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转变体育教师教学眼光-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131 浏览:18464
论文导读:
摘要: 体育新课程改革已经经过了好几年,但是一些体育教师的教学眼光还是比较陈旧,没有根本改变过来。体育教师要转变教学眼光,采取创新性教学形式和方法,提高学生参加运动的积极性和兴趣,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健康身心的自我锻炼方法。
关键词: 体育教师教学眼光 体育课程改革
我们要从传统的教育观念中释放、脱离开来,这不仅体现在思想的转变,更重要的是怎样改变课堂教学。新的课程标准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构建了身体发展、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心理健康、学会适应等体系。把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终身锻炼意识、全民健身意识与交往合作意识作为重点,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重视学生的主要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人人享受体育与健康的乐趣,所以体育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眼光,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步伐一起前进。

一、转变教学眼光,提高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追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参与某项活动并有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它是推动人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工作的原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无参与的和兴趣,对教学效果的强弱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在现今的体育教学中,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学习兴趣低下,怕苦怕累、厌学的现象十分严重。因此,培养学生体育课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改变这种不良现象,则显得十分重要。
我对我校七年级的四个班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62份,回收153份,有效回收率94.4%。
从表1可以看出,体育课让学生产生兴趣的是自主活动、趣味性、轻松上课和可以学习健身的方法等。我们可以分析中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的原因并找出解决的办法。

1.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在体育课堂上处于主导地位,有什么样的体育教师,就会有什么样的课堂气氛。教师导得好,学生兴趣高,反之,则兴趣缺乏。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体育教师急于求成,在课堂教学中过于严厉,经常批评指责学生,更有甚者挖苦讽刺,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学生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心理受到压抑,个性得不到良好的发展,也不会喜欢体育课。有些体育教师课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手法呆板,组织教学无味,久而久之,他们对体育课感到厌烦。还有些体育教师业务能力不精,示范动作技术不规范,不能给学生以感染,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

2.终身体育思想的教育不力。

在当前很多学校里,应试教育的思想横行,这表现在初中体育教学上。为了取得较好的体育中考成绩,相当一部分的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只抓中考项目的练习,且对那些项目进行专业化的训练。这导致很多学生误认为体育就是中考的那几个项目,而对体育产生厌烦心理,当然,对体育的兴趣肯定是没有的。这样忽视中学生的正常生理发展、只追求一时成绩的做法,不但会使学生中学阶段对体育不感兴趣,而且在以后会对体育不感冒,这对中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将会是致命的打击。还有些体育教师很少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致使学生不能对体育锻炼的目的、意义和作用很好地理解,使得学生认识上产生误区。比如部分学生因为体育运动产生的效果不能在短时间有所体现,进而影响了信心;有些学生认为虽然没有参加体育运动,身体依然很健康。这都必然会影响到中学生参加体育课的兴趣。

3.中学生的自身原因。

随着我国四个现代化的稳步前进,小康社会基本达到,各个家庭都开始富裕起来,而各个家庭里的子女则都是“小公主”“小王子”,不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乏坚定的意志和坚强的毅力。这些学生认为,体育锻炼苦、累、脏,是一件苦差事,都不愿意参加,更谈不上有兴趣。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是课堂的核心,是体育课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摘自:7彩论文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www.7ctime.com
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用生动幽雅的言谈举止,渊博精深的文化内涵,以及熟练高超的专业技术武装自己,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自己的光辉形象,以人格的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喜欢体育教师,进而喜欢体育课,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

4.教学手段、组织方法多样化。

教学手段、组织方法的多样化,对提高学生体育课的学习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生理学研究发现,长时间单调的刺激容易引起机体的超限抑制。在体育教学中,采用体育项目轮换的教学方法,当学生要对某一项目产生超限抑制时,学习新的项目,重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合理地选择场地、器材,给学生以视觉新颖的感受。在体育教学中,中长跑一向是学生最讨厌的项目,在田径场上进行中长跑,学生的参与情绪必然不高,如我们选择在野外进行,让学生集体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肯定高涨。当然,野外进行的中长跑要在教师的可控范围内,安全是最重要的。在组织教学中,教师还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做到对学生区别对待,培养学习兴趣。

5.顾及学生正常需要,培养兴趣。

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正常需要,满足学生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寓趣于教,采取一些娱乐性的体育教学(如游戏、竞赛等)和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生理特征、心理特点的内容,采用生动有趣、丰富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从事各种身体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化为持久的动力与志向,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实行开放式教学,在教师的宏观调配下,给学生自学的空间,消除其压力,对体育产生浓厚兴趣。实行目标性教学,由易到难地安排教学进度,让学生逐步掌握健身的方法。

二、转变教学眼光,有一颗和学生同样年轻的心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教师只有怀着一颗和学生同样年轻的心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只有这样,师生才会成为朋友,学校才会成为乐园。要给学生以丰富的情感,教师还要用微笑赢得学生的微笑。一个慈爱的眼神,一次轻轻的抚摸,一份小小的礼物,论文导读:
都会使学生如临春风,如沐时雨。要给学生以丰富的情感,我们还要把富有激励呼唤、鼓舞和关注性的语言当做传递情感的灵丹妙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命令式的、居高临下式的语言转化成商量式的、平等交流式的语言,把生硬冰冷的语言变成富有感彩的语言。只有在上述富有情感的平等和谐的交流中,学生才能“有话总爱跟老师讲”,“有事总爱找老师帮”。这种“求学”的境界,正是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需要。在传统的课程实施中,我们往往容易忽视其中的“情感”。很多教师认为,只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就是尽了自己的责任。只要尽了这个责任,那么教师的所作所为、教师的付出都是正确的。其实不然,新的课程不仅要求我们“传道、授业、解惑”,即使是为了“传道、授业、解惑”,没有情感的教学也是没有生命力的。对学生而言,积极的情感比渊博的知识和高度的责任感都重要。带着沉重的心理惶恐感,学生怎么能自主学习呢?如果沉甸甸的责任和渊博的知识伴着的是漠然的神情,那么,带给学生的只能是被动消极乃至失望、沉沦和彷徨。学习,是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教师的良好情感能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映,要使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就要善于营造情感交融的良好氛围,把更多的“情”和“爱”注入平日的教育教学,要给学生以足够的心理安全感,这样,学生才能带着信心和勇气主动地投入自主性的学习活动。

三、转变教学眼光,让学生自由组合、自由发挥

新课改强调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它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新教学组织形式的诞生。在新课改实践中,我们应该推出更多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歌舞晚会式”、“答记者问式”、“拔河式”……构建气氛、便于交流的开放性课堂,有利于改变教师对课堂的垄断地位。
如何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如何使这些形式不流于形式?我们应提倡“三主”、“三不”的组织原则——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以“活动”为主,不“锁住”学生;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教学内容、自主选择喜欢的学习方法,以“发现”为主,不“代替”学生;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结果或规律,教师不做现成饭喂学生,以“鼓励”为主,不“钳制”学生。这样的课堂,少了不该有的条条框框,多了应该有的自由与宽容,多了促进自主学习应该有的自信和勇气。在这种不拘一格的教学形式中,在这样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学生的手指灵活了,思维的闸门开启了,迸发出了智慧的浪花,激荡起了创新的和成功的欢欣,教师的劳动也涌现出了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时代在不断进步,体育课程改革也在不断进行,体育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眼光。适应新时代,适应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业务素质,改革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改进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让学生能体验到体育课的无穷乐趣和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