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论辅导员微博在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站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178 浏览:21024
论文导读:54.7%。手机微博用户规模达2.02亿,占所有微博用户的65.6%,接近总人数的三分之二。

三、微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特点1.微博是展12下一页

摘 要: 微博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微博作为一种网络交流沟通方式,正潜移默化地改变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也越来越受到辅导员的关注。要想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应当充分利用微博的优势改变并拓展自己的工作平台,使其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不断探索新途径、新方法、新形式,趋利避害,更好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关键词: 微博 辅导员 思想政治教育
一、引言
“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必要手段。同志在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提高网上引导水平,讲求引导艺术,积极运用新技术,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
2011年,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取得新的进展。在职业教育方面,围绕提高办学水平、增强吸引力,投入156亿元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职业院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加强行业指导,建立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对话机制,组建了近500个职教集团,有5600多家企业参与,涉及43个行业,覆盖30%的中职、80%的高职院校。加强职业教育基础制度建设,出台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专业设置等政策措施,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中职高职协调发展。2012年11月8日,举世瞩目的中国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同志在报告中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阐述,很值得教育工作者仔细研读和品味。
“没事儿别种菜,一起织围脖”已经成了一个流行趋势。微博的问世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传统的“面对面”到现在的“键对键”,它使基于受众传播的“他媒体”逐步转换成“自媒体”,每个微博个体的触角都可以无限延展,并以“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小我”同“围裙”(即微博群)中的“大我”延伸着网络空间的无限可能。
微博在高职院校的学生中更具有强大的影响力,笔者曾做过相关的问卷调查,我院80%以上的学生拥有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在各类网站上拥有微博的学生人数已很可观。大学生作为微博的重要实践者和参与者。微博及微博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二、何谓微博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又称迷你博客、围脖。百度百科中将微博定义为: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和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等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世界上最早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Twitter是微博的鼻祖,也是最著名的微博;2006年,博客技术先驱blogger.com创始人埃文·威廉姆斯(EvanWilliams)创建的新兴公司Obvious推出了大围脖服务。在最初阶段,这项服务只是用于向好友的手机发送文本信息[3]。
2009年8月,中国门户网站新浪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2012年7月,《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2)》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微博用户总数达到

2.498亿,中国已成为微博用户世界第一大国[4]。

2013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源于:硕士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告》)。《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09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2.1%,较2011年底提升3.8%。从年龄结构上看,网民中20—29岁人群比例从2011年底的29.8%上升至30.4%,这说明青年人是网民的主体。从职业结构上看,作为网民中规模最大的职业群体,学生的占比在2012年达到25.1%,在校大学生则是这个群体中最活跃的一支。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较2011年底增长了5873万,网民中的微博用户比例达到54.7%。手机微博用户规模达2.02亿,占所有微博用户的65.6%,接近总人数的三分之二。

三、微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特点

1.微博是展论文导读:

示自我、表露内心的平台。
当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学生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迫切需要一个能够展示自我、表露内心的平台,而微博恰好充当了这样一个平台。越来越多的学生把微博作为宣泄情感、释放压力的渠道和交流思想、沟通情感的桥梁。
学生通过微博建立起了一个能够在主流媒体外发出个体声音的领域,学生在微博中能够更加自在地表达自我。微博使学生们得到了一个展示自我、表露内心的机会,同时也为辅导员们及时、准确、有效地把握学生们的思想脉搏提供了可能。

2.微博是师生平等、和谐关系的桥梁。

微博是开放的、交互性的,它要求学校的辅导员变单向填鸭式的教育模式为双向的平等交流。微博的背后都是真实的个体,可以采取实名也可以采取匿名,这种适度保护隐私的交往方式受到了师生的欢迎。
辅导员可以将自己的教育心得、对学生的感情等通过微博发表出来,而学生则可以将自己的学习心得、对教师的意见等毫无保留地发表到微博上,这种间接的交流,实际上胜过直接面对面的交流。微博的应用为师生的沟通提供了一个自由、和谐、开放的氛围,双方能够自由沟通、思考和讨论。

3.微博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灯塔。

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微博上寻找与自己的背景、状况相似的同学组建“围裙”(即微博群),通过群体共鸣获得辅导员的关注。
微博通过关注、链接、共享将学生、家庭、社会紧密联系起来,改变了传统上以“推”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形成了人人都可参与、贡献力量的“拉”动力。辅导员可以鼓励一些思想觉悟高、组织能力强、知识层面广的同学在“围裙”(即微博群)中发挥导向作用,形成一个良好的学生群体环境[5]。源于:毕业论文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