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结合语境理论加强高职英语课堂有效输入-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088 浏览:18913
论文导读:
摘要:语境理论是系统语言学里的一个重要理论,对英语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克拉申输入假说是二语习得领域里的著名理论。将两种重要理论与高职英语课堂实际情况相结合,探讨在有限的高职英语课堂上尽可能创造真实语言环境,以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有效输入,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语境理论;高职;英语课堂;有效输入
在英语学习中语境是语言学习中不可或缺的条件,忽略了语境的语言学习,会导致学生由于缺乏语境意识而变得思维简单。克拉申的输入假说认为只有在真实自然的交际环境下进行语言输入,语言习得才会发生。每周90分钟的英语课堂学习显然对于要求高职学生能正确掌握一门语言的运用是远远不够的。将语境理论与输入理论相结合,为学生创造学习语言的环境,改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的学习效率。

一、语境理论

语境指的是语言使用的环境,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1923)在给Ogden和Riehards所著的Meaning of Meaning一书的补录中提出了“语境”一词。他认为一种语言基本上植根于该语言的民族的文化、社会生活和习俗。费斯(Firth,1950)继承了马氏的学说,对“语境”进行了进一步阐述,以为言语与人类的社交活动是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的,既有语言因素构成的“上下文”,又有由非语言因素构成的“情景的上下文”。韩利德(Halliday,1964)的“语域”(register)的概念则重视语言的社会功能,把语域分为话语范围,话语方式和话语的风格三个方面。我国的语言学家胡壮麟(1995)在Halliday框架模式基础上把语境归为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及文化语境。总之,语境是变化的复杂的,并对语言产生巨大的制约力,它不仅包含说话的时间、地点、周围事物,还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交际方式乃至整个社会文化背景。

二、输入假说理论

输入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这是美国著名的应用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建立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的一个核心部分。其核心观点认为要实现语言的习得,学习者必须通过阅读和听力吸收语言材料,而该材料必须是“略微”超过学习者目前的水平并被学习者所理解,也就是著名的“1+i”理论。他提出理想的输入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可理解性:理解输入的语言材料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不可理解性输入对于习得者而言,只是一种噪音。(2)有趣性和关联性:要使语言输入对语言的习得有利,必须对其意义进行加工,输入的语言材料越有趣、越关联,学习者就越会在不知不觉中习得语言。(3)非语法秩序安排:克拉申强调输入应该以在语言环境中自然接收语言材料。(4)足够的输入量:需要连续不断地提供有内容有趣味的广泛阅读和大量的会话才能奏效。

三、高职英语课堂现状

目前高职英语课堂都普遍存在学习气氛沉闷,教师与学生缺乏互动,课堂教学内容得不到及时的巩固和复习。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学习缺乏动力

很多高职学生在经历高考后,就不重视英语学习。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英语与自己专业关系不大,没有把英语当成将来必备的一项能力,而只是为了获得等级证书能为将来找好工作增加砝码。这些短期的目标而学习,缺乏长期学习的准备和动力,一旦通过考试,就放弃了英语学习。

2.课堂学习中学生存在畏难情绪

进入高职高专学习的学生,高考的英语成绩往往不尽如人意,在英语课上把自己英语水平定位在差,尤其害怕教师提问。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反映,他们有学好英语的渴望,但是课堂上都听不懂,坚持不了几分钟就只能放弃。

3.学生没能掌握英语学习的方法

高职的学生大多习惯了高考压力下的被动学习,进入高职院校后,一时无法适应高职的学习,依旧依赖教师,课后不能自觉主动的学习,经历了高考后的放松状态也使得很多学生原有的英语水平有所下降。

4.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高职教师普遍一人兼任多个班级,且作为公共课没有学生成绩的压力,课时数较少,教师没有完全掌握每个班级每个学生的真实水平,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课堂上通常采用课件教学,鲜少有板书,有些基础差的学生无法跟上教师讲课的速度。事先设计的教学环节无法与学生开展互动,久而久之教师就出现了倦怠,以按时完成教学计划为目的,忽略甚至无视学生是否理解并能运用。

四、语境理论在加强高职英语课堂中有效输入的运用

结合语境理论与输入假说,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注意:

1.在课堂上营造英语交流的环境

在英语课堂上应尽量使用英语一种语言,教师授课用英语,要求学生回答也应用英语,包括与学生交流也使用英语,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通过日常教学笔者发现一些日常的课堂用语学生不需要特别记忆就能通过教师的行为能很好地理解教师的意图,经过几节课后自然而然就能很好地掌握句子的意义及适用情况,学生在无形中就掌握了这些可理解性输入。

2.合理选择材料,多手段辅助,加强语言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发现,有时候学习的材料对学生来说并不太难,但学生理解起来就很有难度,这就是因为学生与文章作者在思维、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选择一些比学生的水平略高,尽量与其专业相关的原版英语阅读材料作为教材阅读的补充及延伸,通过电影等方式引发学生兴趣,让学生通过了解教材文章的知识背景、文化习俗等更好地理解文章,减少学生与编者的文化差异,避免学生因为文化语境而对文章产生误解。使学生在阅读时能联系到文中事件、人物所处摘自:毕业论文标准格式www.7ctime.com
的社会背景或所存在的风俗习惯包括时间、场合等环境中,提高学生对所学材料的感性认识,培养联系上下文的能力。

3.运用多种课堂合作模式,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现代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提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堂上营造学习英语的氛围,不仅要教师加以引导,也可以发挥学生同伴间的互助作用,采用模拟情景、分小组讨论等课堂合作模式。让学生从与平时熟悉的同学交流开始锻炼,消除紧张及畏难心理,促进课堂知识在实际交流环境中的运用。由于教师在授课过程论文导读:
中为了达到讲课的准确性,难免在描述语言中有超越学生理解力的部分。而加强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可以利用“同伴语”即学生间互相可理解的语言增加自身的有效输入。
总之,高职教师在组织英语课堂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水平及兴趣,与其专业联系。当然要培养学生掌握正确运用英语的能力只靠在有限的英语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在课外主动学习,抓住用英语交流的机会。只有教师与学生共同配合,才能圆满地完成每一堂英语课。
参考文献:
胡壮麟,朱永生,张德录.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孙迪.语境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9).
[3]朱雁芳.基于学生学习风格的英语课堂输入[D].太原理工大学,2005.
(作者单位 福建省漳州卫生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