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意境孙绍振古典诗歌基础:意脉·意境篇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4451 浏览:108492
论文导读:
我们都知道在诗歌中出现的意象并不是单独的,而是群落性的、整体性的。意象的整体之美,并不是意象的总和,而是意象群落之间的有机构成。有机结构的功能大于要素之和,故源于:论文开题报告www.7ctime.com
意象之美不等于意境之美。光是某个意象内涵精致,只是局部的美,并不一定能够保证整体和谐。意象之美离开了整体,不但可能支离破碎,而且可能破坏整体和谐。苦吟派,“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其失在于满足于个别句子精彩,与其它诗句缺乏内在融通。贾岛著名的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敲)月下门”,固然精致,但是,和接下去的“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就显得不够统一。原因在于,前后意象在情致上不统一。“过桥分野色”中的“过桥”是动态,视野很广阔,与“鸟宿池树,僧推月门”之宁静归来不但缺乏联系,而且相互矛盾。至于“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则完全是不准备付诸实践的直白,与此前个体的宁静默会的意味也不一致。
经典诗作,往往在这方面经得起推敲,原因在于,在意象群落之间,表面上意象若断若续,实质上有潜在的“意脉”,故象断意连,高度统

一、构成中国古典诗论所津津乐道的“意境”。

意境美的特点就是:第一,整体的美;第二,含蓄的美,意在境中,情景交融,融情入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如司空图所说:“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谈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就是潜在的隐性的言外之意,意境的精彩往往存在于语言不可穷尽的空白中。
意脉是隐性的,意境是潜在的,风格是婉约的,直接抒发出来的豪情壮志不属于意境。不管是《离骚》那样的直接抒情,还是政治抒情,像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还有像唐诗中的歌行体,大量的直接抒情,都与西方浪漫主义诗歌“强烈的感情的自然流泻”同调,不以意境的潜在性取胜,不属于意境范畴。
意境以潜隐、和谐统一为特点,其表现形态是多样的,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至少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最常见的,有统一的情感脉络贯穿其间。
有了统一的意脉,意象群落就成为一种有机的结构,意脉贯穿首尾,意象与意象具有某种线性的相关性,在性质和量度上精密地相应,以开合、正反、因果的逻辑构成完整的统一体。意象与意象之间内在情致的脉络,隐秘而深邃,古典诗歌分析之所以有难度,就因为其潜隐性。
绝句最擅长于表现诗人情绪的瞬间转换,但是,这种转换的意脉乃是在文字以外的,如杜牧的《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凭直觉判断,一望而知,最后一句“霜叶红于二月花”最精彩,因为这个比喻出奇制胜,属于朱自清先生所提出的“远取譬”。远取,相对于近取,这里是双重的远。第一,是叶子比花红,第二,是秋叶比春花艳,都不仅仅是物理上的远,而且是心理上的远。从心理上来说,越远越新颖,双重的远取,构成双重的新异,触动读者的审美惊异。但是,光是分析到此,还只是意象之美。其分析的难度在于,以局部为索引,总括整体。如果没有前面三句的铺垫,则此首诗还是构不成整体的意境。开头两句:“远上寒山,白云生处”,意象都是大远景,情感随目光向远处延伸,越是遥远,越是有凝神观照之美,而后面两句,恰恰相反。转折点在第三句,本来是一边行车一边从容观赏,突然车子停了下来,也就是停止了远方白云深处的凝神,转向近处——车边、身边的枫林。视线的转移,显示枫林之美超过了远方白云深处之美,心灵触发了一种震惊,而震惊的原因又是色彩之鲜艳,超过春花。意象的前后对比,情致的前后转换,完成于一瞬间。“霜叶红于二月花”正是这个意脉的,使得意境在前后对比中完成统一。
