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有关于阅读教学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对策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633 浏览:24342
论文导读:
【内容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途径。现在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难以养成,与新课标规定的小学生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得少于145万字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对小学高年段课外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予以研究势在必行。
【关键词】高年级;阅读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23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途径。有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在当今信息量激增的社会里,让学生学会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较强的课外阅读能力已刻不容缓,而现在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难以养成,囫囵吞枣,粗粗浏览即是阅读,不爱做读书笔记等大有人在。新颁布的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得少于145万字。鉴于学生课外阅读的这种现状,对小学高年段课外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予以研究势在必行。

一、紧扣课本,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学生阅读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首先来自于教师课堂教学,阅读方法也来自于教师在课堂中的方法指导。课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词句,抓住重点或优美词句、精彩片断多读,培养学生读中感悟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有名言曰"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是有道理的。只有大声的朗读或者沉浸其中的默读,才能使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例如我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由于篇幅比较长,我让学生多次读课文,他们通过自己对课文整体的感知,通过一部分一段落的阅读,深入理解,逐步上升为理性的、全面的认识,最后大部分同学能概括出了"一个孤苦伶仃的小孩,在大年夜里光着脚赤着头卖火柴,一根没有卖出去,最后冻死街头的故事"。这样,不但使学生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更重要的是故事中小女孩的悲惨命运能引起了学生的深切同情,故事中美好的幻想和残酷现实更能让同学们震撼和倍感凄美。在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我又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以读,以读传情,身临其境,使学生自己的情感融到课文中的人物和情节中去,了解人物的命运,从而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要有梯度

阅读的对象是文章,阅读的主要目标是读懂,这里的读懂是层次分明的能力系统。它包括阅读主体对语言的认知,对文本负载的重要信息的提取与整合,对文章内容与表达方式准确地加以分析和概括;简单的说就是认读与解读这两个环节。但作为文学作品,还要进行鉴赏和评价。认读虽简单,但也会受学生选择不一的干扰,此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致谢词www.7ctime.com
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归纳,将学生的疑惑归结到一个焦点上,然后顺利有序地引出更高层次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这个被认准了得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大众化"的。解读,必须做到准确把握文章的方式方法和表达的内容。就像写文章一样,阅读也该有一个整体思路,这个思路即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在这一轮回环中,教学要从学生的差异性出发,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由认读到鉴赏,甚至到评价与创新,应体现出梯度。使每个学生都能怀有奋发向上的情绪的话,最终会产生强大的整合效应。才能各有所得,各有提高。例如,我在教学草原一课时,首先,让学生品评词句,领略语言美,《草原》这课一开始,就呈现给读者一片连大牛和骏马都呆立不动的美景,字里行间都闪烁着美的光彩,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品评文本中的优美词句,让学生从"并不茫茫"体会作者心中草原留给人的那种明朗的感受,突出草原充满生机的色彩美。接着,我让学生理清条理,体现结构美。文章从初入草原-迎客-待客-话别几个方面去描写草原的一切,体现了文章的结构美,使人很有节奏地去赏析,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在教学中,我一方面注意使学生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感知,获得美的教育,另一方面,又充分利用学生既产生的美强化学生对整篇文章布局的认识,精心设计板书:
最后,激发情感,学会赞美美,老舍先生把草原景和人写的那么美,他字里行间透露的不仅是对草原的喜爱,而是想进一步的去赞美民族团结,对民族团结的一切感到自豪。老舍表面赞美草原景美、人美,实际上渗透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及对民族团结的赞美之情与喜悦之情。再让学生融入自己的感情去表现草原留给自己的印象,学生动手写出一篇篇洋溢的文章,实现了从文本知识到自我表现。这样论文导读:
,即使学生受到了审美教育,又学会了借助产生的美感赞美美。

三、在阅读欣赏中,尊重学生阅读感受

读同样一篇作品,学生会有不同的感受。因为读不光是了解作品写了什么,怎么写的,它还能唤起读者独特的联想、体验、认知。读的过程,是对作品的艺术再创造,带有浓厚的阅读主体的个性色彩。因而,学生的感受可能与作品的主旨不一样,可能与教参的分析不一样,可能与教师的备课结论不一样。这种不一样,不仅是正常现象,有时可能是一种创造的萌芽。如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有个学生说:"花生很有用,可惜不好看,我还是想做石榴,又有用,又好看。"这种认识显然与作品本意、与教师的备课结论不一致,但确确实实是学生的独特感受,而且有合理的因素,含蕴着创造意识。对这样的独特感受,我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作为高年级语文老师尤其要尊重、呵护,即使是一些不大正确的感受,也不要丢一个"错"字了事,而要耐心诱导,以理服人,并允许学生保留意见。

四、学会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课标中说:"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要把学生的内在动力激发出来,一切都会水到渠成。教师要根据课本里学习的内容向学生推荐相关的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沟通课内、课外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广泛的阅读,阅读习惯和能力就会因量的迅速增加而产生质的变化,学生能力得到提高,思想得到升华。这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把课外读物分为当读、当看、熟读几类,有选择进行阅读:第一是与课内教学密切相关配合的书,教材有选文的原著,课文作者或课文人物的传记作品是当读之书,如学了《草船借箭》,指导读《三国演义》
总之,强烈的阅读兴趣是促使阅读活动深入开展的内驱力,会激发学生无穷的学习兴趣,阅读效应也会逐步形成起来。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培养起来了,叶圣陶先生所提倡与追求的"不待老师教"的境界便自然而然地达到了,高年级阅读教学更应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