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关于作文农村小学生如何积累作文素材期刊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953 浏览:145832
论文导读:
摘 要:只要同学们乐于走进课文、走进社会,善于阅读、善于观察,并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随时随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如实记录下来,认真养成写日记、做笔记的好习惯,就一定能够不断发现素材、积累素材。当然有了素材,我们还得勤于思考、敢于想象,这样过去那种一提起笔就昏昏然的“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局面,就一定能得到彻底的改善,写起作文来也就自然会文思泉涌,笔下生辉了。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作文素材
1002-7661(2013)31-197-01
作文是小学生语文学习最复杂的脑力劳动,是他们心血浇灌的结晶。把作文融入生活,使写作成为快乐童年生活的组成部分。为生活而作文一定是愉悦的。假如倒过来,小学生只为了完成老原创论文www.7ctime.com
师的作文任务而生活,那必将痛苦万分。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对作文有一种畏惧心理:大部分学生认为每天的生活是差不多的,没有什么感兴趣的内容可写;即使回想起一些往事,也不能具体生动地用语言文字再现当时的情景。因而一遇到作文时,常常以痛苦的心理来接受任务,将痛苦的表情从课堂带到家庭。农村小学生写作时更是常为无材可选而苦恼,一番苦思冥想后,呈现在教师面前的,不是老生常谈,就是干巴巴的“流水账”。因此,作为他们的朋友,我也常常很苦闷。怎样才能让学生有内容可写,提到作文不再苦恼,这是摆在广大农村教师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引导学生走进课文,储存课文中的素材

小学课文中的主要内容,都是与培养学生识字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紧密相关的,为培养学生能力,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分别设置了“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写话或习作)”、“口语交际”等专题栏目,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在小学课文中,有许多的好词佳句和精彩段落,并且课文后面的还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感受,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摘抄好词佳句。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加强对学生这些方面的要求,让学生真正做到理解后背诵,喜欢后摘抄。与此同时,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优美,让学生愿意记忆,主动记忆,并将这些内容强化于脑,储存于心。有了这样一些优美词语、句子、段落的积累,学生就可以在作文中借鉴、运用这些积累,并能举一反

三、学生在作文时就不会觉得脑中空空、下笔无言了。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巩固素材

小学生活泼好动,对于参加各种活动积极性特别高。因此,学校,教师可以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活动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真切感受。并在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分别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收获,在作文中写出学生所看、所闻、所感。这样,不但能进一步增加学生素材积累,还能让学生对作文感兴趣,提高学生作文积极性,让学生的生活多姿多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情感的陶冶,感情的升华,增强学生的集体观与荣誉感。在课内,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小型的活动,如“词语接龙”、“三分钟诗朗诵”、“谜语猜猜猜、“大家都来读书”等语文专题活动;在课外,可搞些“我们都是故事家”、“散文朗诵我最棒”、“手工艺品制作展览”、“拔河比赛”、“班级篮球赛”等文体活动等,在丰富学生课内外生活的同时,增加学生的素材积累。

三、关注家乡特色,激发自豪之情,让学生有内容可用

在贵州遵义这块红色的热土上,由于工业化进程较慢,很多具有本地特色的东西一直保存完好。在我们桐梓有许多特色。比如高山上的竹笋,就是我们独特的资源。作为农村的孩子,由于生活在农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双休日里,可以三五成群,结伴而行,到山上打笋子,能够与这些植物亲密接触,能够亲眼观察、触摸它们,了解它们的生长、习性、作用等。这样,在作文的写作中,学生有自己观察时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写起作文来就得心应手,不再觉得无米下锅了。

四、观察生活,融入生活,抒乡情亲情

农村自然分布的村落,使农村人特别重视邻里关系,形成了纯朴憨厚的民风。在这里,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的佳话,男婚女嫁的热闹,移风易俗的新鲜事层出不穷。那富有地方特色,蕴含着乡亲们美好祝愿的风俗更是比比皆是,如农村造房时的“抛梁”,藏在新嫁娘被子里的红蛋、花生,男女结婚时晚上闹洞房……这些富有农村生活气息和特色的好题材,只要教师论文导读:
引导学生去观察、体会,都将成为学生笔下一篇篇鲜活而有个性的好习作。对农村中存在的一些恶习陋习,如老人、重男轻女等,教师同样要引导学生用手中的笔写出自己的感受,进行揭露,引以为戒,在习作过程中受到教育。

五、抓住契机,看家乡发展,绘腾飞蓝图

当前,贵州工业化正如火如荼地飞速发展,贵州各个地方正处在高速腾飞的时代,我们桐梓各乡镇也不例外,借着工业园区开发的东风,经历了老镇拆迁,新镇建设,大部分农民住进新村的发展过程;乡镇里城镇化进程也在飞速发展,集镇建设干得热火朝天,很多农村群众也住进了高楼。这些,学生都是亲眼目睹的,有着切身的体会。我们可以带着学生参观新镇,看繁华的农贸市场、美丽的新村、美丽的花园、四通八达的公路,听新镇的规划,开展“我所了解的家乡”、“我心目中的桐梓”、“未来的高桥”的演讲讨论会,了解家乡的过去,感受家乡变化的日新月异,进一步热爱生我养我的家乡。于是,学生有了想写的冲动,有了倾诉的,内心的就会在笔淌:《我们也能看到高速公路了》、《从路的变化看前进中的高桥》、《爷爷穿上了西装》、《我为高桥绘蓝图》……
“滴水渐积成沧海,拳石频移作泰山”。只要同学们乐于走进课文、走进社会,善于阅读、善于观察,并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随时随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如实记录下来,认真养成写日记、做笔记的好习惯,就一定能够不断发现素材、积累素材。当然有了素材,我们还得勤于思考、敢于想象,这样过去那种一提起笔就昏昏然的“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局面,就一定能得到彻底的改善,写起作文来也就自然会文思泉涌,笔下生辉了。
参考文献:
朱 瑛.语文课改仍要夯实“双基”.小学教学教学研究.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