在唐诗绝句中,关键就在于这种瞬间的情致转换的潜隐性。在情致转换上不够潜隐,就会影响意境的圆融。
王昌龄的绝句,后代对其评论甚高,胡应麟在《诗薮》中说:“七言绝以太白、江宁为主。”明代诗人李攀龙曾经推崇其《出塞》(其一)为唐诗七绝的“压卷”之作,赞成此说的评点著作不在少数,但是也有人“不服”。说出道理来的是胡震亨《唐音癸签》:“发端虽奇,而后劲尚属中驷。”意思是后面两句是发议论,不如前面两句圆融,只能是中等水平。(明)孙鑛《唐诗品》,都为“后二句不太直乎?……‘但使’、‘不教’四字,既露且率,无高致。”批评王昌龄这两句集中在直露上,直露与意境的蕴藉、含蓄不相容。前面两句还是比较蕴藉的,意味是婉约的,而后面两句则太过直白,直白的豪迈很难与意境的潜隐相容。
王昌龄《出塞》有两首,这是第一首,备受称道。其第二首在意境上不但大大高出这一首,就是拿到历代诗评家推崇的“压卷”之作中去,也有过之而无不及,令人不解的是,千年来,诗话家却从未论及,这不能不给人以咄咄怪事的感觉。因而,特别有必要提出来探究一下。原诗是这样的: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此首诗以四句之短而能正面着笔写战事,红马、玉鞍、沙场、月寒、金刀、鲜血、城头、鼓声,不过是八个意象,写浴血英雄豪情,却以无声微妙之意脉,构成统一的意境,功力在于:

一、情绪上高度集中,虽然正面写战争,但把焦点放在血战之将结束尚未完全结束之际。

先写战前的准备:不直接写心情,写备马的意象。骝马,黑鬃黑尾的红马,配上的鞍,
质地是玉的,战争是的。但是,毫无的预期,却一味醉心于战马之美,潜在的意味是表现壮心之雄。接下去如果写战争过程,剩下的三行是不够用的。诗人巧妙地跳过正面搏击过程,把焦点放在火热的搏斗以后,写战后的回味,为什么呢?
第二,与的战事必须拉开距离,把情致放在回味中,一如王翰放在醉卧沙场预想之中,都是为了拉开时间距离,拉开空间距离,拉开人身距离(如放在妻子的梦中),都有利于超越实用价值(如死亡、伤痛),进入审美的想象,让情感获得自由,这是唐代诗人惯用的法门。但是,王昌龄的精致还在于;把的搏斗放在回忆之中,却不拉开太大的距离;把放在战事基本结束,而又未完全结束之际。意脉聚焦在战罢而突然发现未罢的一念之中,立意的关键是猝然回味。论文导读:
在一刹那间凝聚多重体验。源于:电大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作者的感觉(以有声衬托无声)虽然没有错误,但是,理论上却混淆了散文和诗歌的区别。散文是写实的,具体到有时间、地点、条件、人称的。诗中所写景象(鸟宿)并不一定为作者所见,而是想象的、概括的、没有人称的,是谁看到的,还是作者想到的(用台湾诗人所说的,就是灵视),在诗歌中,是没有必要交代的,交代了,反而煞风景。僧推月下门,究竟是什么僧,是老僧还是年青的僧,是作者自谓,还是即兴描述,把想象的空间是留给读者是诗的审美规范之一。但是,读者的想象,又不能完全脱离诗人提供的文本。不能因为诗中有“鸟宿”二字,就可以自由地想象,鸟不但宿了,睡了,而且飞了,不但飞了,而且叫了,因为有这种叫声才衬托出幽居的静。这不但是过度阐释,而且是多此一举,因为诗中早本来就有敲字的音响效果,反衬出幽居的宁静,不用再凭空捏造出宿鸟惊飞而鸣的景象来。诗的想象,只能从文本中整体的提示激发的,超越文本的添枝加叶,只能是画蛇添足。其实,这与王维《鸟鸣涧》中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是同样的意境。整个大山,一片寂静,寂静到只有一只鸟在山谷里鸣叫,都听得很真切。而且这只鸟之所以叫起来,通常应该是被声音惊醒的,而在这里,却不是,它是被月光的变化惊醒的。月光的变化是没有声音的,光和影的变化居然能把鸟惊醒,说明是多么的宁静,而且这无声的宁静又统一了视觉和听觉的整体有机感,把视觉和听觉水融地结合起来成为和谐的整体。每一个元素,都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不可缺少。一如前面的“人闲桂花落”,桂花落下来,这是视觉形象,同时也是静的听觉。因为,桂花很小,心灵不宁静,是不会感觉得到的。这里的静就不仅仅是听觉的表层的静,而且是心理的深层的宁。只有这样宁静的内心,才能感受到月光变化和小鸟的惊叫的因果关系。
