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领会课标精髓 走出课堂教学误区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850 浏览:34435
论文导读:
目前,新课标中倡导的新理念、新精神已融入教学之中,并且呈现出喜人景象,确能让人耳目一新。然而,伴随其而来的泥沙俱下的困惑也着实令我们去关注和担忧。由于对课标领悟不深刻,理解不透彻,一些语文教师走进了新课程,也走进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误区。

一、分组讨论沦为形式,似是而非

似乎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非得占一席之地不可,否则,那还叫什么新课程呢?可能授课教师认为这样就体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让人们以一斑窥其全貌,此之谓合作学习也。的确,外表看去,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讨论积极热烈,与传统教学手段下的课堂迥然不同。但实质上,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讨论了呢?如果我们仔细去观之,就会不难发现这大多是信马由缰式的讨论:有的学生在谈论与课堂无关的事情,有的则默不作声,有得故作姿态实则在凑热闹。那么,究竟什么是合作学习呢?我们知道,“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居于此,讨论时,教师必须先让学生明确“共同任务”以及自身承担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全员参与,才能体现合作学习的真正内涵。反之,分组讨论也好,合作学习也罢,仅仅只是个形式,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表演内容把握不准 ,失之偏颇

采用课堂表演情景剧来辅助教学,有些语文教师也爱不释源于:毕业www.7ctime.com
手。如在执教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把重点放在如何让学生栩栩如生地表演杜甫老态龙钟的模样上,这就有点弄巧成拙了,不仅没给教学增色添彩,反而使人觉得有些多余累赘。当然,现场表演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景剧不能不说是一种很具特色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编、演课本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表演能力及创新精神,让学生身临其境地真切体验一下主人公的复杂情感,既可以使课堂“活”起来,又能使学生更贴近现实生活。然而,这一方法的运用,应根据教学内容而定。上面提到的这位教师虽然煞费苦心,但既没有准确把握教学内容,也没把重点放在理解杜甫的忧国忧民思想上,所以他设计的这一段表演爱莫能助,没有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是不成功的。

三、对学生的评价变了味 ,过于左袒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很多教师在领会这一精神时,没能准确把握其尺度,使评价变了味,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单一化且语言含糊。因此评价语言要既简练又具体,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其次,评价应根据对象、场合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对于成绩差、自卑感强的学生,应多给一点鼓励和表扬;而对于学习成绩好、容易骄傲的学生,表扬宜适可而止。因为适时的激励能增强学生的自信,而过分的表扬会导致学生自满。最后,当学生答错时,教师应及时指出,并予以纠正。课标提倡教师要以积极评价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有错教师也不能说,只是应“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使学生容易接受。只有这样,才是真正领会了课标中有关评价的精神,从而让学生在赞扬声中自我提升学习的动力。

四、教师甘当“配角”,顾此失彼

有人认为既然学生是主体,那么他们就理应扮演课堂教学的主角,而教师则应委屈于配角。于是,课堂上,他们不敢过多讲解,唯恐占据了学生的学习的分分秒秒;不敢妄加评论,生怕压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张扬。结果呢?整个课堂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而分崩离析,形同一盘散沙,学生对应掌握的知识模棱两可,“三维”教学目标化为乌有。那么,在新课改中,教师的角色到底应是什么呢?很显然,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在课堂教学中要穿针引线,把各个教学环节有机地连接起来,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重组、加工,使学生能在多向互动的教学中高质量地学习。
任何一项改革都是在不断探索和完善中取得成功的,新课改也是如此,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承担新课程的广大语文教师要鼓起勇气,深入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髓,满腔热情,努力探索,大胆实验,才能早日走出语文教学的误区。
作者单位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教研室
责任编辑 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