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关于创设语文教学要为学生创设进展心灵境遇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505 浏览:10056
论文导读:基础。人们在认识事物时,总是带有情绪和情感的,教学也不例外。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结合就会大大提高认知效果。因为人们所获得的知识只有在情感里保存得最牢固。学生学了许多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遗忘,但是凡打动学生心灵的东西,都会在其情感深处留下深刻的记忆,终身难忘。以朗读来说,如果感情不投入,能体会出作者的情
课堂,是孩子的。新课程的理念之一,就是要把本该属于孩子的课堂,还给孩子。 他们是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无论是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发展,还是各项素质的全面发展,最终都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实践、感悟、体检、内化。我们要把学习语文的权力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自我体验、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的场所,给他们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

一、发展学生心灵的意义

第一,语文学科发展学生的心灵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语文是一门表情达意的学科,通过语文教学发展学生的思想情感是义不容辞的任务。
第二,思想情感对学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我们有的学生对人对事都缺乏热情,有些是非常感人的事,他们却无动于衷;无论父母对他有多么好,他也感受不到、体会不到父母的深情,这是非常危险的。情感是学生思想意识、道德行为形成的基础与动力;学生的道德行为都是以道德情感为先驱的。学生有了爱父母、爱祖国的思想情感,才能形成爱父母、爱祖国的行动。所以情感教育,即人格教育。
第三,思想情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基础。人们在认识事物时,总是带有情绪和情感的,教学也不例外。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结合就会大大提高认知效果。因为人们所获得的知识只有在情感里保存得最牢固。学生学了许多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遗忘,但是凡打动学生心灵的东西,都会在其情感深处留下深刻的记忆,终身难忘。以朗读来说,如果感情不投入,能体会出作者的情思吗?作文更是如此,情感是作文的动力,只有情深,才能文美。凡是名家名篇,读起来琅琅上口,能打动人的情思,就是因为作者心怀深情,而吐露出的情语。恰如近代学者王国维所言:“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景语中含蓄情感,情语中映衬着景物。关键在于真景物、真感情。”文学作品表达了作者的真情实感,学习语文也要情感丰富,才能读好、写好。学生情思的形成是蕴涵在人文教育之中的。所以《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课程总目标中还提出要“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教学要“注重情感体验”,都说明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思、发展学生心灵的重要意义。我看语文应成为发展学生心灵的摇篮。

二、要为学生插上放飞心灵的翅膀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自主个体,他们有自由选择、自主发展的权利。语文课堂教学应是学生自主参与各种语文思维活动,应是学生在内在学习动机的支配下进行主动知识建构和自主发展的过程,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社会家庭之间应开放地沟通和交换各种语文信息。因此引入“开放教学”理念,即学习对象开放,不仅在课堂,也可以走向社会,进大自然;学习媒介开放,不仅课本,还有影视、网络等;学习的开放,有讨论、合作、探究等;强调学生学习兴趣,自主选择和自主参与学习活动。 笔者认为源于:论文参考文献格式www.7ctime.com
语文课堂教学应有开放的教学思想,开放的课堂情境、开放学习时空、开放的教学方式。这几方面的开放直接关系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语文素养的积淀,创新精神的培育、创造能力的挖掘。只有活跃的开放的语文课堂,才有创造性的火花不断出现。引入开放教学理念,给语文课堂插上放飞学生心灵的翅膀。

三、要为学生创设发展心灵的境遇

创设学习语文的境遇是发展学生心灵的首要方法。境遇的含义是什么?我认为境遇应从两方面理解,一是广义的境遇,就是指学生学习语文的环境、设备、氛围等;一是狭义的境遇,也就是现在所讲的教学情境。不论阅读或作文,教师首先要创设一个富于激发学生情绪、情感和思想的情境,将学生引到情思的情境之中,当学生的情思被激发起来,使之产生愿意读书、急于表达的愿望时,读书、作文才能达到好效果。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的情境教学,就非常重视一课开始带有情感的导语激发,她以富于形象,生动、优美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或以具体形象的画面、实物、电脑图像等教学媒体,将学生引入到所要学习的情境之中,以激起学生的情思。就是在全过程中,也很善于引导、激发学生的想像、思维和情感。这样,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跃、情绪丰富,情思绵密。她更重视作文前的情感激发,如带孩子们去郊外找春天、看秋收、踏雪景,以唤起学生的欢乐心情,孩子们的情绪高涨,情思活跃,又怎能写不出好文章呢!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各种论文导读:
教学手段,先是以情导入,激发情感;再师生载情读文,文中悟情,以达到师生情感与文本作者情感的共鸣。

四、要做到语言和情思统一

语文学科发展学生的心灵,激发情思,这是根本。“顺次而训练学童的语言,使其恰当所思,明显有序,最后乃着力于记录写述等形式的方法”,也是不可缺少的。不论阅读还是作文不仅要重视内容的思想情感,也还要注重语言形式和方法,万不能脱离学生的语言实践。阅读教学在感受思想情感之中,还要理解作者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要理解文章结构、体会文章表达方法。我一直主张阅读教学过程一般是由正逆两个过程构成,一是由语言形式到思想内容,这是正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主要经过由具体(语言)到概括(内容)的过程。二是由思想内容到要点到语言表达的过程,从语言表达中,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思和文章表达方法。这是构成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过程,是理解作者写作文章的过程,也是训练学生语言、思维、情感的过程;可以从作者和写作角度探索一些问题。

五、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要发展学生的情思,教师必须具有真挚的感情,教师有了真情,才能做到以自己的感情去体会教材中的作者之情,再以之感染学生。例如以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把学生引导到大自然的美景之中,向学生揭示自然之奥秘,欣赏大自然的美,从而使学生产生热爱自然的情感,进而能书写赞赏大自然的美文。对写英雄、伟人的课文,教师要以真挚的情感,把学生带入到情境之中,唤起学生对英雄、伟人的崇敬、仰慕和爱戴之情。由于情感的陶冶,随着形象感染程度的加深,学生内心就会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爱作者所爱,恨作者所恨,入境入情,达到“语语悟其神”的境界,从而受到情感的陶冶。这样,作者、教师、学生的心灵才能达到共鸣,使教学达到最高境界。要使教学达到这个高境界,要发展学生的心灵,关键在于教师要具有一颗真、善、美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