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述研读中学语文文学作品研读途径和策略大专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4970 浏览:61272
论文导读:
媒体时代,人们似乎对经典的阅读越来越失去了耐心,不求甚解,常常是通过解读经典的读物来靠近经典,很少认真回味过、仔细咀嚼过。正如卡尔维诺所说:我们越是道听途说,以为我们懂了,当我们实际读它们,我们就越是觉得它们独特、新颖。
让我们静下心来,直面文本,仔细体味阅读作品最初最直接的直感,深入下去是技巧的分析,就应该咀嚼词句,关注留白,知人论世。这在作家创作来说可能是无意识的,只是文化的教育和文化的熏陶的结果,但它在无形当中寄寓于人们的心灵。这,就是中学语文文学作品的几条途径。

一、直面文本:解读作品最直接最感性的方式

直面文本,是研读文本、把握作品精髓的最真挚的态度和最重要的途径。我们研读的中学语文教材大多是文学名著,早已经过许多人的研究和解读,这些解读仿佛是一层层外衣,可能把文本装饰得五彩缤纷,也可能把文本的真实身份包裹得严严密密,使我们读不出它本来的光鲜面目。既然阅读是一种个人隐秘感情的自我发现和自我保护,那我们就必须直面文本,以我们赤诚的心灵和情感要求来面对文本,寻找一种线索,来触动文本所隐含的作者的心灵世界与读者参与阅读的心灵世界之间的应和。记得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思和说过“如果一个读者在没有直接阅读文本之前就读了大量的有关评论,很容易迷失自我,找不到自己的感觉。”
有一次上名著导读课,课前,教师要求学生先行阅读老舍的《骆驼祥子》,到了课堂讨论的时候,许多学生都迷茫地问道:祥子不是很可怜的一个人吗?他的悲剧不是社会造成的吗?为什么说祥子的悲剧体现了悲剧的两重性?很显然,“悲剧两重性”这个结论不是初二学生能读出来的,而是他们从相关的评论中获得的,因为当代学生的生活经验已经无法与这样的结论联系起来了。其实,这种没有直面文本而是凭借别人的评论来研读文本的做法,事实上反而束缚了我们对文本的理解和想象,也妨碍了我们从文本中寻找自己的隐秘经验。
直面文本,其内核就是要尊重文本自身的逻辑存在。我们每个人都是带着自己的生活经验进入阅读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文本可以被随心所欲地肢解和剖析,因为作品一旦形成就有它自身的逻辑存在,即使作者也无法完全支配作品的思想倾向和内容发展。所以,成功的文本研读不是我们依据自己的经验对文本做任意分析,而是将自己的阅读心得与文本的内在逻辑合二为

一、才能够达到研读所需要的主客体的和谐。

听过这样一堂研读课,课题叫《白兔与月亮》,在探讨文章主题时,有同学回答:“老师,我认为白兔的心态不好,主要是因为它没有把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白兔如果是阿Q,他就不会这么苦恼了。”教者以赞赏的语气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引经据典地讲解积极情绪对一个人的重要。其实,只要我们稍微关注一下文本的自身逻辑,就不难发现白兔的紧张不安和患得患失完全是因为它本不该一个人独自拥有月亮,如果神赐予它一把青草的话,它是绝对不会有任何顾虑的。而学生的解读只是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忽视文本自身的内在逻辑,其解读文本的结果只能是离题远矣。

