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地理地理教学中“做”与“学”站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955 浏览:157213
论文导读:幅固定区域的地形图上完成模拟行军,通过行军巩固所学新知识。根据所学内容,可以确定这样的几个目标:2.1在地图上标出行军的起点和终点,利用所学地图方向的知识,确定行军的方向;2.2计算出行军的实地距离,利用比例尺知识,得出行军需要确定的行程距离;2.3找出最优行军路线,在地形图尤其是山地地形图上,常常会出现陡
摘 要:针对地理课堂中的问题,利用“活动”使得学生动起源于:论文格式范文www.7ctime.com
来活起来,做到真正的自主学习。
关键词:做中学; 探究性学习
1006-3315(2012)10-028-001

一、什么是“做中学”科学教育

在初中地理学科中开发和利用“做中学”课程资源,希望达到以下目标:①以爱好、态度、动手、探究为核心,改变“知识、教师、课堂三中心”传统模式。②配合初中地理新课程改革,开发自主性、实践性及探究性的课程学习资源。③探索以《课程标准》为本,淡化教科书作用的课程模式和教学模式目标。④使得思考和动手成为学生的一种本能,培养学生对待学习的方式和态度及生活方式和态度。

二、地理课堂中的问题

新的教材上有着众多篇幅的“活动”,可是在处理这些“活动”时,好多教师并没有认真对待,主要有(1)草率式处理,大餐依然是教师在进行讲授,而仅仅将活动做为大餐的“佐料”,仅仅是用来调节气氛,没有进行充分的交流、讨论,学生根本没有动起来。(2)应付式处理,看起来课堂上讨论热烈,学生回答也很积极,但缺乏探究,没有深入激发学生的思维。(3)处理程序化,教师设计好授课思路,学生只能跟着这个思路走,问题和答案也不能跑出范围。这样学生的自由空间不大,没有发挥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三、“做中学”初探

接触到“做中学”后,联想到新教材上占到众多篇幅的“活动”,我决心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改变现在这样被动学习的方式。

1.制作地球仪,引导自主学习

在七年级上册地理的开篇,要求同学自己根据书本要求做一个地球仪。我先拿这个做了尝试,来引起同学对地理课程的兴趣。因为材料仅仅是铁丝和乒乓球,制作过程也很详细,同学都认为这个任务非常简单,为此我们预留了十五分钟两人一小组完成这个活动。结果在十分钟后,大家基本完成任务。把作品放在一起后,同学们哄堂大笑。有些地球仪转动起来时“跑偏”,还有些头重脚轻,站不稳。这时大家才发现原来做一个小小的地球仪也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我要求同学们去书本中找答案,大家都很仔细认真的去阅读书本中关于地球的知识。读完后大家便开始寻找自己作品的问题,归纳出要使地球仪不跑偏,南极北极和圆心要在同一条线上;而站不稳的问题就要将底盘做大些。接下来同学们将自己的作品进行了修改,大部分都能够符合要求。通过这样一个动手实践,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同学们都认真的听课,并时不时的针对老师的讲解提出自己的看法。虽然这样一个动手实践看似花费了很长的时间,但是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同学们对于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也愿意积极的思考问题,同时也使他们在活动中学会交流合作,与同伴分享经验。

2.设置地理任务

初中地理学习中,不少活动其实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技能的,在设计地理任务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巧妙布置,调动学生的动手。
例如学习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图》这一节时,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一幅固定区域的地形图上完成模拟行军,通过行军巩固所学新知识。根据所学内容,可以确定这样的几个目标:

2.1在地图上标出行军的起点和终点,利用所学地图方向的知识,确定行军的方向;

2.2计算出行军的实地距离,利用比例尺知识,得出行军需要确定的行程距离;

2.3找出最优行军路线,在地形图尤其是山地地形图上,常常会出现陡崖,山谷等,学生必须利用所学知识避开危险路线,选择相对安全的路线。
目标布置后,如何去操作是最主要的。学生们有的拿起地图就动手,事先没有做任何的思考,结果有些是没有注意到地图上的指向标,将方向搞错,有些是比例尺用错,将实地距离计算错了,又或者是行军路线经过了完全不可能行进的陡崖,结果导致本小组的任务不能完成。因此教师不能催促,要引导学生并给予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进行思考,设计方案并在操作中完善。
在这个活动中,同伴之间的合作交流及同学的动手操作是最主要的目的。在此过程中,教师万不可急于完成任务,越俎代庖。要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并将新的知识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形成自己个人的见解。

3.教师亦受益

3.1实践出真知。其实“做中学”受益的不光是学生还有教师。如上例,在要求学生做地球仪模型之前,我也如同学生一样认为这个极其简单,就是用一根铁丝穿过乒乓球就可以。因为平时对于手工有很大的兴趣,在课前我也尝试着做了一个,结果遇到了和学生同样的问题,略一思考才发现其中原来还有这样深层的要求。如果我在课前不愿自己亲自动手,在学生做出问题时,也许会慌了阵脚,并且也不能好好的引导他们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效果也可想而知了。
3.2反思自身问题。教师作为成人,对于事物已经有了自己固定的认识。但是学生不同,在接触新鲜事物时,他们喜欢思考,尽管有时得出的结论在教师的认知中是错的,也是值得教师三思的。例如我的小表弟在上小学时,写了一篇寒假见闻给老师。因为他详细描绘了鸡在夜晚不进鸡窝,反而是飞上树休息的情况,老师批为不及格,认为他胡编乱造,其实这恰恰是他在老家看见的真实情景。因为这件事,小表弟很不服气,也因此苦恼了很久,对老师的印象也变得很差。上中学后,他拍摄下了当初看见的情景,特意送给老师去看,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己并没有撒谎。
有了前车之鉴,在我的课堂上,遇见学生有与我认知相悖的答案时,我不会立即予以否认。即便是与教科书上的内容相悖时,我也不会按照答案牵强附会的解释一通,那样既伤害了学生也伤害了自己。
四、结语
儿童的智慧在于手指上(苏霍姆林斯基语)。“做中学”的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传授式教学相比,这样的课花的时间要多好几倍,课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常常无从预料,对老师的引导、调控能力以及学习、运用知识的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对老师的要求更加严格,课前的准备工作必须更完善。
参考文献:
徐震琳.运用“做中学”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教学的有效性,广州教学研究,2008年第439期
王忠林.让课堂充满活力——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几点体会,甘肃教育,2009年第23期
[3]罗秋官.深化课程改革,培养地理创新能力,地理教学,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