼曰:‘侃故人也,何避为?’太史执公手,且劳公:‘宝耻以扬扬辟故人,故先自避尔。’公笑曰:‘侃故以意气相许,公幸先鸣,顾策名卑卑,侃方为公快怏,安得扬扬也?’”在简短的对话中,一个论事慷慨、伉直敢言、狂傲自负的形象呼之欲出。又如唐顺之《程少君行状》:“君虽游于贾中,然善文雅。……及游吴时,慕张君东海之为人也。张君者,松江人,善诗、字,字尤工。程少君乃学张君字,至或罢眠食,居常以手画腹及堵,间作钩剔状;即又学张君所为诗,讽咏之。其妻宋安人诮曰:‘君宁当作老博士耶?’少君笑曰:‘汝谓必作博士始事诗书耶?’”徽商程楷为学字而眠食俱罢,学诗又讽咏之,可谓典型的“贾而好儒”。而夫妻对话的生活细节,加深了读者对程楷好儒的印象,令读者倍感亲切。
描写“心理动作”也是展示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一般而言,人的个性特点深藏于其内心世界中,如不注意开掘,也就不易显出个性特点。明清商人传记在对徽商心理描写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汪道昆《明故处士谿阳吴长公墓志铭》就有一段很成功的心理描写:“处士生九年而孤,戴子之如适。既从程登仕受室,请授经为儒。戴泣下,而执处士手命曰:‘自而之先诸大父鼎立,而父从诸父,固当岳立,不幸崩析,独不得视三公。……且而父资斧不收,蚕食者不啻过半。而儒固善,缓急奚赖耶!’处士退而深惟,三越宿而后反命,则曰:‘儒者直孳孳为名高,名亦利也。藉令承亲之志,无庸显亲扬名,利亦名也。不顺不可以为子,尚安事儒。乃今自母主计而财择之,敢不惟命!’于是齐鲁,什一仅存,瞿然而思:‘去国三千余里,徒以锥刀而沮将母,即巨万何为?吾乡贾者首鱼盐,次布帛,贩缯则中贾耳,恶用远游?’乃去,之吴淞江,以泉布起。时时奉母起居,捆载相及,月计者月至,岁计者岁输。戴孺人笑曰:‘幸哉!孺子以贾胜儒,吾策得矣!’”吴良儒本欲为儒,而母亲却命之为摘自:硕士论文答辩www.7ctime.com
贾。为儒还是为贾,吴良儒面临着艰难的选择。“退而深惟”、“三越宿而后反命”,说明他是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的。斗争的结果,他在儒与贾之间找到了平衡点,并以儒家传统的孝顺观念为准则,听从母命而为贾。在经商的过程中,他时刻把孝放在第一位,“徒以锥刀而沮将母,即巨万何为”的心理活动,清晰显现了他的价值取向。这段文字同时也展现了吴良儒母戴氏的内心世界。儿子选择从儒,从内心里说,她是支持的,然而“资斧不收,蚕食者不啻过半”,怎不让她焦急呢。泣下、执手,正是她焦虑无奈心理的外在表现。儿子经商取得了成功,证明了自己当初决定的正确,“吾策得矣”,显示了她自豪的心理状态。再如李维桢《朱次公家传》:“初服贾,击楫中流而誓之:‘昔先人冀我以儒显,不得志于儒。所不大得志于贾者,吾何以见先人地下,吾不复归。’已而,贾乃十倍于旧。”通过描写徽商朱模的内心独白,生动地表现了他破釜沉舟的英勇气概。
徽商成为众多传记的主角,是明清文学值得重视的现象。阅读这些徽商传记,我们仿佛可以闻听明清徽商或欢乐或痛苦的謦敦,可以触摸明清徽商或好客乐群或特立独行的性格。这一个个活生生的灵魂,既跃动着时代的脉搏,也从一个侧面昭示出明清文人勇于突破文化疆界的价值趋向。
(责任编辑: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