二、咀嚼词句:解读作品文字背后的精髓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由于一些老师对大语文观和新课程理念的偏差理解,对文本研读中咀嚼词句的作用和价值认识不足,或漠视文句,用热闹的课堂讨论代替个人的“潜心会文”;或错过词句,以浅表的课堂活动代替深层次的对词句的推敲、揣磨和辨析,弱化了课堂教学中咀嚼词句对于学生的知识积累、能力提高、情感丰富、价值观形成的积极作用。
听过这样一堂研究课,课型是活动体验课,课题是毕淑敏的《我的五样》,教者先让学生初步浏览课文,然后,让学生仿照文本的步骤,也选五样自己喜欢的东西,因为教者没有让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去感受、去揣摩、去理解文本的关键句,即“哪怕舍弃生命,也不能放弃自己的信念和追求”,所以学生就无法走进文本的精神世界,吃透文本中作者选择五样的内在逻辑“生存——生活——生命”,于是学生就出现了“海选”的现象,选择内容干奇百怪,无所不有。也正因为“咀嚼词句”这个环节没有做透,在接下来“不断舍弃其中四样”的活动中,失去了明确的价值取向,学生的舍弃是随意的,甚至还出现了“首先舍弃亲情友谊,保留金钱”的选择,并且当这个孩子振振有辞地大谈金钱重要的时候,居然还赢得了满堂掌声!这样的课堂,表面的“繁荣”掩盖了对文本的曲解乃至不解,这是没有有效地发挥咀嚼词句的导航作用所致。
记得王尚文先生说过:“当我们面对某一文本时,是飞上楼梯直奔内容呢?还是第一步就留心它的语文?这是文本研读的第一个岔路口……所有这一切,都要来源于对语言文字的自觉关注。”可喜的是,研读文本时,自觉地关注语言文字已被愈来愈多的教者所认同、接受和实践。
不久前,笔者听了一节《老王》的公开课,教者在分析“我”对老王的怀念和愧疚的情感时,时时引导学生咀嚼文本中的词句,教学效果非常的突出。
第一,咀嚼文本中的词句“打上一棍就会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范文www.7ctime.com
散成一堆白骨。”和 “直僵僵”、“镶嵌”等。学生很自然地得出:老王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给“我”送鸡蛋的,他在来我家时已病得很重,这个时候他是比任何人更需要这样的营养品,而他却把在当时十分高级的,甚至他一辈子都很少享用的营养品送给了“我”,可见老王对“我”情谊的厚重。而“我”却把它当成了一个买卖给了老王钱,“我”是以一种站在高处的同情、怜悯的情怀关心老王,并不是真正地关心老王,因此“我”感到愧怍。
第二,咀嚼文本中的词句“没有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和“滞笨”、“摔倒”等。学生很自然地得出:“我”并不是真正的尊重老王,没有满足他情感上的需要,没有真正地走进他的内心,没有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去对待他,“我”为这种仅仅是物质上的施舍而感到愧怍。
第三,咀嚼文本中的词句“过了十多天……好些没有?”学生很自然地得出:“我”在他去世了十多天,而且在碰到老王同院的老李时才问起他,“我”为自己对老王的关心不够、对老王的漠视而感到愧怍,觉得老王的不幸正是由社会上许多像自己一样的幸运者对老王的漠视而造成的,所以“我”也为社会上的幸运者对像老王这样的弱势群体的漠视而感到愧怍。