在表面上,写的是客观景物的特点,实质上,表现的是内心的宁静统一了外部世界的宁静,这样的内外统

一、就是意境的表现。

这里的意境,就是同时驾驭两种以上的感觉交流的效果,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感觉交织起来就形成了一种感觉“场”,这种“场”是不在字面上的,权德舆和刘禹锡有“境在象外”之说,翻译成我的话,就是“场在言外”。
的《忆秦娥·娄山关》也是这样,不过略有不同。上阕主要是以单纯的视觉衬出清晰的听觉:“长空雁叫霜晨月”,看得见的,只有发光的月亮和月光照着的霜,其它的一概略而不计;听觉却能清晰地感受到天上大雁的叫声,听觉清晰和视觉朦胧之间的反衬出进攻前阵地上是多么宁静,而在进攻的过程中视觉几乎完全关闭了,却只有听觉在起作用:“马蹄声碎,喇叭声咽。”只写声音,不写形状,视觉一概省略。写胜利,则相反,不写声音,只写形状:“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所有的听觉一律关闭。这和“推敲”故事中的视觉和听觉渗透构成交融不同,这里是视觉的听觉的交替,形成了一种“场”(境)的效果,同样是有机的、水融的、不可分割的两种感觉的结构,或者叫做视觉和听觉“场”。(境)的功能,不仅补充了被省略的,而且深化了情志:战争虽然是残酷的,但又是壮美的。
总之,“敲”字因为构成了视听的交融,因而,比“推”字好。
如果这一点能够得到认可,仍然潜藏着矛盾。我们用来说明“敲”字好的理论,是整体的有机性。但是,这里的“整体”却仅仅是一首诗中的两句,把它当作一个独立的单位,从整体中分离出来,是可以的。但是,这只是一个次整体,或者亚整体。从整首诗来说,这两句只是一个局部,它的结构,它的场,是不是融入了更大的整体,更大的结构呢?如果是,则这首诗还有更高的意境,有待分析,如果不是,则这首从整体来说,并不完美,应该是有缺陷的,只是局部的句子精彩而已。
这样,就不能不回过头来重新分析整首诗作。贾岛的原诗的题目是《题李凝幽居》,全诗是这样的:
闲居少邻并源于:电大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幽居,作为动词,就是隐居,作为名词,就是隐居之所。第一联,从视觉上,写幽居的特点,没有邻居,似乎不算精彩。全诗没有点到“幽”字上去,但是,在第一联中,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个是“闲”。一般写幽(居),从视觉着眼,写其远(幽远);从听觉上来说,是静(幽静)。这些都是五官可感的,比较容易构成意象。但是,这里的第一句却用了一个五官不可感的字:“闲”(幽闲、悠闲)。这个“闲”字和“幽”字的关系,不可放过,因为它和后面的意境,感觉的场有关系。
第二句就把“幽”和“闲”的特点感觉化了:“草径入荒园”。这个“草”,是路面的草,还是路边的“草”,如果是在散文里,很值得推敲,但是,在诗歌里,想象的弹性比较大,不必拘泥,大致提供了一种荒草之路的意象。这既是“幽”,又是“闲”的结果。因为“幽”,故少人迹,因为“闲”,故幽居者并不在意邻并之少,草径之荒。如果,把这个“幽”中之“闲”作为全诗意境的核心,则对于“推敲”二字的优劣可以进入更深层次的分析。“僧敲月下门”中的“僧”,可能是外来的和尚,敲门的确衬托出了幽静,但是,不见得“闲”,若是本寺的和尚,当然可能是“推”。还有个不可忽略的字眼:“月下”。回来晚了,也不着急,没有猛擂,说明是很“闲”的心情,僧“敲”月下门,就可能没有这么“闲”了。僧“推”月下门,则比较符合诗人要形容的幽居的“幽”的境界和心情。以“闲”的意脉而论,把前后两联统一起来看,而不是单单从两句来看,韩愈的“敲字佳矣”,似乎不一定是定论,还有讨论的余地。
关键是下面还有四句。“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究竟是什么意思,不可回避,因为有诗话家认为这两句更为精彩。(明)胡应麟(1551—1602),《诗数》内编卷四说:
“晚唐有一首之中,世共传其一联,而其所不传反过之者。……如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虽幽奇,气格故不如‘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也。”
