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分析浅谈新课改下作文教学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352 浏览:156447
论文导读:程理念下的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师探究的一个大问题,也是一个难题。其难在作文教学内容的人文性,见效的长久性,操作的复杂性。语文教学和语文考试都从侧重知识向侧重能力转变,作文教学便成了大家关注的一个沉重话题。它的沉重在于:我们教出来的很多学生,到初、高中毕业,也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中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立意见解肤浅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作文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教学效果却令人堪忧。本文试从怎样培养学生“求真、求诚”的个性品质、引导学生做生活的主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三个方面对改进作文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作文教学
1674-4810(2012)21-0145-02
新课程理念下的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师探究的一个大问题,也是一个难题。其难在作文教学内容的人文性,见效的长久性,操作的复杂性。语文教学和语文考试都从侧重知识向侧重能力转变,作文教学便成了大家关注的一个沉重话题。它的沉重在于:我们教出来的很多学生,到初、高中毕业,也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中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立意见解肤浅,抒情感情苍白,叙事语言贫乏,文脉条理不清,书写字迹潦草等问题。更令人棘手的是,他们往往视写作为畏途,以练笔为苦差事。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近年来,笔者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究,不断总结,认为要搞好作文教学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人为本,培养学生“求真、求诚”的个性品质

教育的实质始终是育人而非教术,作文教学也是如此。“要为文,先做人。”因而,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不能“见文不见人”,但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往往关注的是作文技能、技法,如立意是否正确新颖、构思是否精巧、语言是否生动等。这些是重要,但我们必须时刻把培养人放在首位。教育学生做真人、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引导学生写出亲身经历之事,写出想要所说之话,抒发内心的真实情感,力求在“真”字上下工夫。如指导学生写《我的心愿》一文时,我就鼓励同学们畅所欲言,说心里话。有的希望将来成为太空宇航员,去探测宇宙无穷的奥秘;有的希望自己成为新时代的名医,去医治病患;有的希望自己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祖国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科技人才。更多的同学希望自己将来成为富翁,以报答父母,改变贫穷。学生们的后一种心愿更能体现其纯真的本色,写出了许多孩子“诚实的、自己的心里话”,教者应充分肯定,激发他们的写作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我们回顾过去的作文教学,总体处于一个封闭的怪圈之中,教师先确定题目,学生奉命写作,然后教师批改,组织课堂讲评,此外很少有鲜活的形式。尤其是作文命题往往四平八稳,内容陈旧或脱离学生实际,训练形式单一、机械、封闭,激发不了学生写作的兴趣。面对这种现状,究其原因:是语文教者没有给学生应有的作文时间与空间,没有把学生引向丰富多彩的生活,没有设法让学生去写想写的事、说乐意说的话,没有注意激发学生的表达与创造。
初中学生的思想正日趋活跃,自我意识在不断增强,我们要让学生学会倾吐。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情境,鼓励他们谈生活、谈人生。我在指导学生写《老师,请听我说》一文时,积极引导孩子们真诚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不论观点对与错,鼓励学生说实话,反对说空话、假话、套话。在作文内容方面不提过高的要求,让作文成摘自:学报论文格式www.7ctime.com
为学生主动倾吐自己思想感情的精神活动,让他们在作文中得到思想的启迪和感情的陶冶,从而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

二、爱生活,引导学生做生活的主人

“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叶圣陶先生用这一生动的比喻,贴切地阐明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但是许多同学还是觉得中学生活太单调、平淡,就像一杯白开水,没有可写的素材。作文教学中,我常见学生咬笔头,常听学生讲没东西可写。果真是没东西可写吗?学生的生活果真是单调、乏味?我想,这中间大有探究的必要。同一篇作文,为什么有的同学写得出并写得较好,而有的同学却写不出,抛开写作技巧,我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缺乏生活积累和观察,他们比起成年人当然不够丰富,但也不是白纸一张。他们主要是缺乏发现美的眼光,对周围的人与事熟视无睹,对外界“风声、雨声”充耳不闻。如果平时不观察,少积累,作文时自然成为“无米之炊”。因此,要写好作文,当务之急就是要帮助学生打开生活源头。朱熹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作文永不枯竭的源泉。我们要让源头活水倾注学生的心田。
要打开生活这个源头,就要教育学生热爱生活、亲近生活、学会生活,鼓励学生大胆实践人生的第一次活动。如辅导学生写《我第一次……》半命题作文时,可让学生广泛地去捕捉和收集自己生活中曾发生的事,或正面事例:我第一次煮饭、种菜、唱歌、演讲等;或反面教训:我第一次骂人、、打架、上网等,内容可以丰富多彩。从而唤起学生某种生活的回忆,激起相应的情感体验,使之产生不吐不快的强烈冲动,而不是按老师讲的一般套路去刻意虚构,从而引导学生体验生活、观察生活、分析生活、认识生活、评价生活。作为语文老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观察、认识、评价生活:

一、品味生活。感受家庭亲情,走近同学你我他,品味生活的苦辣酸甜。

第二,认识自我。感受我的欢乐与忧愁,记录我的理想与挫折,认识我的勇敢与懦弱,剖析我的真情与虚假。
第三,关注社会。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关注时事政治,聚集热点新闻,关心民生百态,留心时论短评。

四、亲近自然。听大地的呼唤,关爱自然的精灵,呵护自然的生命。

第五,鉴赏艺术。进古迹,寻觅我们的文化院落;重读经典,聆听历史深处的回响;聆听天籁,欣赏开放在琴弦上的花朵;饱览画卷,感受线条与彩色的律动。
这样,我们引导学生做生活的主人,从生活中发现美、审美,从而获得一种愉悦的体验,激发起他们生活的愿望,使他们感到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积极地参与生活、累积生活,然后整理自己的感受,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寻找感受的亮点,把它真实地表露出来,这样才能写出有的文章,才能写出有生活气息的文章。

三、学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学习语文,论文导读:
无非是吸收和表达两件事情。”吸收和表达需要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因此,作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那么,在探究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呢?
第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愉悦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铺设创造性思维情景。学生作文是一种综合性的脑力劳动,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智力活动,对“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的指导,应充分尊重写作的主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作文教学中,可营造宽松、的学习气氛,诱发学生对生活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他们通过独立的积极思维自由地进行表述,真实地写出自己的个性。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怎样选材、怎样组材、怎样立意。
第二,要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鼓励学生大胆作文。我在初三作文教学中,多让学生训练话题作文,自由议题,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写作中训练学生的发散性创新作文的潜能。学生习作可降低标准,每次作文可设定三个基本要求:敢说真话、抒真情;书写规范、卷面整洁;语言通顺、立意新颖。其他要求无需计较,只看这三项学生是否做到,做到的就给予肯定、表扬,打高分或满分。让学生在作文过程中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使学生看到自己的努力会有成果,付出就有回报,这样将大大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进一步唤起他们说心里话的愿望,让课堂中的“要我写”变为“我要写”。
作文不仅是审题、立意、谋篇的过程和在写作技法指导下的模仿过程,也是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之上的个人创作过程。作文教学不能割断与生活紧密相连的纽带,它应走出沉迷技巧的误区,走向广阔的生活天地,回归生活主体,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写作,在训练中培养创造性思维,在写作中更好地生活。
〔责任编辑:李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