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误区和反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324 浏览:21792
论文导读:实中表现的情况,探究这些失误出现的思维和理论上的深层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的根源,明确改进方向及形式、提出纠正的要求。【关键词】化学课堂改革误区反思纠正误区一:无课件即无“课改”当前,信息技术与化学课堂的整合,成为化学课堂教学改革最常用的手段,同时,也是最易见成效的手段。于是,在某些教师的观念中
【摘 要】本文列举了现行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常见失误和偏差,通过分析其在课堂现实中表现的情况,探究这些失误出现的思维和理论上的深层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的根源,明确改进方向及形式、提出纠正的要求。
【关键词】化学课堂 改革误区 反思 纠正
误区一:无课件即无“课改”
当前,信息技术与化学课堂的整合,成为化学课堂教学改革最常用的手段,同时,也是最易见成效的手段。于是,在某些教师的观念中形成了这样一个思维定势:没有课件展示的课堂就是“旧课堂”,教学中没有使用课件,就没有进行课堂改革。
这种思维定势造成的不良影响,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师虽然在课堂上大量运用了信息技术,却只是把课本内容从纸上搬到屏幕上,让学生改看书为看屏幕;有的连化学实验也只用课件演示,否定了化学实验过程及结果的多变性,背离了化学学科的自然科学属性。二是相当大一部分地区的化学优质课评比活动变成了课件制作水平的比拼,真正的课堂组织能力、现场教学水平、实验能力等方面的比较却被忽视了。三是有些信息技术硬件薄弱学校的教师,认为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持就无法进行课堂改革,或者认为本校的信息技术建设没有到达到相当高度、自己不会做课件,就依然照本宣科,不必改革。
误区二:“满堂灌”与“满堂问”
“满堂灌”,是旧有课堂教学组织中最受诟病的一种形式。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没有思考空间,没有科学探究过程的体验,这种教学方式的改革当然是势在必行。但有一种“改革”却是把“满堂灌”变“满堂问”,教师在课堂上大量使用疑问句,不停地问学生是什么?对不对?为什么?……这样的课堂,乍一看是以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是在进行启发式、引导式教学,但细究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却都是记忆性问题,从课本可以直接找到答案;或者只是练习题的答案。问题本身不具有探索性,没有讨论和思考的价值,学生的回答也只是机械地重复课本内容,有的甚至只是不停地回答是或否。这样的问题问得再多,也只是另一种形式的“满堂灌”。而且教师一边倒地问,学生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提出自己的问题,依然是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没有学习主体地位的体验。
误区三:教师讲得越少越好
近年来涌现出不少课改成功的学校,这些学校的成功成为全国各地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榜样。但学习过程中也出现了对别人的成功经验生搬硬套的现象。其中比较明显的一点,就是认为教师在课堂上讲得越少就越好。有的学校甚至完全忽视化学教学的实际(如实验的不确定性、某些微观理论的延展性等),硬性规定教师在课堂上说话的时间不得超过多少分钟,否则就是违规,要受罚。在某次优质课比赛现场,还出现过这种“改革要求”发展到极至的情况:一位参赛的化学教师把整个课堂教学流程都放在了课件里,学生自始至终忙于看电脑屏幕,一声不出;教师在整个课堂只讲了两句话,开始上课“同学们好”,下课“同学们再见”。这样的形式上“改革”,容易造成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的漂亮词藻下弱化教师职责、淡化教育功能;是从原有的“教师包全场”的僵化模式,又走进放任学生自由的不负责模式。
误区四:“学案”变成练习题
“先学后教”是某所学校的课改成功经验之一,学案式教学因此风靡一时。在优良的学案导引下,学生力所能及的,教师避之;学生力所难及的,教师助之;学生力所不及的,教师为之;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优点非常明显。然而,没有任何一套学案可以适合所有学生,而要做好一套适合特定学生群体的学案,并非易事。在这样的矛盾下,“学案”这样一个本来非常能体现课堂教学改革精神的新事物,在一些地方的实际操作得越来越落入俗套,甚至把每一章节的相关习题冠以“学案”之名发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根据学案自学”变成了翻书做习题,教师随后的“辅导”只是把习题答案读一遍,把较难的题解释一次。把新内容的学习过程变成习题课,这实在不能说是成功课的堂改革 。
明确了误区的原因所在,我们就更应该对现行的化学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反思:

一、如何取舍“新”、“旧”教学形式

学生在初中阶段所学习的知识,大部分不可能延续使用一生;化学作为摘自:7彩论文网硕士论文答辩www.7ctime.com
一门迅猛发展的自然科学,知识的更新更快。现行初中化学学习内容向学生展现的许多理论和知识,都在不断更新中,因此,对学生而言,最重要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学习的能力、运用的能力。因此,新课标与旧大纲、“新”的课堂与“旧”的课堂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是否进行了这两大能力的培养和引导。明确这一目标要求,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就不是也不可能是对传统教学法的全盘否定,也不必把传统教学法从课堂上完全剥离。真正需要更新的是教师的观念、理念、思维方式,而课堂组织的形式,没有哪一种是一定要放弃的“旧”形式,也没有哪一种是一用就灵的“新”形式,只要运用恰当,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运用知识能力有切实作用,无论哪一类教学组织形式都可以成为新课程改革的课堂组织形式。

二、如何把握讲解的“度”、提问的“巧”

在课堂上,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应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依然有讲的权利,只是地位应从“教室里的权威者”放低到“讨论中的首席者”,既要摆脱“满堂灌”的旧习,又不能像个“看客”,一言不发讲解的“度”要把握好。教师所提的问题不能是课本的简单重复,而是要问得“巧”,尽量设计能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学生仍然应该适时听从,但不是单纯的听而不言,可以行使求助、质疑、协作等权利,行使这些权利的方式可以是向教师提问、同学之间讨论、问题的多向解决等等。至于具体形式是讲还是练,是讨论还是观察,是分组还是独立,都只是第二位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活动方式与时间,都应该与实际情况相适应;教与学的任何方法和形式,都只是手段,不应该成为课堂是否进行了改革的标志,更不应该削足适履,用形式来限制内容。

三、有没有一种万能的教学模式

在选择教学组织形式时,教师首先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条件,扬长避短,尽量把优势利用好。其次,教师应该在熟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该内容的教学模式。例如,分子论文导读:
、原子、离子这一教学内容,由于学生缺乏体验,此时可以依靠信息技术手段,化抽象为直观,方便学生建立微观概念;象“空气”这样的内容,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这时应该直接让学生从自己的亲身体验出发,实验、讨论、总结,比使用课件效果更好。“二氧化碳”的相关内容既有学生熟悉的部分,也有学生未知的部分,这就很适合使用学案加实验的模式,从学生已知的部分着手,逐渐进入探究过程。对同一个教学内容,面对不同的学生,也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特别是在教学情境设置方面,效果差别更为明显。同样是学“一氧化碳”这个内容,笔者使用过视频导入;而对另一批学生,导入只用一份《倡议书》,这份倡议书来源于这些学生八年级时一项自发的公益活动。相比视频,学生亲身经历过的事件更能激发探究热情。可见,在教学的形式上,也不存在适用于任何一个教学内容的万能模式。
总之,只有师生都明确目标、权利和义务的课堂,才会有自由与,才可能让能力得以展示和提升,才可以成为“新”的课堂。而达到的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无论使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传统的还是新潮的,都是成功的。这才是新课标下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旨所在,是值得我们努力去贯彻的改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