这个见解是很奇特的,但是,千年来,这两句的含义,还没有十分确切的解释。当代《唐诗鉴赏词典》中说:“是写回归论文导读:农业社会,况且兵荒马乱,“戎马关山北”,烽火连天啊!春雨乃是国计民生所系,春雨不来就饿死人的呀,所以,杜甫为这个雨,表层是雨的特点,看不见听不见,深层是看不见听不见我的心感觉到了一种默默的、无声无息的欣慰。雨来了,一个人独自欣慰。注意,一个人,默默的,看不见,闭着眼睛我也感到安慰。这雨真是美,春雨如油啊!读懂这句“随
路上所见。过桥是色彩斑斓的原野。”但是,从原诗中(“分野色”)似乎看不出任何“斑斓”的色彩。问题出在“分野”这两个字究竟怎么解释,因为光是从字面上来抠,是比较费解的。从上下文来看,应该是描述地形地物的,现代词书上说是“江河分水岭位于同一水系的两条河流之间的较高的陆地区域”,简单地说,就是河之间的地区。从上下文中来看“分野”和“过桥”联系在一起,像是河之间的意思。“过桥分野色”当是过了桥就更显出分出不同的山野之色。这好像没有写出什么特别的景精彩来,至于“移石动云根”,云为石之根,尽显其幽居之幽,但是,“移”字没有来由,为什么为一个朋友的别墅题诗要写到移动石头上去,殊不可解。幸而这并不是惟一的解释,在王维的《终南山》中是另外一个意思:一般论文格式范文www.7ctime.com
“平桥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游园不值》偷了陆游的“一枝红杏出墙头”,是盗版的比较好还是原版的比较好?盗版的比较好。当时因为没有版权的法律,也有它的好处,可以修改别人的作品,越改越好。从今天看,有比较的对象同,而且是同类比较,有现成的可比性,可以直接进入分析,特别容易进入深层。
陆游的“平桥小陌”、“淡日穿云”,好像挺漂亮,但是,好像又不是很漂亮。因为这样的意象群落在宋朝诗人那里是一般水准,作为一幅山水田园图画也缺乏特色,内含的情绪也同样缺乏个性。如果就这么写下去,难免显得平庸。但是接下去两句,就有点不同了。“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平桥小陌,淡日穿云,翠靄碧柳,美景本来是主体,一下子变成了背景,红杏一枝变成了主体,它的好处是,杨柳再茂密、再美,也挡不住一枝红杏,红杏更美。精彩在于一枝红杏,而不是数枝,数枝跟一枝有什么区别?一枝是刚刚有这么一点点,一枝有更大的冲击性,一枝红杏比之满眼杨柳更动人。但是有一个缺点,问题是它本来就有茂密的杨柳了,本身就是“春色”了,这在内在逻辑,也就是意脉上有些问题,本来春天你就感觉到了,只是红杏一出来墙,就觉得这个才是春色,杨柳再茂密也遮挡不住。这里的景色中,当然有诗人的心情的变化,但是,只是某种量的比较。少量的红比满眼的绿更动人。
叶绍翁的改作,比陆游的原作好在三个层次的反差:第一,开头没有杨柳,没有平桥小陌,没有浮云翠霭,没有春天的任何信息,只有地上的苍苔,发现红杏,是突然发现的春色信息;第二,这个信息,只是一个看得见的有限信号,冲击出想象中比之丰富得多的“满园”的“春色”;第三,更重要的是,敲门良久,门还不开,突然发现一枝红杏,惊喜之情转移了关注的焦点,情绪反差更强烈,朋友的在与不在,门的开与不开,被遗忘了;第四,“关”门的“关”有了双关的意义,增添了遮挡不住的意味,比之陆游的“遮不住”仅仅限于视觉内涵要丰富、精致得多。
象背后的意,因为是潜在的、隐性的,所以特别容易被忽略,有时学人虽然意识到象背后的意,但是,往往只注意到单个意象背后的意,就忽略了诗人意脉微妙的转换。
举一个稍微复杂点的例子——杜甫的《春夜喜雨》,都是常用语词,一个生字都没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大白话:雨真好啊,一到春天就来了。记住,这是表层结构,看下去才可能知道它的好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题目不要忘掉,“春夜喜雨”中春、夜、喜、雨这四个字都有用。一个字都没浪费掉,这是分析什么呢?这个雨的特点。一般第一个层次是表层的,即这个雨是夜里的雨。其特点,第一是看不见的雨。看不见的雨怎么写?——“随风潜入夜”,看不见怎么样感觉?——“潜入”,偷偷地来了。那你怎么知道?虽然看不见,我能感觉得到。“润物细无声”,这个雨的第二个特点是什么呢?“无声”,没有声音啊。我们对雨的感知无非是眼睛和耳朵,眼睛看得见,耳朵听得到。现在这个雨是夜里的细雨,既看不见,而且又听不到,但是看不见的雨他也是感觉到它默默地来了;听不见的,他感觉到它渗入地下根须,无声之声。