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议中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缺失之根源-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515 浏览:71231
论文导读:、交流、传播信息的语言活动。”从系统论的观点看写作过程,这是一个有序的、系统的、完整的动态过程,是由物到意又由意到言的复杂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生活积累,也可以说素材积累或信息积累是写作的基础和前提。从某种意义上说,素材丰富与否,是决定作品优劣的重要条件。而素材的获得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直接积累,二是间接
【摘要】作文创新能力,是中学生作文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而现代的中学生大都缺失这一关键能力。本文从调查与分析的角度释其缘由如下:1. 传统文化影响;

2. 创新能力薄弱;3. 信息积累贫乏;4. 指导思想偏颇;

5. 命题脱离实际。

【关 键 词】中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缺失;根源 1005-5843(2012)03-0148-02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严重禁锢学生的灵性思维和创造活力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学生经过十几年的系统训练,非但没有写出一手内容充实、语言丰富、感情真挚、个性飞扬的好文章,反而被一系列或隐或显的苛刻要求逼进一条狭窄不堪的死胡同。
学生惧怕作文,厌写作文。据调查,500名中学生中喜欢作文的35人,占总人数的7%;不喜欢也不算讨厌的149人,占总人数的29.8%;讨厌作文的316人,占总人数的63.2%。可见,绝大多数学生视作文为负担,如同让病人喝下一杯苦药,迫不得己又无可奈何。
创作思维僵化,缺乏个性。我们的很多学生总是步人后尘,别人怎么认识,他也怎么认识,没有自己的见解;别人怎么写,他也怎么写,没有自己的创意。有些熟例你用我用,陈陈相因,毫无新意,倒成了学生们多年来“保留节目”制胜的法宝了。学生在作文时,不仅选材似曾相识,而且语言也如出一辙,更兼思维空间狭隘、思维流向单一,使词语的组装不如大千世界那样鲜活灵动。学生己习惯于用“公众话语”去说话,也就难免千人一面、众口一词了。
作文感情虚假,“人”“文”分离。长期以来,“立意要高”成为衡量作文高下的一种根深蒂固的价值取向,这里固然有其合理性,但问题是立意的高否,在语文界总是与“政治性”、“思想性”划上了等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作文教学所提倡的写“真文”、说“真话”、叙“真事”、抒“真情”就无法实现。然而,作文总要写,考分总要得,于是有的就搬套范文,有的就虚构生活,有的干脆胡编乱造,甚至不惜以爹死娘亡来换取阅卷老师同情的眼泪,而文章的灵性和生气都荡然无存。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作文教学如此馗尬的局面呢?根据笔者的调查与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传统文化影响。“人的创造能力是最容易受文化影响的能力,是最能开发并超越人类自身的能力,也是最容易受到压抑和挫伤的能力”。中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许多传统的文化和思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民族的精英。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有些不适时宜的文化观念与习俗束缚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如中庸之道:即取法于中、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这是儒文化追求的一种理想人格。这种中庸哲学导致人们怕冒尖、随大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从根本上扼杀了人们的创造动机。还有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的思想,所谓“虚静无为”、“随遇而安”、“听天由命”、“激流勇退”等,这种淡漠的观念遮蔽了人们的创新意识。
2. 创新能力薄弱。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多种因素,在这里笔者着重谈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又称创新思维,是多种思维形式协调活动的综合体。具体说,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统一;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结合;是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的互补;是显意识思维和潜意识思维的交融。但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中多运用集中思维、逻辑思维的方式,使学生思维缺少独创性、流畅性、变通性、灵活性和敏感性,造成思维僵化,使写作处于一种麻木状态。
