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议充分发挥充分发挥微博”意见领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理工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4645 浏览:102529
论文导读:识、所关注、所运用,为唱响时代的主旋律、释放教育的正能量和传递社会的真善美起到良好的推动效应。3、微博可以发挥其在思政工作方面的效用学界普遍认为,一种媒介形式要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就必须具备能够被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操作和能够将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联系起来这两个基本条件。根据相关数据的显示
【摘要】文章概述了微博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了微博给思想政治工作带了挑战和困境。据此,提出把思想政治工作为一种传播活动,在微博载体平台的运用中构建“意见领袖”队伍,有效运用“意见领袖观点”、发挥“意见领袖作用”,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突破创新。
【关键词】微博;意见领袖;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
微博,即微博客 ( micro-blogging) 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源于:硕士论文www.7ctime.com
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 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不超过 140 字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它具有传播主体个体化、对象广泛化、形式多样化、内容原创化和效果高效化等特点,发挥着信息共享、社交交友、思想引导、舆情监督等作用。2006年世界第一个微博网站Twitter诞生以来,广泛地渗透在当代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给他们的价值判断和思想行为带来了较大的影响。逐渐成为青年学生拓宽视野、社交互动、展示个性的重要媒介。它不断依托和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党团活动、社会实践等传统主渠道和主阵地,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视角、新途径和新方法。

一、微博思政的现状分析

1、微博思政的环境已经成熟

微博交流的便捷性、互动性、广泛性和丰富性契合了大学生的信息渴求、展示及亟盼关注的人格心理需求,已经成为他们普遍运用的新媒体工具之一。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1次最新调查,“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网民中的微博用户比例达到54.7%,手机微博用户规模达到2.02亿,即高达65.6%的微博用户使用手机终端访问微博。这项数据表明,大学生群体乐于尝试使用新媒体发展带来的成果,并在其使用过程中乐意扮演推广者的角色,手机、PAD等通讯工具的使用为微博在该群体中的普及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因此日益庞大的大学生用户群体为高校通过微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发展环境和用户基础,有利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创新。

2、利用微博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政策导向

16号文件指出,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要密切关注网上动态,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加强同大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回答和解决大学生提出的问题”[3],这为新形势下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提供了政策要求。为进一步探索运用新媒体开展青年学生思想引领方式的方法,团于2011年9月制定方案,11月正式启动了高校团组织的微博体系建设。据了解,截至2012年4月23日,全国1441所高校团委开通微博,另有49所高校已经提交申请,占全国高校总数的55%左右,这为高校的微博思想政治工作建设提供了有效地实践平台。[4]由此可见,微博的兴起和功能已逐步被权威部门所认识、所关注、所运用,为唱响时代的主旋律、释放教育的正能量和传递社会的真善美起到良好的推动效应。

3、微博可以发挥其在思政工作方面的效用

学界普遍认为,一种媒介形式要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就必须具备能够被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操作和能够将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联系起来这两个基本条件[5]。根据相关数据的显示,微博完全可以发挥着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为思政工作搭建平台、创新模式、突破时空。在方式上,思想政治工作者通过其“发布”、“关注”、“评论”和“转发”等功能与学生进行“扁平化”、“点对点”、“点对面”的信息交流,有针对地提升沟通效率,引导价值观念;在内容上,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丰富的思政工作承载容量;在机制上,通过信息发布、互动交流、思想碰撞、情感关怀、日常管理等模块建立,推动微博思政的常态长效运作;在心理上,打破师生交流的距离感、权威感和界限感;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思政队伍的素养能力。微博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作用和其自身特有的功能要求思政工作者要及时树立媒介意识、丰富工作方式、提升政治和传媒素养、提高判断能力,有效地推动高校思政队伍的建设发展。

二、微博思政的现实困境

1、微博传播的“无屏障性”,是对思政教育形式的挑战

从教育生态学意义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整体而非局部、开放而非封闭、动态而非静态的特殊生态系统”。[6]微博论文导读:碎片化”、“海量化”的特性使得大学生很难获取系统的、完整的篇章信息。大学生虽有一定的是非判断能力,但掌握不到完整信息、不能进行真假判断,也会导致其认知偏差和价值偏差。3、微博主体的“多元化”对思政工作者的挑战高校党政干部、团学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是思政工作的
的兴起适应了思政教育的生态环境,也丰富了其教育形式。长期以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功能和党团活动、主题教育、宣传报告等主阵地功能,以传统的“单线模式”对大学生进行日常教育和管理。这种形式能够发挥教育的“集中功能”、氛围的“认知效应”和老师的“主导作用”,正规、系统、全面地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然而,微博的兴起打破了时空限制,以其“双向互动”的形式实现了“时间、空间和信息无屏障”的便捷传播。大学生在新媒体的背景下,也逐渐表现出不愿意局限于传统思政教育的模式中,认为可以脱离学校和老师的引导,随时随地获取和发布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这就给传统思政工作的效果造成了冲击,形式带来了挑战。