你看这个杜甫,他心灵多么精致啊!那么关心那个雨细细地、从容地下,这时回过头来看他的第一句:“好雨知时节”,大白话,这个雨真是好啊!这才能体悟到它情绪的份量。时间到了,春天来了,它就来了,为什么?这是个农业社会,况且兵荒马乱,“戎马关山北”,烽火连天啊!春雨乃是国计民生所系,春雨不来就饿死人的呀,所以,杜甫为这个雨,表层是雨的特点,看不见听不见,深层是看不见听不见我的心感觉到了一种默默的、无声无息的欣慰。雨来了,一个人独自欣慰。注意,一个人,默默的,看不见,闭着眼睛我也感到安慰。这雨真是美,春雨如油啊!读懂这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就全懂了。然后“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这个雨下得很浓很密,一眼看下去整个田野上都是黑的,黑到田野上都有云啊。这写的成都啊,平原啊,平原上才看得到云,云在地上。如果是山区,云在山上了。“白云生处有人家”,是吧?满眼漆黑,有什么美?有什么好看?因为,雨下得浓密,下个不停。本来在汉语里黑和暗是联系在一起的,写一片满眼乌黑的美,杜甫是很大胆的。但是,黑而不暗,就让它黑得再漂亮一点,“江船火独明”,有一点渔火,反衬着那个满眼皆黑的、浓密的雨,让它生动起来。一片漆黑,是大自然的恩赐,有一点渔火照耀,显得有生气,更令人安慰,这是景观的明亮,也是独自享源于:标准论文格式范文www.7ctime.com
受的心情的明亮。这就把春夜喜雨的“喜”的特点,点得相当有特点了。古典诗话上说,全文无一个喜字,可是喜却渗透在通篇之中。这是一种在黑暗中默默的欣慰,无声的独享。不是那种“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廓酒旗风”的喜,也不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喜,而是无声无色的喜。但是,光是分析到这里,好像是意脉没有变化了,没有曲折了。但是,接下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是懂得一点绘画的,写了许多关于绘画的诗,他懂得暗色和亮色的对比。你不是看不见听不见吗?早上起来看,没有雨了,黑暗一扫而空,满眼是鲜艳的色彩,这是视觉的转折。光说是花的色彩非常鲜艳,是不到位的。花的特点是湿漉漉的。用油画的语言来说,不仅是鲜艳论文导读:在转换是从动态心烦意乱,变成了一幅静态的图画:高高秋月提示有一双目光在持续注视,凝神。反复翻新关山离别的音乐,听得心烦,突然在变成了对月亮的看得发呆,提示其思乡情愫的取代,从心灵的动态到静态的转换。这种转换,有一种持续感,是一种不结束的结束,正是这首诗意境所在。摘自:写毕业论文经典的网站www.7ctime.com上一页
,而且有水淋淋的质感,其次,“花重锦官城”,不但有质感,而且给它一种量感。杜甫写花的量感,也是拿手的:“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低。”这样的花的质和量只有杜甫才能写得出。但是光是花写得好,还不算好,好在它在意脉中的突转,它和昨夜的雨有什么关系呢?恰恰是那看不见听不见的雨下的结果。昨天晚上什么也看不见、听不见,今天突然一个对比,这是景观的对比,感知的对比,更是心情的内在的转换。喜的意境尽在这样的双重转换之中。
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的微妙,是多样的。意脉贯穿以情绪转换取胜,也丰富多彩,有时,其妙处恰恰不在情致从静态向动态的迅速转换,而是相反,从动态向静态转换,如王昌龄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意象群落的感性方面,是有变化的,从琵琶乐曲的听觉意象,转换到月亮的视觉意象。但是,精彩不在转换,而在转换是从动态心烦意乱,变成了一幅静态的图画:高高秋月提示有一双目光在持续注视,凝神。反复翻新关山离别的音乐,听得心烦,突然在变成了对月亮的看得发呆,提示其思乡情愫的取代,从心灵的动态到静态的转换。这种转换,有一种持续感,是一种不结束的结束,正是这首诗意境所在。摘自:写毕业论文经典的网站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