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析父亲艾丽斯·沃克小说中“父亲形象”学术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460 浏览:24500
论文导读:
摘要:本文拟借助沃克的妇女主义思想解读这三部小说的父亲角色,梳理父亲与白人雇主的关系,与妻子儿女的关系,沃克对男权社会"父亲"的批判和对理想"父亲"的期待的妇女主义思想。
关键词:艾丽斯·沃克父亲形象妇女主义
中图分类号:G623.23
自称"妇女主义者"的沃克在探索女性解放独立的道路上,从未少关注过男性,尤其是父亲角色,更是沃克小说中的重要人物。在白人男性主宰的社会里,不论家庭事务还是社会事务,父亲都是有着最终发言权的人物,黑人社会亦是如此。为了集中对沃克小说中的"父亲"形象有一个清晰的梳理,本文选择了沃克的三部长篇小说《格兰奇·科普兰的第三次生命》(1970),《紫颜色》(1982)和《父亲的微笑之光》(1998)。这三部作品分别写于不同年代,反映了黑人在美国的不同生活状态,书中的父亲形象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着不同的表现,但有一点是不变的,身为父亲或拥有"父权"话语的男性在家庭中的影响,尤其是对子女的影响是深远的,这也一直是沃克所关注的。
《格兰奇·科普兰的第三次生命》的故事起源于二十世纪初奴隶制刚废除时佃农制刚实行的南方,黑人没有真正解放,他们收入微薄,负债累累。摘自:毕业论文结论怎么写www.7ctime.com
经济不独立,黑人仍受制于白人,尤其是黑人男性深受白人价值体系的影响,认为男人是强者,是有能力保护妻儿的人。但在白人主宰的社会,他们很难实现这些价值,所以导致身为丈夫和父亲的格兰奇内心充满了愤怒和仇恨,最终格兰奇离开了家,抛弃了儿子布朗菲尔德。书中的"父亲"形象代表着白人的价值体系,但陷入这种体系的黑人男性却无法在现实中彰显所谓的"父亲"形象,不仅如此,身为父亲的黑人男性只能将怨气发泄在妻儿身上,结果必然导致家庭暴力的恶性循环。
《紫颜色》中黑人有了自己的土地,经济地位获得了相对的独立,父亲掌管了一家经济大权,并且深信西方父权文化,对自己的妻儿滥用权力,茜丽的继父多次对她性其次,在父权制社会中,很多的价值和行为准则在衡量着男性,束缚着男人的本性。如哈勃本身不高大,喜爱做饭,但他不敢表露真性情,而是带着父权制所给的人格面具来伪装自己。为了显示男性气概,哈勃想通过吃东西使自己强壮,从而制服索菲亚,但这不但没起作用,还赶走了索菲亚,伤害了家庭关系。
《父亲的微笑之光》故事进入90年代末,父亲是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类学家,为了研究濒临灭绝的孟都人种,来到偏远的墨西哥山区。尽管不信教,他还是接受教会的资助,以牧师的身份前往,这表明了虽然黑人受的经济剥削减弱了,但文化观念仍受白人奴役,优越的白人文化在黑人身上的烙印更深了。父亲受过西方高等教育,他的价值观审美观都深受白人文化影响,认为女儿的着装举止应该像上流社会的淑女,因为初尝性滋味而遭到父亲的一顿毒打,从此父女关系破裂了,就连二女儿苏珊娜也与父亲疏远了,使她陷入"恋父"和"弑父"的矛盾情感中。沃克让亡父的灵魂在苏珊娜的身边徘徊,最终理解女儿对生活的选择,也获得了女儿的谅解。这部作品中,沃克通过对"父亲"形象的批判,对父权制社会进行有力的反抗和颠覆,并试图建构一种新型父女关系。
三部作品分别写于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黑人的经济社会地位逐步提高,思想文化也有了很大变化,但书中的父亲几乎无一例外的是家庭的施暴者,只是暴力的程度有所不同。《格》中父亲格兰奇陷入白人文化价值体系的囹圄,完全丧失了承担"父亲"责任的信心和力量,最终他的冷漠和抛弃使儿子布朗菲尔德在"父亲"缺席的状态下长大,并使儿子在同样的困境不能自拔。而《紫》中父亲已具备了养活家人的经济能力,不再弃家而走,但在精神和肉体上对儿女仍施加压力和暴力。世纪末的《父》,黑人父亲已不再的压迫占有妻子儿女,而是以温和有教养的父亲形象出现,但是拨开文明的表象,一个强悍的父权形象跃出父女爱恨交织的紧张关系中,最终通过父亲的亡灵使父女得到和解。这种父女间的张力关系反映出沃克对"父亲"形象的批判,对父权制的反抗和颠覆,同时也反映出沃克对理想"父亲"形象的渴望。
以上三部作品的父亲都在经济物质文化观念深受白人价值体系的影响,有的对自己无法实现白人设定的"父亲"形象感到沮丧和绝望,有的强迫自己带上面具来维持"父亲"形象,有的完全被白人同化,成为白人男权社会的代言人来压迫和伤害自己的儿女。从中不难看出白人设论文导读:《紫色》沈阳出版社,1999侯婧《张艺谋电影中父亲形象的缺失与重构》电影评介NO.11,2006LivingbytheWordSelectedWritings,1973-1987SanDiego:HarcourtBraceJovanovich,1988Winchell,DonnaH.AliceWalker.NewYork:TwaynePublishers,1992上一页12
定的"父亲"形象束缚压抑黑人男性,黑人男性又将压力转嫁给黑人女性,所以黑人女性受着和男权制度的双重压迫。沃克要借助批判"父亲"形象,解构男性话语,达到颠覆男权社会,建构男女和谐社会的理想。
参考文献
(美)科尔曼著 刘文成,王军译《父亲:神话与角色的变换》北京:东方出版,1998
(美)艾丽斯·沃克著 周小英译《父亲的微笑之光》译林出版社,2003
[3] (美)艾丽斯·沃克著 杨仁敬译《紫色》沈阳出版社,1999
[4] 侯婧 《张艺谋电影中父亲形象的缺失与重构》电影评介 NO. 11,2006
[5]Living by the Word Selected Writings, 1973-1987 San Diego: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88
[6] Winchell, Donna H. Alice Walker. New York: Twayne Publishers,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