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生动性教学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519 浏览:22328
论文导读:
摘要:本文提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实行生动性教学,并给出确切涵义。文章根据汉语教学现状提出几个问题,从手段方法、必要性、理论指导和教学法等方面给出解决策略。从手段或方法角度提出描述性、直观性、参与性三种生动。结合认知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理论提出理论指导。提出采用多种教学法相结合的形式做到课堂的生动。
关键词:生动性教学教学互动学习兴趣
在当今“汉语热”大方向下,汉语仍存在客观不利因素。如:与英语等强势语言相比,汉语还处在弱势地位;汉语本身习得难度大,推广难;师资缺乏;教学模式单一等。因此,我们应该寻求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来应对当前的形势。我们可在基础教学上发展生动性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发挥学习者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汉语教师主导作用,生动展示汉语和中国文化知识,使学习者通过亲身体验来准确的把握汉语。
一、探索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生动性教学指,在教授母语为非汉语的学生(特别是外国人)汉语及其课程时,以高效快捷地传达汉语知识信息为目的,以提高学生汉语学习兴趣为主要目标,用具有活力能感动人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在传统汉语教学“精读+复练”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把汉语言知识融入现实生活、贴近汉语学习者,提高整个汉语教学的形象性、具体性、切实性。使课程形象吸引人,课堂教学生动有趣,并高度调动汉语学习者兴趣和积极性;使其牢固掌握汉语知识,并且正确自如的运用汉语知识进行交际、生活、工作等。
从手段或方法的角度看,有三种“生动”:描述性生动,直观性生动,参与性生动。描述性生动指,汉语教师运用绘声绘色的语言描述语音的发音、口型,字词的含义、起源、演变,句子的表达,语法结构的归纳,篇章的演练等。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具体事物的生动形象。汉语教师通过:细节刻画,如讲解语音,发音部位及方法;材料引入,如进行汉字教学时引入造字法;合理“虚构”,设置场景等做到生动传神。直观性生动指把所讲知识通过视、嗅、味、听、触觉,直接反映给学生。当现实的事物与感知者的语言概念相结合时,就能从思维中再现文化及各种事物的形象。参与性生动指汉语教师通过创设语境,使学生参与其中,帮助学生感知所学语言知识现象,形成思维表象,得到对语言知识的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使汉语课生动起来。
总之,对外汉语生动性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以兴趣为动力主动地学习,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和特长,教师帮助学生挖掘汉语学习的潜力。使学生们对汉语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句子、篇章等)的主观认知和客观对应事物的真实体现相统

一、客观事物的反应和主观体验相统使汉语成为主客观相统一的媒介,帮助学习者准确体验。

二、实现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生动性的核心是课堂教学。这就要求重视“学”的过程,尽量把学生未知的语言知识通过他们已经认知的事物反映到他们脑海中并使他们得到一种切身体验,最终能够了解、运用和掌握。该思想来源于认知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三方面的指导。认知语言学理论要求我们在充分认识语言结构本质上是对人类认知结构的象征,为对外汉语生动性教学提供天然的基础条件。来自于生活现实、人们体验过的、有经验基础的事物概念比人们从未感知过的事物在语言中更能生动的体现出来。心理学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学习心理(思维、认知、情感、情绪、感觉、知觉、听觉等),以更客观的运用生动性教学去指导汉语教学,从根本上促进汉语学习的方方面面。[3]并使学习者产生学习顿悟,由顿悟产生习惯和指导习惯,在习惯中产生新的顿悟。而顿悟是思维性学习(需要大量运用逻辑思维能力)——尤其是语言学习的最佳化妆态。第

三、采取丰富多样的辅助教学有意识地提起外国学生对汉语的兴趣。

三、改进教学法(以词汇教学为例)

采用比较教学法,如将所学汉语与学习者母语进行比较,加深其印象,便于记忆。采用互动式教学,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避免学源于: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习者产生“汉语学习枯燥”的心理。采用多媒体教学,使教师高效快捷地找到适合即时教学任务的材料,展更形象具体的汉语知识。发展合作教学,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为本,营造平等的教学氛围,创设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教师和教师之间的多边合作互动,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尽可能提高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实现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和谐统一。[4]
四、结语
利用对外汉语生动性教学的特性,我们可以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使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内容印象更深刻、使学生在课外对所学内容更能运用得灵活自如,一旦这种教学在所有对外汉语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那么对外汉语教学在原有基础上会得到更快地发展;汉语热升温和汉语教师短缺带来的问题也将得到解决。
注释:
赖卫华.《浅谈中学历史教学生动性》.广州教研网.2005年10月27日
赵金铭.主编《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7月1日
[3]高惠敏.《桑代克关于学习心理的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6年1月 第4卷第1期
[4]闵洁.《合作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2004年11月
参考文献:
赖卫华.《浅谈中学历史教学生动性》.广州教研网 2005年10月27日
赵金铭.主编《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商务印书馆 2004年7月1日
[3]赵燕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年3月第一版
[4]高惠敏.《桑代克关于学习心理的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1月 第4卷第1期
[5]闵洁.《合作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2004年11月
[6] 吴永毅.《对外汉语教学探索》.学林出版社 .2004年10月
[7]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0年1月第一版
[8] 崔永华.杨寄洲.《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7年6月1日
[9] 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北论文导读: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3版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2版作者简介:申烨,云南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育学院,汉语国际教育2010级硕士研究生。上一页12
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3版
[10]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2版
作者简介:申烨,云南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育学院,汉语国际教育2010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