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述浮力小谈“浮力教学”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994 浏览:12237
论文导读:3kg/m3×10N/kg×500×10-6m3=5N2.称重法。将某物体分别在空气和液体中各用弹簧测力计称一次,两次示数之差,就是该物体所受浮力大小,即F浮=G空气-G液例:一石块在空气中称重12N,完全浸在酒精中称时重9N,求石块受到酒精的浮力大小。解:F浮=G空气-G液=12N-9N=3N

3.压力差法。如图,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液体浮力的

摘 要:力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浮力问题因为比较抽象,很多物理教师在遇到这一章内容时都感到棘手,学生学起来则更是一筹莫展,晕头转向。但只要找出其中的规律,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关键词:初中物理; 浮力教学
1006-3315(2012)10-033-001
针对《浮力》教学,笔者认为,教师除了要仔细研读教材,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实一点都不假,没有兴趣,做起事情来就没有,效率不高。浮力问题又比较抽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我从学生的亲身体会入手。
虽说课本上有四幅引入的图片,但其中的内容离我们这儿的农村孩子有些遥远,可看而不可及。正好我们校园内有一个不太大的浅水池。在开始学浮力时,我准备了一些器材:充气的气球、木棍、泡沫、石块、铁块、塑料等等,请学生将这些东西纷纷按、放到水中,感受气球在水中松手后会漂上来、石块在空气中和在水中的“重量不同”等,并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引起学生对浮力知识探究的兴趣。

二、理清浮力的理论知识

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或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或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或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

4.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4.2当F浮G时,物体上浮。

5.阿基米源于:论文网站大全www.7ctime.com

德原理

5.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5.2公式表示:F浮=G排=ρ液V排g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5.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6.漂浮问题“五规律”

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
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
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
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7.浮力的利用

7.1轮船 工作原理: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必须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

7.2潜水艇 工作原理: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

7.3气球和飞艇 工作原理:气球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升空的。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氢气、氦气或热空气。为了能定向航行而不随风飘荡,人们把气球发展成为飞艇。

7.4密度计 原理: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来进行工作。

二、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

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学生都有探求新知的和冲动,加上课前“水池”中的兴致未消,此时更是兴奋。根据课本中的提示设计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教师只在其中加以必要引导。
在此用“鸡蛋沉浮”来探究。把鸡蛋放入清水中,鸡蛋沉入水底,但在水中慢慢加入食盐并搅拌后改变了盐水的密度,当加盐到一定程度,鸡蛋浮上来了。学生发现,同一个鸡蛋在不同的液体里沉浮不同,得到: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在探究“浮力的方向”时,我将细线的一端固定在容器的底部,另一端固定在乒乓球上,往容器中注适量的水,乒乓球浮在水中,此时观察到系着乒乓球的线是竖直的,说明乒乓球受到水的浮力是竖直向上的;再将容器倾斜,观察到系乒乓球的线仍然是竖直的,说明乒乓球受到的浮力仍是竖直向上的。由此得到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在探究物体浮沉条件时,还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借助塑料瓶和塑料软管制作“潜水艇”。学生看到自己的“潜水艇”在水中一会儿下沉,一会儿上浮,心中充满无限快乐。

三、提高运用公式的能力

学以致用。学了浮力知识后,要用在实验中推导出的浮力计算公式解答相关浮力问题。大概要用到以下四种方法:
1.阿基米德原理法。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被该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即
F浮=G排液=ρ液gV排。
例:一个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浸入水中的体积为500cm3,求此物体所受到水的浮力。(g=10N/kg)
解:F浮=G排液=ρ液gV排
=

1.0×103kg/m3×10N/kg×500×10-6m3=5N

2.称重法。将某物体分别在空气和液体中各用弹簧测力计称一次,两次示数之差,就是该物体所受浮力大小,即F浮=G空气-G液
例:一石块在空气中称重12N,完全浸在酒精中称时重9N,求石块受到酒精的浮力大小。
解:F浮=G空气-G液=12N-9N=3N
3.压力差法。如图,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液体浮力的大小等于该物体上、下表面所受压力之差,即F浮=F下-F上。
例:一个边长10cm的正方体物块(不吸水)浸没在水中,上表面距水面20cm。求此物块受到水的浮力。(g=10N/kg)
解:10cm=0.1m 20cm=0.2m S=0.1 m×0.1 m=0.01m2
F浮=F下-F上=ρ液gh下S-ρ液gh上S=

1.0×103kg/m3×10N/kg×0.01m2×0.1m=10N

4.二力平衡法。即物体在悬浮、漂浮时,F浮=G物

虽然浮力难教、难学,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认真探索,仔细品味,定能找出其中的规律,让问题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