2、微博信息的“碎片化”、“海量化”带给思政教育内容的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各种社会思潮激荡交锋,这就要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务必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元价值主导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潮、整合多元价值。然而,网络信息“碎片化”、“海量化”的特性使得大学生很难获取系统的、完整的篇章信息。大学生虽有一定的是非判断能力,但掌握不到完整信息、不能进行真假判断,也会导致其认知偏差和价值偏差。

3、微博主体的“多元化”对思政工作者的挑战

高校党政干部、团学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是思政工作的重要主体。随着“人人皆为记者”的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微博的“去中心化”特征已逐渐弱化着思政工作者的权威性,分化了传统载体的集中性功能,这给思政工作者在如何有效应对新媒体给思政工作带来了冲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4、微博功能的“互动性”“社交性”对被教育主体的挑战

微博的交友娱乐功能在大学生群体中已出现“泛娱乐化倾向”和“人际交往异化”等现象。据了解,“大学生微博控”平均每天用于上微博的时间超过6个小时,并对微博的使用有强烈的渴求和冲动感,甚至“成瘾”。[7]此类大学生不分时间地点、课堂内外随时“刷新”、“关注”、“转发”信息图片和个人情绪,“过分沉溺”其中以致代替正常的社交沟通和学习生活,从而导致娱乐过度和人际交往异化现象。

三、构建培育高校微博平台的思政意见领袖队伍的建议

微博带来了信息的海量化、社会结构的去中心化。随着每天一亿条微博的产生,原来绝对的传者中心被打破,大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被誉为“杀伤力最强的舆论载体——微博”所充斥。这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挑战。然而,微博的兴起也促使新的意见领袖随之产生,使“去中心化回归在中心化”,发挥着较强的动员能力。由此,传播受众可以选择自己信任的意见领袖来充当“把关人”的角色。
“意见领袖”是由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或过滤的作用”。[8]研究证明,传播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重视“意见领袖”的存在。由此可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如果能有效运用“意见领袖观点”、发挥“意见领袖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传播活动,建立师生间、学生间、师生家长之间等的引导互动、摘自:毕业论文前言www.7ctime.com
学习成长平台,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推手和创新突破。那么,这就需要:
首先,改变管理模式,搭建高校微博互动平台。通过微博平台的建立,使大学生能在所属空间内进行互动交流、学习咨询、资源共享和发展提升;通过“微百科”、“微思想”、“微新闻”、“微调查”、“微品牌”、“微达人”等版块的设计,了解和掌握高校思政工作等各类动态和问题;还可以通过拓宽和研发该平台的其他学习、娱乐、广告和生活功能,使其作用发挥更为人性化、更易被学生群体所接受。
其次,明晰平台目标,区分微博意见领袖的功能定位。传统意义上的高校思政工作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他们掌握着教育的工具、教育的手段以及教育的过程和内容,所以他们既是“意见领袖”的扮演者,也是微博平台的管理者和维护者。除此,校园里的“教师明星”、“专家学者”、“学生骨干”、“学术达人”以及“实践强人”等,被学生所承认、尊敬和崇拜的个体或团队,均可以按其论文导读:作的载体建设和长远发展。【参考文献】缠菁,门薇薇.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与管理.中国轻工教育,2011(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1次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互联网天地.2013.《、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200

4.中国共青

校园受欢迎度和影响力对其进行“意见领袖”的功能定位、目标管理,使其发挥教育引导的作用。
再次,完善平台功能,发现和培养微博意见领袖。关注活跃在我们身边并具有较好声誉度、正向影响力的真实个体。通过整合他们加入微博平台,引导他们善用微博平台,鼓励他们积极推动微博平台来发挥正向引导作用;从而打造宣传一批能引导学生成长、广受师生欢迎的“意见领袖明星”,如“魅力名师”、“心理导师”、“咨询达人”、“offer牛人”等,通过建立长效的交流互动机制来整合资源、交流合作,共同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建设和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缠菁,门薇薇.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与管理[J]. 中国轻工教育,2011(3).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1次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互联网天地[R].2013.
[3]《、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EB/OL],2004.
[4]中国共青团.《高校团组织微博体系建设稳步推进》[EB/OL],2012年4月.http:///bulletin/xxb_xxgz/201204/t20120427_56414

6.htm.

[5]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 [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55.
[6]屈涛.微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2012(13).
[7]罗卫.大一新生网瘾问题初探[J].科学时代,2010(8).
[8]赖洁莲,陈瑞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分流就医政策实施情况研究——基于广州市番禺区分流就医政策调查[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