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析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类型概述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900 浏览:85886
论文导读:在教学活动中加入信息技术,这种应用不仅仅只是改变教学形式的一种表面现象,而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以改善教学活动的某些环节。教师也意识到了信息技术的优势,但是其真正的价值还没有被教师所发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使用信息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弥补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这也意味着在这种类型中,教学活动对信息技术是有需
摘要: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已有一段时间,但是由于使用信息技术的目的不同、应用程度不同等原因,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信息技术与教学结合所表现出的类型也不同。本文对不同的类型进行剖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类型分析
1674-9324(2013)52-0129-0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并深深地影响着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及行为方式。在此背景下,信息技术也逐步被应用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成为常见的一种现象。但是由于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目的不同、程度不同,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表现出来的类型也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一、“强加”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强加”类型。即将信息技术强行进入到教学活动中,是一种为了使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的现象。在这种类型中,教学活动本身并没有运用信息技术的需求,而且应用信息技术对教学效果甚至会产生消极影响。有的教师在意识到这点后,却仍然会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这种现象的出现存在很多的影响因素。有的学校教务部门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并安排相关人员进行检查,教师为了达到教学要求,便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有的教师看到别的教师都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如果自己不应用信息技术就会显得自己落伍了,这是受到随大流心理的影响;有的教师则是厌倦了黑板板书、单纯口头讲解的教学方法,想要借助信息技术来创新教学方法;等等。总的来说,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都是做表面功夫,这就很难达到应用信息技术改善教学活动的效果。这种类型中,信息技术没有发挥出实际效果,只是改变了教学形式。例如用PPT来代替教师的黑板板书、用录音播放来代替教师的口头朗读等,这些都只是转变了教学形式,教学活动对信息技术没有需求。信息技术只是一种与教学活动相脱离的技术,它与教学活动没有实质性的联系,是一种没有实质作用的技术。在这种类型中,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目的只是为了点缀教学活动,只是为了给教学活动增加一些新意。

二、“加入”类型

第二种类型是“加入”类型。即在教学活动中加入信息技术,这种应用不仅仅只是改变教学形式的一种表面现象,而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以改善教学活动的某些环节。教师也意识到了信息技术的优势,但是其真正的价值还没有被教师所发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使用信息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弥补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这也意味着在这种类型中,教学活动对信息技术是有需求的,这就与“强加”类型有着本质的区别。在这种类型中,应用信息技术对教学效果有着积极作用,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在讲解诗句的时候,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背景音乐及视频,这样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诗句所描写的场景,这就弥补了教师口头朗诵的不足,信息技术也就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一个有用的因素。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种类型中,信息技术仅仅改善了教学环节,信息技术也仅仅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技术工具。这就意味着信息技术不再是多余的一部分,但是也不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次要的组成部分。在这种类型中,教学活动与信息技术是一种合作关系,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此时的教学具有借助信息技术来弥补自身不足的特征。

三、“共存”类型

第三种类型是“共存”类型。即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这两者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结合到一起,信息技术成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就说明,在这种类型中,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相互影响,共同发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用信息技术不是为了创新教学方法、不是为了弥补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而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要想达到这一教学效果,教师不仅仅要观察教学环节,而且要能够着眼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要能够找出可以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部分,要能够对教学活动进行整体设计,要能够改变整个教学过程,要能够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造一种特定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在模拟的情境中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在这种类型中,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来说不仅仅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技术工具,而是一种支持教学的技术工具,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教学效果有着重要影响,一旦离开了信息技术,源于:大学生论文网论文导读:中将信息技术强行加入是不可取的;将信息技术作为弥补手段是不够的;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活动是难以满足时代要求的。在信息时代,教师要能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要能够使用信息技术构建性的教学模式,以此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健康发展。参考文献:蒋国珍.寻求信息技术进入课堂的根本性突破.中国电化教育,2005,(03).王
www.7ctime.com
那么教学效果整体性的提升便无法实现,因而倍受教师的重视。

四、“融入”类型

第四种类型是“融入”类型。即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教学活动为信息技术提供发展空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融入信息技术,不是为了创新教学方法,不是为了弥补教学存在的不足,不是为了提升教学活动的整体效果,而是为了重新构造出新的教学模式,是为了让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全面发展。教师通过信息技术来重新构造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重新构造信息资料的获得渠道,重新构造师生之间的关系,重新构造教学环境等。教师通过信息技术构造出的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让学生完整地感知世界。在这种教学类型中,信息技术成为教学活动的关键,它改造了教学环境,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之间是一种难以割舍的关系,教学是一种被技术化的活动。
总的来说,在教学活动中将信息技术强行加入是不可取的;将信息技术作为弥补手段是不够的;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活动是难以满足时代要求的。在信息时代,教师要能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要能够使用信息技术构建性的教学模式,以此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蒋国珍.寻求信息技术进入课堂的根本性突破[J].中国电化教育,2005,(03).
王蕾.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四种常用模式辨析[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08).
[3]曹培杰,余胜泉.从游离到消融:技术进入教学的质性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