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析浅谈数学课堂追问有效性生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819 浏览:19981
论文导读:
追问,就是在学生基本回答教师首发的问题后,正确的要追因,不对的要追错,肤浅的要追根。教师有针对性地对问题进行“二度开发”,再次激活学生思维,促进他们深入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充满互动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是一个追问者,一个智慧的追问者,追问亦如渔人时刻关注浮标一样,要把握时机。

一、认知困惑时追问

一位外国教育家说过:“当孩子意识到你在教育他的时候,这样的教育往往是失败的。”有一位中国教育家说过:“不露痕迹的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因此,我源于:论文的基本格式www.7ctime.com
追求接近无痕的教育。
例如,在教学“8加几的加法”中,课堂出现了这样一幕:我问道:“你们还会算哪些‘8加几的算式’?”一个学生刚回答:“我会算8+8=16。”另一个学生立即大声反对:“不!8+8=17。”顿时众生哗然,都说错了。此时生2神色黯然、满脸通红,就在这时,我却微笑着说:“大家先别急,说不定这位同学有什么新发现,听听他是怎么想的,好吗?”这位同学接着回答:“昨天我计算9+8时,不是说过9向8借1来凑10吗?计算8+8时也一样,8向另外一个8借1,另外一个8就剩下7,不就等于17了吗?”通过追问,我知道他原来是受到9加几算法的负迁移影响。找到症结后,我把生2的想法板书在黑板上,让大家了解个中原因;也让生2明白自己的疏忽所在,最终算出了正确答案,教室又归于平静。
我要感谢这位出错的学生,因为,他的出错是那么自然,因为他的错,把教师和学生的目光都聚焦到了这个难点上来,在这个前提之下,教师的有效追问就能化腐朽为神奇,把那个“迷途的羔羊”顺利牵引回来,同时,也带回了一群可能会犯错的同学。

二、理解重点处追问

促使并引导学生就原来的问题进行深入而周密的思考,能使学生的理解变得更加准确、全面、细致,从而使学到的知识得以融会贯通。
例如,我在即将结束“比例的意义”教学时,紧扣课题连连追问,杀了个“回马”。
师:今天学习了比例的意义,4/6=2/3,为什么说它是个比例?
生:它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师:怎样读?
生:4比6等于2比3。
师:我们以前学习比的时候,这个式子表示什么意义?
这一问,恰似投入学生思维之河中的石块,激起了阵阵涟漪……
生1:表示比的基本性质。
生2:也表示把一个比化简。
师:如果等号后面看作是一个分数时,是什么意思?
生:是4与6的比值。
师:等号前后都看作分数时,又是什么意思呢?
这一问,又激起了一阵热烈的争论……
生1:等号前后都看作分数时,就表示分数的基本性质。
生2:表示把一个分数化简。
生3:既可以表示分数的基本性质,也可以表示把一个分数化简。
这是一个漂亮的“回马”。通过连连追问,引导学生做一番简要的回忆和整理,理清知识的实质,解题的关键,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突出最本质的知识,穿珠成串,帮助学生构建起新的认识结构,从而完美地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三、认识浅表处追问

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一般只关注问题的结果,而忽略了思维的方法。课堂上,学生会充满热情地把自己思考的结果告诉老师和同学,可是,由于认知水平等限制,学生的思考往往是不够全面、比较肤浅的。这时,只要教师稍加指点,巧妙地追问,就可以使学生的发现变得非常完美。
在教学“圆的认识”时,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说说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车轴应装在哪里。”为讲清其中的道理,不少教师往往用实物或多媒体演示三角形、四边形都“滚”不起来,用圆的材料做车轮,车轴装在圆心的位置,就“滚”起来了,而且很平稳。学生认可了这一事实后,教师也就到此为止。实际上,学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得及时追问:车轴为什么要装在圆心的位置?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得出:因为“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所以,把车轴装在圆心的位置,车轮沿直线向前滚动时,车轴也沿一条平行直线移动,所以车轮能平稳前进。此时我又追问:是不是因为三角形、四边形都有棱角所以滚不起来呢?学生肯定地回答:不是,是因为三角形、四边形中不存在一点能到边线上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所以滚不起来,还有学生激动地跑上来画图说明。
在这个片段中,其实三次追问是层层递进的,第一次追问:车轴为什么要装在圆心的位置,实际上是把学生的目光聚焦到“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学生的发现很有价值,接着我又趁热打铁,有针对性地进行第二次、第三次追问,这样就把学生的发现推向了更完整和完美的境界。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教学机智,灵活机动地动态生成新的追问方法,进行创造性的教学研究,让数学课堂更加有效。曾经看过一篇文章,题目是《探究是画龙,追问是点睛》,我非常赞同这一观点,实际上,许多学生独特的发现往往就是一节课的重点,如果教师善于利用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