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关于导入初中物理新课教学中生活化导入方式要求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689 浏览:49273
论文导读::鸡蛋敲击灶台,蛋壳会被击破;划船时,桨向后划水,船则会向前行驶;溜旱冰时,如果向前推别人,自己也会向后运动。这些日常生活中有关物理方面零星、杂乱、片断的实际经验得到科学的解释,使学生的一些错觉得到否定,促使学生在平时更加注意观察,理性分析所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认识能力。类似的还有,利用发烧的病人用酒精擦身体
摘要:摘自:写论文www.7ctime.com
新课程标准要求物理课程贴近学生生活,增强学习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在实际教学中,注意以生活与物理知识的联系导入新课,使课程导入自然有趣。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导入
导入,也叫开讲,是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是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兴趣和情感,产生学习动机。“生活”是指人的各种日常活动或指人的生存、活着。“化”是指转变为某种性质的活动状态。“生活化”是指转变为人的生命或生存活动状态。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他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因而教学不能脱离生活。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可见,创造生活化的课堂能让学生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需要,更是教学的一种艺术。笔者近年来根据物理学科特点,在实际教学中就生活化的课堂导入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主要利用日常生活现象、社会现象、重大的社会事件、熟知的文学和历史素材等,得到一些具有特色的导入方式.具体的做法和体会如下:

一、用生活日常现象导入新课

物理学是一门与日常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科学,从物理学的产生、发展到进一步完善都是为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而出现,并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而不断向前发展的。

1、以生活情景导入新课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越贴近时,学生自动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我在讲授《压强》时,首先让学生表演钉钉子:一个是尖的,另一个是钝的,将其分别用锤子钉入木头里;接着引导每一个学生参与实验:用手指压住圆珠笔的两端,体验两个手指的感受,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由此生活情景导入新课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纷纷提出各种物理问题:尖端的钉子更容易钉进去?钝的不容易而且要更用力?为什么和珠笔两端接触的手指,尖端痛而平端不痛?这些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要解释清楚却有一定困难。用学生身边的事情呈现出教学内容,增加了物理教学的趣味性和现实性,使学生学习物理不再感到乏味,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用生活事例引入新课。

新课程标准强调物理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所以,教师在讲授新课或新的内容时,可由学生熟知的经验和具体事例引入新课。我在讲授《力的相互作用》时,列举生活中的现象:鸡蛋敲击灶台,蛋壳会被击破;划船时,桨向后划水,船则会向前行驶;溜旱冰时,如果向前推别人,自己也会向后运动。这些日常生活中有关物理方面零星、杂乱、片断的实际经验得到科学的解释,使学生的一些错觉得到否定,促使学生在平时更加注意观察,理性分析所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认识能力。类似的还有,利用发烧的病人用酒精擦身体会降低皮肤温度和刚游完泳上岸后会感到冷这两个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引入《蒸发》一课的内容;以“坐沙发比坐椅子舒服”引入《压力和压强》等。

3、用生活疑惑导入新课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爱因斯坦在回答别人问他为什么能作出创造时说:“我没有什么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问问题罢了。”教师设置问题情景,只有找准了学生的兴奋点、盲点、迷惑点,才能引导学生求异质疑。比如从日常生活现象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一些自然现象和分析一些生活经验,提出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如在讲授《光的折射》时,先演示铅笔一部分斜插入透明的水槽中,同时提出问题:“铅笔为什么看起来变折了?清澈的水底为什么看起来变浅了?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为什么总叉向看到的鱼的下方?”。而在讲授《参照物》时,我先给同学们看一张茫茫大海中的一艘轮船的电影画面,要求判断在烟波浩淼的海面上的这艘船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这一日常生活中最为简单的“动与不动”的判断,引发了学生热烈的争论,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从而产生探究问题的强烈。《颜色之谜》一课,我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都喜欢穿漂亮的时装,在挑选衣服时,夏天人们常常挑选浅色衣服,冬季往往挑选深颜色的衣服。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样引入新课,学生会感到自然而亲切。

二、用社会现象导入新课

初中物理的教学内容决定了教学过程联系论文导读:
技术、科学、社会和生活的紧密性,这种紧密性也可以反映在引人这个教学环节中,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技术、社会意识,使学生能够形成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并由他们来推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进步。 “蒸发”一节,播放干旱缺水地区,农业生产广泛推广使用喷灌技术,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的画面,可以减少输水过程中渗漏和蒸发。通过本节的引入,既让学生有节水意识,又让学生充分讨论解决能源危机的途径。

三、用社会重大事件引入新课

“学会生存,学会关心”是21世纪世界教育的主题之一。通过物理学科教育,使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参与到社会生活的一些重大问题之中,拉近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关联。如在《噪声的危害及控制》一节,我利用多媒体剪辑出2010年的期间赛场一个片段作导入,呜呜祖拉像苍蝇声似的,当时是赛场外人们议论最多的一个话题,很多球员和球迷纷纷抱怨它让人心烦,甚至担忧这种特色喇叭对听力的损害。从中会让学生建立了噪声也是一种污染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发奋努力掌握减弱和控制噪声的方法。《声音的利用》一节,从08年的四川大地震谈起: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7.8级的大地震,震中约6万人杳无音信,倒塌房屋50余万间。发生地震灾难时,被困在建筑屋废墟中的遇险者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就近的铁制管道,敲打水管可以得到获救,引入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神奇的升力》一课我是也用一则报道引入的:1956年9月24日上海曾发生过一次龙卷风,它轻而易举地把一个22万斤重的大储油桶“举”到15米高的高空,再甩到120米以外的地方,这种威力非常强大的旋风,往往来得十分迅速、突然,还伴有巨大的声响。它的破坏力极强,能够把所经过地区的树木、庄稼甚至汽车等物体卷入高空,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威胁极大。听完这则报道,处于我们这山区的学生都惊奇不已,神情凝重的对我提出的问题陷入思考:在龙卷风袭来时,为什么破坏性如此之大,它是如何形成的?有何应对措施?接下来对新课的学习肯定少不了热情关注。

四、运用学科联系导入

物理知识不仅与自然地理、生物、化学可以横向联系,而且与文学、历史也可以联系,结合不同学科的横向渗透和融合,物理教育将置于一个相当宽阔的多学科综合背景下,从而有效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想象创造力。
在新课程导入中就可以充分利用语文耳熟能详的诗句导入新课。唐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不仅脍炙人口,而且蕴涵的物理知识也很丰富。用唐诗引入,可以创造一个如诗如画的意境,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光的直线传播。)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的扩散)。诗句导入,不但能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还可以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另外,可以使学生懂得学科相互之间有密切的关联。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新课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通过“还课堂以生活化”的实践,使课堂、学生、教师都“活”起来,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的职能从传授变为了指导;学习的目标从单一到综合;学习的空间从封闭到开放,从课内向课外、向社会延伸,学习的过程从认识到实践,拓展思维的训练,,使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更好地生活,从而得以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书社,2002.
文学荣,《新课程下教师课堂教学情境创设能力和培养与提升》,新华出版社,2005
[3] 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 东子,教出好学生[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7.
[5] 哈蒙德.教师应该做到的和能够做到的[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