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论主动性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525 浏览:147349
论文导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数学课的目的,不仅是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只有精心设计好课堂教学,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才能让学生自主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谈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做法。

一、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学中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动,学生看。学生一直处于一种被动状态,教师把学生当做简单的学习容器来灌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好奇心、求知欲得不到满足,主动性、创造性被压抑,潜能得不到发挥。因此,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是当务之急。师生活动融为一体,问题是由学生提出的,结论是经过学生探究的,方法是学生摸索的,结果是学生自己得出的。这样的课堂就体现了学生不仅仅是在学数学,而且是在"做"数学,是在"用"数学解决问题,在这过程中使学生激发了兴趣,锻炼了意志,培养了严格的科学态度和品质,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数学作为一门科学,它不仅仅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同时还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这种纯粹化的抽象性,一方面形成了数学知识本身最显著的特点,另一方面也构成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障碍。教学实践经验证明: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就是在教学中切实引导好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动脑、动口。只有通过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和语言描述去再现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才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结构与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最终转化成学生的认知结构。
那么,怎样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呢?

1、在为新课的铺垫中教师选择有趣新奇的内容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

我们在讲授新课之前,要根据教学内容,用简单的方式创设学习新知识的气氛,唤起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求知的学习意识,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
如讲用字母表示数时,我播放学生们非常熟悉的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咚一声跳下水,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咚扑咚跳下水,请同学们接着唱下去,当学生们无法唱下去的时候,教师提出问题:N只青蛙如何唱下去:一经提问,同学们踊跃发言。开始学生们小心的进行计算,后来就有学生发现规律了,这样学生在自己的实践中得出了结论,便于记忆和灵活应用。
这种让学生动脑、动口的引课,使学生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从平静状态向活跃状态转化,用学生急需和感兴趣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在讲授新课中,教师选择直观、具体的材料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

引导学生凭借操作中获得的具体形象和表象及时展开抽象思维。
如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在课的开始,为了激发起学生的探索兴趣,我创设的情境是让学生亲自动手剪一个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学生剪完后,我说:"同学们,请猜一猜三角形中三个角一共是多少度?"学生思考片刻,就抢着发言,可能有的学生不假思索毫无根据地乱说,也可能有的学生凭着想象猜测,也可能有的学生猜对了,我趁机说:"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和到底是多少度呢?有依据吗?"这个问题逼迫学生去思考、找根据,有利于培养学生有根据思考问题的好习惯,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孩子们探索的方法可能有三个:一是用量角器量各个角,然后再算出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度数和,用这种方法求的结果可能是1800,也可能比1800小一些,也可能比1800大一些。二是根据三角板中有一个角是直角,另两个角各是450,由此得出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度数和是1800。三是用转化法,把三角形中三个角剪下来,拼在一起成为一个平角,由此得出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和是1800,此时,我不评价方法优劣,而是让学生来评价优劣,并说明理由。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兴致勃勃地交流各自不同的想法,展示多样性的思维方式。学生认真倾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一起享受着成功的快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倾听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评价能力。
生动具体的感性材料作用于学生大脑,促进了大脑的积极活动,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既获得了知识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在练习中教师精心设计练习题,选择能加深学生认识的内容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

课堂练习的目的不仅仅是巩固所学的知识,还要继续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创设情境,充分发挥它的巩固新知识和发展思维能力的双重作用。
如:在学习轴对称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如图:要在河边修建水泵站,分别向张村、李庄送水,水泵站修在什么地方可使所用的水管最短?"同学们对这一实际问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都积极思考,互相商讨并尝试解决。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将这一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从而顺利地巩固了新课。通过这样引入,使学生对数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又如: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蚂蚁怎么走最近:
出示问题:有一个圆柱,它的高等于12厘米,底面半径等于3厘米,在众圆柱的底面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上A点相对的B点处的食物,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
(1)、同学们可以做一个圆柱,尝试沿着圆柱的侧面从A点B点画几条路线,你们觉得哪条路线最短呢?(小组讨论)
(2)、如图:将圆柱侧面展开,展开成一个长方形,从A到B的最短路线是什么?你画对了吗?
(3)、蚂蚁A点出发,想吃到B点的食物,它沿圆柱侧面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学生分组讨论,公布结果)
现在同学们用剪刀沿着母线AA1将圆柱的侧面展开如图
我们不难发现刚才几名同学的走法:
(1)A——A1——B(2)A——B1——B
(3)A——D——B(4)A——B
哪条摘自:毕业论文选题www.7ctime.com
路是最短的呢?你门发现了吗?实际计算可以得出:第(4)路最短
然后接着拿出下面一道题:
如图:有一个高1.5米,半径是1米的圆柱形的油桶,靠近边的地方有一个小孔,从孔中插入一个铁棒,已知铁棒在油桶外的部分是0.5米,问:铁棒应该有多长?
学生很论文导读:
快进入角色,不约而同地进行探索和研究,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这样很有助于对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4、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借助计算机,教师可以利用音频、视频、文本、色彩等技术手段,以图象、动画、幻灯、影片等生动形象的表现形式,把抽象理论具体化,复杂过程条理化,动态过程展示化。根据需要在顷刻间展现教师的意图,以生动的形式体现过去很多抽象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以巩固、强化知识点或诱导、启发学生的思维,也可提供探索学习环境供学生主动探求。
以上仅是我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点浅薄见解。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将会不断地勇于实践、开拓创新,努力做一名出色数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