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谈诗意汉诗意象英译概念整合解读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844 浏览:9098
论文导读:
[摘要]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在诗歌翻译中,意象的传递至关重要。本文突破了字面和语法层面上的意象分析,并以福科尼耶和特纳的概念整合理论为指导,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意象翻译的概念整合过程,总结出一些翻译策略的选择性规律。
[关键词]意象 概念整合 翻译策略
[]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1-0060-02

一、汉诗意象及其翻译

“意象”一词在中国古诗词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来源已久。早在《周易》中,“意”和“象”便以单独的字眼出现。由孔子学生编著的孔子读易心得《周易·系辞》,其中有一段阐释周易创作动机的文字。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摘自:论文查重站www.7ctime.com
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然而,“意象”首次合为一词还是在刘勰的著作《文心雕龙》中出现,在其第六章《神思篇》中,刘勰说:“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处的“意象”被刘勰用来作为诗歌的一个美学理论。而正是由于《文心雕龙》的巨大影响力,此后大部分的诗人均以该理论指导他们的诗歌创作。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有说:“是有真迹,如不可知。意象欲出,造化已奇。”更有明代胡应麟称:“古诗之妙,专求意象。”从以上各家对意象的理解,可以总结出,意象就是“寓意之象”,简言之,是创作主体在其进行情感活动后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该形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关于意象对于诗歌重要性这点,陈植锷(1990:13)认为,意象是诗歌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另一个是声律),或者说在一首诗歌中起组织作用的主要因素有两个:声律和意象。东方学权威亚瑟·韦利甚至认为“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可见意象翻译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首诗歌翻译的质量。
意象翻译就是意象传递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意象的传递是建立在整体体验上的。每一个体(词和句)均产生各自的意象,而各个意象综合产生的新层面意象是翻译过程中的基础和关键所在,这一层面的意象并非个体意象的简单相加,而是超越各个局部生成的新整体。(姜秋霞,2002:2)鉴于此,姜秋霞在其《文学翻译中的审美过程》中提出了一个概念,即“格式塔意象”(Image Gestalt,简称Image-G)。因此,意象的翻译并非追求字面和语法上的对等,而是基于原诗艺术形象的整体再现。

二、意象翻译的概念整合解读

概念整合理论是近代认知语言学最大的成就之一,由福科尼耶和特纳在一系列认知语言学文章中提出。概念整合理论拥有着非常强大的解释力,是意义形成和信息整合的理论框架,在人们的思考、生活和学习中扮演重要角色。人们通过概念整合理解事物,创造出一个多彩的概念世界。
根据概念整合理论,人们的认知过程就是快速持续地建立心智空间的过程。心智空间是一个小型概念包,由心智空间成员和它们的关系组成。下图2-1为最典型简单的四空间概念整合网络,由两个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和一个合成空间组成。
图2-1
类属空间反映出两个输入空间共有的、常见的、抽象的组织与结构,规定核心跨空间映射;输入空间映射是选择性的,也就是说,并非所有输入空间的成员都投射到合成空间;被投射的成员在合成空间经过“组合”“完善”和“精致”三个彼此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心智认知活动产生新创结构,完成意义的产生(Fauconnier & Turner, 2002:48)。
概念整合的巨大阐述力使得人类的各种认知活动均可用其解释,诗歌意象的翻译活动当然也不例外。意象翻译的概念整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但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步骤:解构(图2-2)和建构(图2-3)。
图2-2 图2-3
尽管众多翻译理论对翻译有不同的阐释,但它们都认为,翻译的首要任务就是理解原文,也就是翻译概念整合过程中的解构。在第一点中我们已经认识到,意象的翻译并非简单地转换其语法解构或追求字面对等,而是要基于意象的整体体验性,将“格式塔意象”(Image-G)传递出去。那么,解构的目的就是为了再现诗人创作时的场景,求得对意象G的心智表征。图2-2中的意象A和意象B分别扮演输入空间1和输入空间2的角色。值得注意的是,A、B并非某两个单独意象,而是由单独意象整合而成。诗歌意象的创作过程就是诗人不断进行概念整合的过程。意象A和意象B的论文导读:
投射整合,在整合空间生成了意象G。以杜牧的《泊秦淮》为例: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首诗前两句以“烟”“寒水”“月”“沙”“酒家”等意象整合成一个画面:诗人在朦胧幽静的夜晚在酒家附近停泊;后两句以“商女”“《后庭花》”等意象整合成另一个画面:不知亡国恨的歌女还在唱《玉树后庭花》这亡国之音。两个画面分别为意象A和意象B,两个意象中的成员投射到合成空间,进行组合、完善和精致三个过程。组合将投射的成员合并;完善将译者的长期知识记忆、诗歌的背景等结构加入组合过后的结构;精致将完善后的机构进行基于逻辑的心智模拟,最终生成新创结构:意象G。新创结构包含的新创意义表达了诗人对晚唐官僚贵族的腐朽生活的辛辣讽刺。
建构是另外一个概念整合过程,原诗是建构概念整合过程中的一个输入空间,另一输入空间是译入语的语言和文化的概念集合包。原诗空间中的各个意象成员投射到整合空间,译入语空间的成员亦投射到整合空间。我们关注的是,这两个投射都是具有选择性的。选择性投射的外在表现就是译者的诗歌意象翻译策略。若选择投射后整合形成的新创结构——译作,与解构概念整合过程的新创结构——意象G能够形成对等,便成功地完成翻译。下面以杨宪益先生翻译的《泊秦淮》为例分析其建构过程。
Mooring on the Qinhuai River
The chilly water is shrouded in mist and sand bathed in moonlight,As I moor at night on the Qinhuai River near terns.
The singsong girls are ignorant of the tragedy of a lost regime,
They are still singing the Backyard Flowers beyond the river!
Alluding to Jade Trees and Backyard Folwers, a song composed by the last emperor of the Southern Dynasties, which was later considered a bad omen.
杨宪益先生在理解原诗,完成解构后,将输入空间1中的成员“烟”“寒水”“月”“沙”“商女”等意象与输入空间2中的成员“chilly water”“mist”“sand”“moonlight”“singsong girls”等英语意象投射到合成空间中,在英语语法规则、语言习惯、英语诗歌韵律等结构的组合、完善和精致过程后,形成了此译作。杨先生对该诗的大部分意象均以直译的方法翻译。以“寒水”这一意象的翻译为例,“寒水”是原诗空间中的成员,译入语空间中与“寒水”相对应的几个成员有:cold water, ice river, cool stream, chilly water等等,与其余成员相比,“chilly water”这一译入语意象能够很好再现原文,故而被选择投射进入合成空间。另外,对《后庭花》的翻译则是用直译加注的方法,译入语空间的成员Jade Trees and Backyard Flower仅仅从字面上翻译,并不能完整表达《后庭花》的含义,而添加了注释的Backyard Flowers这一意象则拥有了《后庭花》背后的隐含意义——亡国之音,因此此处用的是直译加注法。
三、总结
本文基于认知角度,分析了汉诗意象翻译的概念整合过程,揭示了其中的认知本质,又在此基础上总结不同意象的翻译策略,能为诗歌翻译者提供一些指导性的意见。
【参考文献】
Faueonni,G.Mapping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陈植锷.诗歌意象论——微观史初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3]聂鑫森.古诗苑汉英译丛——宋词[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
[4]王正元.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应用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怎样写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