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分析创新能力理工类院校艺术设计学生革新能力培养站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550 浏览:37621
论文导读:
怎样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见微知著的观察能力是前提;通过想象激发创造动机是先导;鼓励求异思维、以疑求异、以异求新是源头;厚积薄发是基本条件;勇于实践是唯一途径。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明确了占据前沿的自然科学、传承文化的哲学社会科学、服务行业的工程技术学科以及面向区域发展的地方政府管理四个主导,抓住了要害。偏离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高校的整体创新能力就是一句空话。就某一个具体专业而言,则只能牵住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机制转换、师资素质提升这三个“牛鼻子”,致力于思维训练和专业实践即理性的感知与感性的渗入,这应成为高校一切专业、一切教学、一切考核中不变的宗旨。
摘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国内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深入分析理工类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特点的基础上,从教学观念、教学体系和师资力量三方面分析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原因,进一步提出在正确处理艺术与设计关系的基础上,注重设计思维训练和专业实践,丰富教学方法手段,拓宽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理工类院校
1671-0568(2012)29-0005-03
要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的转变,一支高水平的设计人才队伍是不可或缺的。遗憾的是,由于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近年来规模迅速膨胀的艺术设计教育没有为国家培养出大量优秀人才。尽管具有扎实的绘画功底,但许多毕业生无论在前期分析、概念构思还是细节设计上都缺乏应有的能力和创造性,难以适应全球化经济浪潮对现代设计人员的要求,甚至被称为“设计蚂蚁”。
在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当前主要的两种模式中,较为“正统”的是在美术院校、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进行。随着源于:职称论文www.7ctime.com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设计人才的就业市场不断扩大,为数众多的各类理工科院校(如建筑、机械、轻工、纺织等)也纷纷加入了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队伍。由于办学时间较短、人文教育底蕴缺乏,毕业生创新能力差的问题在后者显得更为突出。明确自身在创新能力培养上的问题,发挥已有学科群的特点,创造务实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培养出具备适当能力、能满足社会需求的优秀设计人才,已经成为理工类院校艺术设计教育亟待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理工类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特点

籍着高校扩招的东风,许多理工院校相继依托原有学科设立了艺术设计专业。艺术设计本身是多学科、多专业相互交叉、共同作用的领域,同时也可以看成一个设计创作的综合方法系统,交叉互补的学科背景对于学生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塑造具有积极的意义。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导致设计教育的竞争日趋激烈,各类高校针对社会和市场的需求,结合自身条件,发挥各自的学科优势,倡导学科交叉,发展务实的、特色的设计教育已是大势所趋。从国际经验来看,努力发展学科交叉,使学生的知识结构由“深井型”向厚基础、宽口径的“金字塔型”转变,正是艺术设计专业不断发展和增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理工院校严谨的作风、科学与技术的学科组成背景、学术研究积淀和资源优势,结合艺术类生源特有的人文气质、学习方式及学术诉求,有利于使学科的道路越走越宽。
艺术类学生逐渐走进理工院校,既为所在学校的校园文化增添了活力,成为学校的一道独特风景,同时也对教学和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在艺术专业考试上花费了大量时间,艺术类生源的文化基础普遍较为薄弱。尽管他们在艺术直觉、领悟能力、图解表达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同时也在逻辑思维能力、理论分析能力等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不足。当前艺术类高考对于文化成绩要求过低的现实,也导致相当一部分文化成绩较差的学生将艺术考试当作进入大学的捷径。倘若入学以后未能引导学生形成对专业正确的认识,学生极易丧失学习主动性或导致盲目学习;而如果缺乏对设计史论和相关支撑学科的认真研究与学习,则会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低下,设计作品缺乏形式美感和思想深度,更无创新可言。

二、影响理工类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原因

1. 教学观念

传统的“艺术”与“科学”在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上存在较大差异。理工类院校往往在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本质、内涵并不了然的情况下,片面地以“艺术”代“设计”进行教学。典型的表现就是对于艺术设计的理解停留在视觉和形式的“审美”范畴,对艺术设计创新的理解停留在设计形式、语言与手段变异的表层。无论在课程设置、学时比例,还是在教学重点上,都偏重于对造型、色彩、肌理、表现手法等设计所呈现形式因素的反复研习,甚至用素描、色彩等绘画基础课程替代设计基础课程,颠倒了美术与设计的关系,缺乏对创造性思维的有意识的培养。而机械地用视觉和形式审美原则评判设计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必然会造成设计教学中学科和人才培养定位的偏差。
事实上,现代艺术设计最初是为了将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而发展起来的,是建立在“实用”基础上的。正如大卫·瑞兹曼所说,设计“一直都在对产品、消费、社会和环境作出积极的回应,所有这些又反过来刺激设计的发展,为设计创造了永远延续下去的条件”。设计的“艺术性”不是视觉化的装饰展示,不是外在于人的生存活动的视觉层面的形式或形态之美,它的美学意义在于它与人的生命活动及生存行为建立的紧密联系。[3]设计艺术的形式语言也并非按照纯粹的审美法则构成的封闭体系,而必然于一定的文化语境并反构着它。[4]因此,设计艺术的创新植根于生活,引领着生活,富有鲜明的人文性与科学性。如果缺乏对人生存方式、文化语境、精神诉求的深刻理解与研判,设计作品就不可能具有创新力。

2. 教学体系

(1)注重技能训练,轻人文素质培养。艺术设计涉及经济学、社会学、美学、生态学、管理学、行为学、心理学、地域特征和民俗文化、材料和工程技术等诸多领域,涵盖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范畴。目前,脱胎于传统美术教育的艺术设计学科即便在理工院校也较为偏重于艺术类、技法类课程,而对于设计专业课程中的科学性、经济性、社会性论文导读:设计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艺术设计的创造力主要体现在对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技术、艺术等发展规律的综观把握及改造创新方面,因而必须经由多向度、过程性的陶冶与养成,无法简单通过技术性的训练而获得。摘自:硕士论文答辩技巧www.7ctime.com上一页12
、文化性等内容则往往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由素描、色彩、三大构成统领的设计基础课重在训练造型基础技能,忽视了设计思维的引导;专业设计课程注重设计效果和表现技法的训练,对社会科学(行为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环境科学(生态学、植物学等)与工程技术(材料学、构造学、结构施工等)知识的讲解缺乏应有的深度,忽略了设计人文思想的传达。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设计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艺术设计的创造力主要体现在对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技术、艺术等发展规律的综观把握及改造创新方面,因而必须经由多向度、过程性的陶冶与养成,无法简单通过技术性的训练而获得。摘自:硕士论文答辩技巧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