三、关注留白:解读作品刻意隐藏的信息

文本研读是语文教师的一种能力,它能帮助我们透过文字或者文学意象,达到作品隐蔽的精髓之地。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总是含有多层次的丰富内涵,其表层所承载的总是社会上一般流行观点的意义,我们研读文本的真正任务不能仅仅以此为目的,而是要揭示出那些隐含在文本背后的真正动机,从而把文本的内涵充分地显现出来。而要揭示出那些隐蔽的动机,就得学会寻找文本中的“留白”。因为,文本肯定不是笼统地讲故事,我们研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它的破绽,读出作者遗漏的或者是错误的地方。任何一部好的作品,背后一定有一个完整的故事,但作者不可能把这个完整的故事原原本本地表现出来,写出来的只是他所要表达的一部分。我们要完善这个故事,就得寻找“留白”,因为留白里隐藏了大量的和信息。
听过高二语文课《雷雨》,学生在探讨周朴园这个人物形象时,就有学生提出:周朴园在蘩漪之前还有一个妻子,可这个妻子在《雷雨》里什么都没留下。相反,梅侍萍在周家却保留了大量的信息,这是为什么呢?还有,剧中论文导读:
人物口头上经常提起“三十年前”怎么怎么,而梅侍萍在二十七年前就被周家赶走了啊。为什么说是三十年前?这三年的差距是作者的疏忽还是另有它意?于是,老师就让学生就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有学生说,这相差的三年正是周朴园和鲁妈两人相爱的时间,也就是说,周朴园和鲁妈源于:硕士论文www.7ctime.com
都不是在回忆那个悲惨的日子,而是在回忆他们美好的爱情。“三十年前”他们不是偷偷摸摸地在恋爱,他们有自己的家,还生了两个孩子,他们的家布置得非常像个样子,已经事过三十年了,周朴园还保持着当年的布置,他每次与蘩漪吵架,就要拿旧衬衣来怀旧,所有的事情都联系起来,就可以发现,其实周朴园对鲁妈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也有同学说:周朴园和梅侍萍是有很深刻的爱情的。由于有爱,才使周朴园有一种刻骨铭心的痛苦。这种痛苦就使他后来跟一个我们不知道名字的女人,包括蘩漪的爱情变得索然无味,第二个女人嫁给周朴园以后,不久就死掉了,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她是在郁郁不乐的情况下去世的,连孩子都没有生出来。过了十年以后,周朴园才娶了蘩漪,蘩漪后来慢慢地发疯了,除了梅侍萍以外,后面两任妻子都是不幸福的。周朴园真是一个曾经沧海难为水的人,他巨大的心灵的创伤,其实是不能磨灭的。由于他心中的爱不能磨灭,就使他不能融进后两个女人的爱情生活当中去,他不是见一个爱一个的人,不是看到新人忘记旧人的人。正因为这样才导致了后面两任妻子的悲剧。
以前我们总说周朴园虚伪,但如果我们能从“留白”里找信息,《雷雨》说的就是一个非常完整的家庭悲剧。倒退三十年,周朴园也就是二十四五岁的人,他上面还有老爷子,还有大家庭,真正掌握梅侍萍和自己命运的不是周朴园本人。这样看来,周朴园和鲁妈的悲剧不就是过去陆游和唐婉的故事吗?《钗头风》为什么可以流传千古,而周朴园就要遗臭百年呢?
这样,通过对“留白”的解码,不明白的问题明白了,糊涂的问题清晰了,浅易的理解深刻了。

四、知人论世:解读作品会更准确更透彻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意见中提出: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
其实,“知人论世”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重要的文学思想。孟子在谈解读诗歌时曾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的这种思想一直到今天,仍然是我们研读文本的重要原则与方法。
要真正地理解文本,特别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就必须首先建立起一定的“语境”,语境包括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有作者的人生经历、世界观、审美倾向以及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特别是这些背景对作者的影响。因为作者的写作不是孤立的行为,他的世界观与艺术创作理想就是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与生活环境中形成的,而当时的社会状况自然也会左右他的立场与观点。“知人论世”实际上就是要通过这种因果关系去把握作品的内容。对作家了解得越多,对作品创作时的社会背景认识得越充分,对作品的把握相对也会越准确一些。因此,我们研读文本应了解作者的生平、作者的主要生活经历、思想状况,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特别是具体作品的写作背景,并能利用它们去诠释作品,而不仅仅是把它当成一般的文学常识。正因为如此,一些文本的理解都需要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去收集资料,为解读创造条件。像黄药眠的《祖国山川颂》,如果了解了黄药眠这位历经新旧中国的老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了解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从“文化大革命”的劫难中走出来的历史背景,对理解作品炽热的爱国就很有帮助。又如刘白羽的《长江三峡》,刘白羽长期从事革命斗争,对祖国,特别是对新中国有着特殊的感情,这种爱国之情在他的散文作品中表现得非常突出,这样的感情在《长江三峡》中通过写景自然而真挚地流露了出来。再如《发现》,过去对闻一多面对国民党特务拍案而起的故事比较熟悉,但这样一位爱国诗人为什么会喊出:“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这就要进一步了解闻一多留学的经历,了解《发现》的写作背景。其他如艾青的《北方》、舒婷的《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包括苏联女诗人阿赫马托娃的《祖国土》,如果不“知人论世”,就很难读透,很难把握他们复杂的思想感情。
文学作品的研读,最直接最感性的层次就是直感,就是读者直面文本时候的那种感觉,深入下去是技巧的分析,就应该咀嚼词句,关注留白,知人论世。这在作家创作来说可能是无意识的,只是文化的教育和文化熏陶的结果,它在无形当中寄寓于人们的心灵,而且心灵有多少东西,它都会无意间表达出来。那么这种研读就使阅读变得有趣,就是说,我们通过研读可以看到的东西比文本本身描写的东西要多得多。
(李滔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2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