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析德育工作“微时代”高校德育工作面对机遇、挑战与策略分析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4043 浏览:150665
论文导读:堂、主题活动、谈话等都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在场才进行,时空的有限性容易使双方产生心理上的抵触,从而影响教育效果。“微时代”的到来,使网络环境进一步发展,信息快速传播,以秒更新。正是由于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把信息实时传递给大众,让人们可以第一时间了解事态进程。网络技术的发展彻底打破了高校
摘要:“微时代”是指以微博、微信等新媒介为主要代表,以传播短小精悍的内容为特征的时代,其信息传播快捷、影响力大,效应显著。从当前“微时代”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出发,提出从微处入手,立足微博等新媒介、培养新媒体应用技能、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等应对策略,以期对新形势下的高校德育工作有所启迪和帮助。
关键词:微时代;高校德育;机遇;挑战
作者简介:姚福清(1984-),男,福建漳州人,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助教;辛东亮(1982-),男,山东潍坊人,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研究实习员。(福建 漳州 363105)
1007-0079(2013)25-0200-02
“微时代”来临,微博等新媒体“微介质”传播“微内容”的“微”生活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的重要生活方式,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和价值观念。传统的课堂灌输式德育教育模式由于缺乏交互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难以接受,而微博等新媒体以其交流的平等性、传播的快捷性、信息的开放性等特点为广大学生所喜爱,并拓展了高校德育工作的空间和渠道。但这些新媒体的开放性以及虚拟性特征,也使得各种信息混杂而监管困难。由此,“微时代”高校德育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伟”时代:“微时代”高校德育的机遇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说过: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整个世界。手机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重新解构了高校德育的功能,扩展了高校德育的时空性,提高了高校德育的时效性,创新了高校德育的载体形式,丰富了高校德育的内容,对高校德育工作开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1.高校德育主体和功能的重新解构

学生应成为德育教育实践的主体,而不是被动接受者。然而在传统的高校德育实践中,教师总是将学生视为教育教学的客体,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缺乏双向互动,使得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德育”难以推进实施,导致个体人格精神的塑造与个性的发展被淡化和漠视,德育效果大打折扣。
在“微时代”,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以平等和生活化视角切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通过简短精炼的辩论式、对话式的交流方式探讨社会时政热点、分享信息资源,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使学生乐于接受这一交流平台和对话模式。这就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渠道。

2.高校德育时空性的拓展

传统高校德育载体常常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如课堂、主题活动、谈话等都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在场才进行,时空的有限性容易使双方产生心理上的抵触,从而影响教育效果。
“微时代”的到来,使网络环境进一步发展,信息快速传播,以秒更新。正是由于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把信息实时传递给大众,让人们可以第一时间了解事态进程。网络技术的发展彻底打破了高校德育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论何时何地,师生间、教师间、学生间都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实现即时的交流探讨。

3.高校德育方法、形式和途径的创新

传统高校德育在方法上重说教、轻互动,教育者往往是居高临下,与受教育者之间缺少应有的人文关怀与平等交流,忽视或轻视个体道德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3]形式上缺乏适应性和可操作性,难以有效地被广大学生所认同,难以激发他们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道德需要,甚至引起逆反。途径上多局限于课堂、校园,相对孤立、封闭,缺少与社会的广泛联系,不能使学生感受到社会需要、品德修养与实现自身价值的关系。
“微时代”的到来,为高校德育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育方法、形式和途径中专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微阅读、微语录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更快速、更直接;微博、微信汇聚起一个个的社会焦点事件,引发了大学生对道德的追问;3G手机平台的广泛使用,手机、飞信、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的兴起,使得人与人之间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的交流与互动;微公益事业的蓬勃发展,让人人都有机会做感动中国的“微尘”。这些新的交流形式和平台,打破了过去完全“输入型”的德育模式。

4.高校德育内容更加丰富

传统的德育教育内容由于题材滞后于时代,与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不同步,对当今大学生思想状态和情感需求缺乏反映。进入“微时代”,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及高频的信息更新速度,不断丰富着高校德育内容,使德育的题材新颖多样、符合时代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关注度论文导读:
。教育内容的丰富,为高校德育载体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危”时代:“微时代”高校德育的挑战

挑战与机遇同在。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以其特有的开放性、交互性、平等性、虚拟性,传播各种信息、知识和思想,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造成冲击。进入“微时代”,高校德育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主题的去中心化干扰着高校德育的主旋律

高校德育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开展道德实践。[4]因此,其教育内容多以宣传主流思想和文化来弘扬德育教育的主旋律。然而,“微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呈现出“去中心化”、“去权威化”等特点,使多元的亚文化、多元的价值观念有了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人们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平台对社会事件畅所欲言,追求新鲜事物及其感觉,容易使大学生忽视主题的界限性,并导致核心价值观念的偏题。因此,微主题的“去中心化”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高校德育主旋律的推进。

2.信息的多元化容易引起大学生思想上的混乱

以往的信息主要来源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媒和教育者的灌输,其内容都是经过层层把关,不符合主流的思想和价值观念都会被过滤和删除。而在“微时代”,网络信息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快速扩散,摆在大学生面前的是未经过滤的海量的多元信息,需要其自己辨别、选择和利用。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型,好奇心强、可塑性大、自我克制能力差,很容易受网上不良思想及西方多元价值观的影响,导致思想混乱。尤其是网络的开放性也给、暴力等提供了新的传播手段和土壤,使得部分学生难以抵制其诱惑,沉湎其中,影响了学业,甚至导致犯罪。

