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谈古诗如何引导初中学生鉴赏古诗意境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834 浏览:17808
论文导读: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短小凝练,意蕴丰富。它主要以意境这一特殊形式反映社会生活,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学生应该“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鉴赏古诗的意境对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都大有裨益。
那么,如何引导初中生鉴赏古诗的意境呢?

一、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大多数教师在教学古诗时,一般采用单一的字字解释句句翻译的传统教学方式,往往把一首完整的古诗弄得支离破碎,失去了古诗整体的美感,也使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失去了新鲜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探索性。笔者认为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营造诗意的欣赏氛围,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欣赏古诗。这就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精心安排教学过程,从全篇着手,从整体出发,给学生建构一个有意义的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在教学古诗的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图画、摄影、音乐等多种手段,应用录音机、VCD等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提供声像结合,符合古诗内容的资料。利用powerpoint等软件为学生制作交互式课件,帮助学生学习古诗。特别是利用各种认知工具,为学生提供趣味盎然、形式多样的巩固练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巩固、掌握、获取知识,加深对于诗歌意境的理解。

二、诵读古诗,初感诗情

古诗讲究韵律,平仄交错组合,语言凝练精辟,具有悦耳的音乐美,所以最适宜诵读。俗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再难的古诗词,经过反复诵读,反复咀嚼,也能或多或少懂得它的含义。在诵读之前或进行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历史文化、作者经历、作品背景等。诵读的方式因需而宜,不拘一格。可以教师范读,也可以学生自由练读,个别读,齐读,分组读,角色读,表演读......可以互读互评,可以配乐营造气氛,可以配图加强直观等等。通过反复吟诵,学生熟悉了作品;通过语音、语调、语气的朗读指导使学生能够读出诗词的语气和语势。然后让学生闭目冥想,并把所读在“大脑荧屏”中放映出来,说说诗中描绘的山川景物,谈谈脑中闪出的特写镜头,议议诗人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初步感知,走近诗人,走入意境。

三、抓住意象,反复揣摩

意象简单地说就是寓“意”之“象”,是指诗歌中寄托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或说是指经作者运思而成的寓意深刻的客观物象)。意象是作者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载体,意象对于意境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读者进入诗歌的意境总是从感受意象开始的。因此鉴赏古诗时我们就要抓住意象反复揣摩,仔细体味,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顺利进入诗歌意境。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写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元曲叠用九个名词,描写了富有特征而又互有联系的景物,并以巧妙概括的艺术构思组成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阳图”、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暮色思归的乌鸦,安逸自适的人家,旅途劳顿的老马,烘托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彷徨悲苦的情怀。曲中的九个名词正是九个意象,每一个意象都牵连着作者的那份羁旅愁思,它们有机地组成了密集的意象群,这种意象组合构成的诗歌意境,出人意料地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震撼人心的艺术感受。

四、要善于展开联想与想象的翅膀

联想与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必要因素,也是诗歌鉴赏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形象大于思维”的艺术现象就是读者、鉴赏者发挥了其联想与想象力的结果。
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从抽象的文字符号到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画面的形成,这中间的桥梁便是想象思维。在鉴赏古代诗歌的过程中,要进入作品意境,我们就要根据作品提供的描述性语句调动生活积累,通过想象再造形象。“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读到这句诗时,我们自然会在脑海里想象出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这是一种再造想象。然而不止于此,读此句诗,我们也不难想象到,在无比壮阔的自然美的面前,作为自然之子的人在这片土地上生存、劳动,是何等的欢乐和美好!这“人”的内容在诗中是没有的,这是在诗歌鉴赏中的创造想象的表现。吟诵着这诗句,读者就仿佛被带入神奇美丽的北方大草原,领略千里草原、牛肥羊壮的绮丽壮阔的美;这种优美的诗歌意境,使审美的主客体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人和自然达到了最美妙的和谐。

五、要“情”与“景”有机结合

古诗词是“缘情”而作的,景和情是诗歌的孪生兄弟,优秀诗歌在景和情关系的处理上,总是和谐默契、相得益彰的。有的古诗触景生情,情由景生,此类诗一般是先写景后抒情,如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有的古诗缘情造景,景由情生。此类诗一般是先抒情后写景,如韦应物的《登楼寄王卿》。还有的则显情隐景,体现了诗歌抒情的直接性。有些诗词,表面看来全是抒情,不见写景,实则景略情在。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此诗是诗人无法施展抱负的无限感叹,全诗不见写景,但通过作者抒发的情,读者不难领会幽州台的形象和氛围,反而比写景多了一份想象。因此,教师给学生“再创造”此类诗歌的意境时一定要把握诗歌情景交融的不同表现,才能抓住诗歌意境的独到性。
在古诗意境的鉴赏教学过程中,根据古诗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源于:毕业设计论文致谢www.7ctime.com
,教师应本着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创设情境,用心编排教学过程,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古诗学习中,让学生见前人之所见,闻前人之所闻,想前人之所想。让学生在古诗意境鉴赏中逐步从老师引导到独立思考,从而能够正确感悟古诗的意境。
(薛瑞雪江苏省运河中学初中部22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