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重视教师引导 加强教材整合-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794 浏览:10601
论文导读:关链接”的内容,但历年的考试大纲中常常作为能力目标的要求出现,教师不应忽略。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第100页中的活动,让学生学会对照法律规定,检查自己和同学是否存在这些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明确其危害,共同寻找矫治这些行为的方法,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总之,教材《防患于未然》一节内容的编写,对如何防患于未然
“防患于未然”是思想品德课程七年级《感受法律的尊严》第三节的内容,这一节题的设置,主要是在前两节对法律基础知识介绍的基础上,在学生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后,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法律知识,尊重法律;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逐步形成自我控制和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加强自我防患意识,预防违法犯罪。教材设置了《认清犯罪危害》与《加强自我防患》两个小标题。笔者认为,这两个小标题无非是从“思想上加强认识”和“日常行为中防微杜渐”两大方面对学生进行加强自我防患意识教育,让学生明白要加强自我防范,必须从思想和行为两方面努力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但教材的具体内容中涉及的防患于未然的相应对策有些分散、零乱,条理不够清晰。教师在教学中应对教材进行整合并适当延伸,才能收到较好效果。以下是本人在教学中的几点心得,以供商榷。
本节标题之一为《认清犯罪危害》。笔者认为,应改为“认清违法行为的危害”更为妥当。通过上一框的教学,学生明确了违法行为按情节分为一般违法与严重违法(即犯罪)。每一种违法行为均具有社会危害性,只是危害性有大小之分。因此,任何违法行为都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均要受到相应的处罚。既然是要让学生学会“防患于未然”,不至于走上违法之路,做守法的公民,不仅要让学生认清犯罪的危害,更要让学生明白一般违法同样具有各种不良后果,社会危害同样存在。“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思想是危险的。认清犯罪的危害固然非常重要,但没有认识到一般违法的危害,同样难以做到“防患于未然”。因此,教材用“认清犯罪危害”作为标题,有误导学生“要认清犯罪的危害,不走上犯罪的道路,而对一般违法不必多加重视”之嫌。而真正要使学生“防患于未然”,必须要防微杜渐,从认清一般违法的危害入手,认识到法不可违,而不仅是认清犯罪的危害。教材中设置了中学生陈某的事例,其设问的问题也是要让学生明白如果不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违纪行为、一般违法,这样的人很容易导致犯罪。要防微杜渐,才不至于走上犯罪道路,而不仅是让学生从犯罪的危害来认识“防患于未然”。
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做好引导。首先,教材中“人的行为是受思想观念支配的。道德水平高、法制观念强……遵守法律,也是践行道德的表现”这一段的表述,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道德水平高低、法制观念强弱与发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关系,要学生认识到道德水平高,法制观念强的人,更不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告诉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要加强道德修养,提高道德水平;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增强法制观念。其次,教材中“犯罪行为人的心理都是想获得某种满足。如果有道德……其实他们所付出的代价太大了”这一段是从犯罪行为的代价角度进行分析,让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犯罪行为的代价太大,因此必须要学会远离犯罪。最后,教材中“我们正处于未成年阶段,受到国家司法的特殊保护。……那种认为我源于:毕业设计论文模板www.7ctime.com
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也不受处罚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这一段的表述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犯罪的代价是百害而无一利,并且要学会纠正错误的观念,远离犯罪。总之,教材中这三段是要让学生从三个方面加强思想认识:第一,道德水平高,法制观念强的人,更不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因此,要加强道德修养,提高道德水平;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增强法制观念。第二,学会分析代价与回报,认清个人与集体、他人的关系,学会权衡,预防违法犯罪,从心理上远离违法犯罪。第三,纠正一些错误的认识,尤其是“年龄小,犯罪不受处罚”等,才能更好地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这三个方面很好地为“防患于未然”作了思想上的预防。但教材中并未做比较明确的概括,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这三段内容进行概括,学生才能一目了然,从而从思想上“防患于未然”。
“加强自我防范”中的第一段“作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要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无非是要求学生学会做到三点,即树立法律意识;加强道德修养;从小事预防。所表达的内容与“认清犯罪危害”三段的要求基本一致。笔者认为,这一段应放在第一标题“认清犯罪危害”的最后一段,作为这一标题的小结更好。并增补“认清代价与回报,纠正错误思想,从思想上预防违法犯罪的发生”,因为这是从思想上预防犯罪的重要要求之一。删去“要从小事做起”。笔者认为从小事预防,应放在加强自我防范中的行为上的要求。而第一标题侧重从思想方面预防违法犯罪。
“加强自我防范”中的行为要求主要在教材 “社会是复杂的。……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这段中,具体表述较少,基本是总结性的语言。因此,如何在日常行为中“防患于未然”,教师应结合教材让学生充分探讨,以补充“无数事实说明”的不足。第一,引导学生归纳出教材反映的几个行为注意点:一是不沾染不良习气,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二是谨慎交友。三是从小事做起,注意生活细节,防微杜渐。第二,在这一讨论中,学生还会根据自己的生活实践,归纳出诸如不贪小便宜、拒绝各种不良诱惑等行为或思想上的要求。教师应注意吸收学生的讨论结果并相互交流,做好教材的拓展,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提出的方法列举相应的生活实例进行说明,丰富教材内容,就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对这标题学习、整理之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结合“认清犯罪危害”这一标题知识的整理,总结本节题《防患于未然》的知识,认识到要防患于未然,必须从思想和日常的行为两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教材第99~100页“相关链接”绍了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不良行为”和第三十四条“严重不良行为”的规定。这一内容虽然是作为“相关链接”的内容,但历年的考试大纲中常常作为能力目标的要求出现,教师不应忽略。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第100页中的活动,让学生学会对照法律规定,检查自己和同学是否存在这些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明确其危害,共同寻找矫治这些行为的方法,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总之,教材《防患于未然》一节内容的编写,对如何防患于未然提出的相应对策较多,但知识点相对比较零乱、分散。教师在教学时如果对教材进行整合,吸收教材中的几个关键点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在讨论中做好概括、整理,并进行适度的扩展,相信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