3.网络的虚拟性极易导致大学生道德意识的弱化

网络行为规范主要依靠非强制性的手段加以维持,是否遵守这些规范,取决于网络使用者的内心信念和道德责任。网络世界里,主体的行为往往是在“虚拟实在”的情形下进行的,人人都可以在网络中“隐形”,化身为一个代号。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许多东西在网络世界这种无约束或低约束的状况下可以得到充分的宣泄。他们可以在网上充分暴露压抑在心理深层的需要和,并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做自己想做的事。正是这种虚拟性的网络行为造成了大学生道德责任感的降低、自我约束力的下降和自由意识的泛滥。

4.信息的高速更新冲击着高校德育的内容和形式

“微时代”信息传播的大众性和即时性,使大学生时时刻刻都在接收着最新的信息,并从中获取学习内容,这使得德育工作者对大学生的想法、需求难以把握。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内容往往会滞后于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的信息,而大学生对新鲜名词及事物的吸收又常常会超前于教育者。这种情况下,高校德育工作如果未能及时更新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教育形式,就容易导致大学生对传统德育内容和形式失去兴趣与耐心,影响德育效果。

5.单一的网络平台无法适应跨媒体融合的趋势

在“微时代”,智能手机大行其道,跨媒体的融合已是大势所趋,传统媒体也在谋求通过技术创新拓展平台,实现强强联合,资源共享。目前大部分高校的网站主要通过主体网页、交流论坛、网上咨询服务等来开展网络德育工作,也有一些高校陆续开通了微博等新的宣传教育平台,但总体来说,目前高校网络德育的传播方式还比较单一,现有的网站普遍存在着版块少、内容薄、篇幅长、反响弱的状况,更新速度慢,对社会问题敏感度低,无法适应“微时代”高校德育工作对跨媒体融合的要求。

三、微处入手:“微”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对策

在“微时代”,高校德育工作者应从微处入手,抓住机遇,面对挑战,充分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丰富德育内容,增强德育的辐射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1.立足微博等新媒体,适时开展网络德育

在“微时代”,网络技术与德育的结合,为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视野。[5]高校德育工作要立足微博、微信等新论文导读:
媒体,开辟微博、微信德育主题专栏,及时发布正面的信息,弘扬主流思想和文化,凸显时代的精神,形成以网络为纽带,以学校、政府、社会和家庭为支点的多维度、全方位的网络德育体系。与此同时,网络德育工作还应有计划、有步骤地主动出击,对师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要通过设立专题论坛等合理方式跟进讨论,引导事态朝积极方向发展。顺应时代潮流,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借助微博等新媒体的交互性功能,把握网络德育时机,适时开展网络德育,以增强高校德育的吸引力。

2.关注网络舆情变化,实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当代大学生群体思想开放程度高,追求个性化,观点更具主体性和多样性。他们的思想情感或许不会在课堂和“面对面”的交流中流露,但却会更多的反映在微博、微信、、飞信等网络交流平台上。这就为德育工作者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提供了渠道,也为德育工作者积极介入和引导事态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学会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贴近和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增强工作的预见性,通过学生们在网上传递的只言片语或图片、视频,第一时间了解他们的动态,分析原因,并把这些发现适时的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交流探讨,形成网上网下互动,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有效运用网络新媒体,完善校园突发事件网络应对机制

高校相关维稳部门要学会有效运用媒体特别是网络新媒体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维持校园安全稳定和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这已成为“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项新课题。当下许多高校面临着尴尬的局面:发生校园突发事件时,学生在现场第一时间用手机对事件相关人或场面进行拍摄,并利用微博迅速上传,瞬间人人皆知,快速形成网络聚焦,导致各种询问、质疑、议论铺天盖地。[6]若这时高校相关人员才开始忙于对事态的了解和控制,无法第一时间通传信息,会造成网络“空窗”,往往会引发网友新一轮不满,使事态进一步恶化。因此,高校应建立健全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加强对校园网络舆情的监控,完善突发事件的网络应对机制,提高应对能力。

4.提高新媒体应用技能,增强德育工作者的网络育人能力

“微”网络迅猛发展,对“微时代”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相当一部分高校德育工作者仍沿用传统的上网方式,使用手机和平板电脑等微数字媒介上网的比例相对较低,上网的主要功用也是为了了解新闻和查阅资料。而当今大学生却能广泛的通过手机参与互动,包括收发邮件、下载音乐、观看视频、阅读新闻和时事、社交交友、参与网络评论等等。在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上,教师远远不及学生。因此,高校要重视德育工作者运用网络新媒体的能力,通过开展定期选拔、培训,建立起一支能够充分运用网络新媒体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和管理的德育工作队伍。

5.健全新媒体监管制度,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在信息海量化、多元化的“微时代”,网络信息鱼龙混杂,致使辨别和选择困难。信息在网上的自由流动,使网络文化成为“不设防”的文化形态,其所带来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引人关注。[7]在近年发生的有规模并造成重大影响的件,很多是通过微博、微信等手机网络广泛传播而引起的,而大学生因为受到不良网络文化的影响,导致违法犯罪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因此,高校要重视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其辨别信息的能力,增强其对网络不良文化的抵抗力,倡导诚信守法文明上网公约,使大学生成为“微时代”高校德育“绿色”网络环境的营造者和维护者。
参考文献:
阿尔温·托夫勒.创造一个崭新的文明——第三次浪潮的政治[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1996:31.
易连云,兰英.新媒体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危机及应对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10,(4):67-70.
[3]梁其贵.网络时代高校德育新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6,
(2):27-28.
[4]王健.网络德育:德育变革的必然选择[J].中国教育学刊,2006,
(3):32-35.
[5]王倩.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
2012.
[6]杨威.微时代中思想政治工作如何突破[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0,(4):51-53.
[7]吴小英.微时代视阈中高校网络德育困境和对策[J].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2011,(4):84-86.
(责任编辑:孙晴)论文导读:上一页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