3. 信息积累贫乏。“写作,是人类运用文字、符号进行记录、交流、传播信息的语言活动。”从系统论的观点看写作过程,这是一个有序的、系统的、完整的动态过程,是由物到意又由意到言的复杂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生活积累,也可以说素材积累或信息积累是写作的基础和前提。从某种意义上说,素材丰富与否,是决定作品优劣的重要条件。而素材的获得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直接积累,二是间接积累。而我们的学生写作文之所以没有创意,恰恰是因为阻塞了这两种获取信息的渠道。先来说直接积累。直接积累是创作主体“以整个身心亲自在现实生活中获取创作素材的一种方式”。主要包括观察与体验、感受与理解、触发与捕捉等环节。在日常生活中,单调乏味的生活使他们不屑于观察定型的、熟悉的事物,而对于不熟悉的事物往往又不会观察,他们的所谓观察,仅仅是“看”,而没有启动思维、融进情感去体验、感受和理解事物。加之,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双亲的过分照料又使他们避开了许多艰辛的生活锻炼,久而久之,他们参与实践、观察社会的能力逐渐萎缩,致使本来就阅历少、知识浅的学生更加孤陋寡闻了。这种狭隘的生活领域、稀薄的人生感受又怎能激发他们作文的情思、写出鲜活的文章来!对于获取素材的第源于:7彩论文网论文大全www.7ctime.com
二种途径——间接积累,即“借助前人或同时代人撰写的书籍和口述来积累素材”,学生也没有很好地利用。中学阶段是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时期,也是他们向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吸取营养,从而完善人生观的重要时期。然而,调查结果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
(1)阅读时间短缺。调查显示,这一阶段学生的阅读时间十分缺乏,80%的学生很少涉猎课外读物,其余20%的学生每天的阅读时间也不足30分钟。而问题的另一方面是随着计算机等电子技术的发展和普及,65%的学生去过游戏厅,12%的学生经常光顾。于是,他们一方面成为无纸时代的先锋,将年轻的身影淹没于嘈杂的游戏厅里;另一方面,则是对传统阅读的尽情舍弃,使真正有益于身心的阅读变得十分缺乏。
(2)阅读层面低下。这首先表现在对优秀文化的接受数量上,调查中所给的中外近50部优秀作品中,48%的学生只读过其中的3本左右。与此相对照,51%的学生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武打言情小说、卡通漫画、体育栏目、明星近况、美容服饰、人际交往等方面。阅读层面低下还表现在阅读目的和欣赏情趣上。从学生的阅读倾向看,56%的学生注重的是情节是否曲折生动,而只有7%的学生能体味作品的人性美、语言美、情感美。综上所述,正是因为缺少了广泛的阅读,缺少了向世界文化的广泛吸收和多方采撷,才导致了所有的学生共同运用论文导读:这与作文教学的基本宗旨是完全背道而驰的。5.命题脱离实际。当前教师的命题往往是记时令性的活动(节日、假期活动等);写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父母、老师、同学等);议勤奋刻苦、勤俭节约、拼搏进取之题,抒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校园之情等等。如此命题不能激发学生兴趣,脱离学生思想实际,对学生写作既无推动力又无吸引力
一套话语体系,使用着一套“公共思维模式”,成为一个集体群落的“套中人”。这个套子挟制着学生丰富多元的精神方式、说话方式,压抑精神自由、禁绝个性语言,用伪神圣、假崇高的观点去看待“高尚”、“健康”、“奋斗”等真正的人文价值范畴,导致了作文的虚假和雷同。
4. 指导思想偏颇。作文的指导十分重要,它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立意,合理结构。指导得当可以拓展学生思维,丰富作文材料,可有些教师耳提面命的指示让学生在作文中描述的生活形态与亲身经历的原生态不尽一致;作文中表达的情感价值取向与内心深处的真实积淀相去甚远,许多慷慨激昂、热情洋溢的文字其实是在掩饰心灵的本相,学生从作文的虚伪滑向做人的虚伪,从“统一说话”滑向“双重人格”,这与作文教学的基本宗旨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5. 命题脱离实际。当前教师的命题往往是记时令性的活动(节日、假期活动等);写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父母、老师、同学等);议勤奋刻苦、勤俭节约、拼搏进取之题,抒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校园之情等等。如此命题不能激发学生兴趣,脱离学生思想实际,对学生写作既无推动力又无吸引力,束缚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强制性的命题作文成了“遵命作文”,学生为了应付交差,往往只好胡说瞎编,或人云亦云。
综上所述,由于教育观念、传统的文化积淀以及封闭僵化的作文训练程式等因素影响,使作文教学陷入泥潭,这与当前素质教育对作文教学的要求相差甚远。素质教育强调充分开发每一个受教育者的身心潜能,使人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对于作文教学而言,必须注重写作主体的发展,作文教学仅仅是培养人的一种途径,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过程,也就是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如何做人的过程。而人的创造潜能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培养创造型人才又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无论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是作为人的自身发展需要,作文教学都应该以发展学生创造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弘扬创造性个性为宗旨,改变传统教学中压抑个性、忽略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弊端,变封闭式作文训练为开放式练文育人,使作文教学走进学生、走进生活,成为创造主体表现自我、抒写性灵、关注社会,感悟人生的自由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