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论创新思维能力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年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074 浏览:11699
论文导读:
【摘要】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是化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基本的科学素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等方面为着力点,是加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是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思维方式方法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双向;思维能力;化学;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初中化学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思维是学生智力的核心。善于创新思维,是思维灵活的一种表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根据素质教育理论,摘自:毕业论文提纲格式www.7ctime.com
初中化学教学的宗旨之一就是发展学生个性, 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放在课堂主人的位置上, 使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看法,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教师以“启发者、引路人、辅助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分析、讨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和创新能力。 观点新颖和思维独创是创造性思维的两大特征, 教师在课堂上着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学生产生思维,就要学生有求知欲,要使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就必须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使之积极地、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并促进思维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应多采用启发式教学。化学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现有的思维能力及知识掌握情况,合理设计思维进程,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启发,达到师生思维水平的协调和谐,防止启而不发。学生只有在“为什么”的情境中思维才开始启动,在“怎么办”的情境中思维才开始深入。启发要注意时机,在学生想说又说不出来时,教师把握火候提出恰当、适度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启发要利用恰当的启发原型,使启发有个落脚点;启发时要留给学生合理的思维时间,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整理、联想、加工、创造;启发时要面对全体学生,一人回答,众人受益,防止一人惊慌,众人松弛;启发时要有明确指向,编织具有内在逻辑的问题链,善于纠偏、防漏;启发时要善于调节,使人人爱动脑,个个乐回答,让不同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和成功的喜悦;其次启发后要善于小结。例如,在讲解“二氧化碳制取研究”时,可以采取启发式课堂教学,先设置悬念引发学生思考:根据大家目前知道的物品,举例说明有哪些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并分析这些反应的优缺点。实验室制取的气体要满足哪些条件?上述有关反应能作为实验室制法吗?用什么药品作为实验室制取更合适呢?这样设计的题目结构特征就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深刻性、广阔性、批判性,特别是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一些学生厌学,就是因为他们感觉化学学习枯燥无味,认为化学学习就是单纯地背记公式、定理、法则,还要无尽无休地做题海训练。
其实,化学同其他学科一样,也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学科,通过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或我们身边的化学事例来阐明化学思维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可以讲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故事,讲道尔顿的近代原子学说,讲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故事,分析中国古代造纸术、等四大发明,详淡化学与生活的关系。化学教师通过这些化学素材的讲解,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有价值的有意义的过程。这就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了基础条件。

三、注重基本科学素养的有效培养

为了满足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和落实新课改理念的要求,本着对一切学生负责的态度,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努力把化学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化学学科走向社会,将化学学科知识与最新科技发展结合起来。要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衔接,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情感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实行开放式教学,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实践性的问题和讨论性的问题,甚至不预设标准答案,让学生放开胆子去思考、表达、争论,促使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拉瓦锡、居里夫人、门捷列夫等化学家们崇高的思想境界、 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把学生教育成既掌握化学专业知识,又有基本科学素养的新一代复合型人才。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毕竟很有限,因此,教师还要注意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拓展到课外,通过组织各种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 让课外第二课堂也成为激励学生应用创新思维的又一阵地。 不同于课堂,学生在课外的活动中, 可以不受教师教学思路和教材教学内容的约束,自由地、自主地、独立地进行思维。 鉴于此,教师要重视课外活动的有效组织,根据青少年形象记忆强、爱动手、想象力丰富等特点,成立化学小组,全面锻炼学生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能力,激发兴趣,训练和培养创新思维。例如,在学习燃点后,化学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做“烧不焦手帕”、“玻璃棒点灯”等化学活动;再如在学习27种元素符号时,可以把元素符号制成元素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诗、韵律诗等,以便于帮助学生简洁记忆。
通过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用化学的创新思维去观察、解决事物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提高他们应用化学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活动有利于打破教学内容的限制,让学生放飞思维,自由发挥,我们也可以因此获得很多意外的小发明、小创作。 同时,通过这些课外的实践活动,学生们有了更多的动手、动脑的机会,从而能更加充分地挖掘学生的潜力, 不断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
总之,化学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将知识的传授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结合,发现学生的创新潜能,捕捉学生创新的思维火花,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