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讨小学生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培养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825 浏览:9129
论文导读: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我认为,要想达成上述目标,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能伴随学生的一生,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呢?

一、从课外阅读入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怎样让学生喜欢阅读并坚持阅读呢?兴趣是入门的法宝,学有所用是坚持阅读的动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最好选择是课外书,我让全班同学从读同一本书开始,例如我推荐大家读《窗边的小豆豆》,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读,小豆豆的好动、好奇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在兴趣的引领下坚持读完。家长的参与使整本书的阅读变得没有阻碍,学生有可交流的环境,随时提出问题,谈自己的理解,和家长有很好的沟通。

二、利用教材渗透阅读方法,指导学生阅读

我利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阅读,逐步渗透阅读方法,先让体感知,再让学生逐层分析,只有认识了,才会想深入理解。“阅”是基础,“读”是深入,是品味,是升华。我在讲《千里跃进大别山》一课时,抓住课文中的题眼“跃进”一词展开教学,让学生朗读全文,整体把握文章主旨,然后通过对文本中重点词语“跃进”的理解,引导学生质疑“跃进”的关键是什么,难道就是刘司令说的“狭路相逢勇者胜”这句话吗?细细品读交流后,得出“跃进”是为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跃进”是为了建立新中国。学生在整个阅读过程中都处于不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中,“这个词什么意思?”“文中为什么会多次出现这句话?”学生的阅读由“感”进入到了“悟”的环节。
教师应在教学中搭建对话的平台,营造对话的氛围,引导学生进行人本对话。语文阅读不只是文本本身的阅读,应该拓展视野,补充内容,同时综合各个学科和多种手段,促进学习效果的最优化,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体验、查字典理解、朗读体会等方式进行感悟交流,进行“人——人”“人——本”间的对话,通过对话理解字词的准确性,感知情境,从而加深对文本的认识。

三、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在阅读中欣赏,在阅读中鉴赏

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应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阅读评价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评价文章的语言美、手法新、构思巧的优点,也要基于个人的认识进行超越文章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不仅可以加深对文章的认识,升华对文章的理解,而且可以通过评源于:毕业设计论文致谢www.7ctime.com
价来检测学生的感悟成果,交流学生的独特感受,内化写作方法,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

四、营造阅读氛围,用赏识来激励学生坚持阅读

为了能让学生将读书坚持下去,成为一种习惯,我要求学生每天早晨上课前15分钟阅读课本,班级墙报、手抄报都是学生摘录的名言警句,每周一下午第一节进行读书故事比赛、奖励读书习惯好的同学一本课外书,每周四下午第一节课进行阅读欣赏,对于朗读好、感悟深刻、善于交流的学生,哪怕只是说出喜欢哪句话的理由,都会受到老师和全班同学的赞赏。

五、读书自主,让个性充分体现

知识的获得是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知识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在读书这种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活动形式中更是如此。教师应摒弃传统的读书方式,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养成独立获取知识的好习惯。在读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探求解决问题的空间,使学生兴趣深厚、思维主动,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1.延长读书时间

新的教学理念提倡教师少讲,学生多读。我们不能只安排自主、合作、探究的环节,却不给学生充裕的阅读时间、思考时间和理解时间,要针对阅读的内容适当延长读书时间,让学生在充裕的时间里有效地自主读书,真正在读中激发学习兴趣。

2.增大阅读量

学生能够读带拼音的课外读物,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可以领略天南地北的大千世界,感受季节的千变万化和古今中外的风土人情。实践证明,阅读课外读物加大了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语言积累,学生的个性也在阅读过程中逐渐形成。
此外,还可以开展讲故事比赛、背诵唐诗比赛、儿歌比赛等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寻找阅读材料,掌握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相关知识论文导读:上一页12
,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自主学习活动中来,使学习成为乐趣。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教师应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真正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
(责任编辑 冯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