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释失误对外汉语教学中语用失误分析学术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600 浏览:21102
论文导读:主要语言文化差异点,以期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加以借鉴运用。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语用失误语用能力可以解释为运用语言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它可以分为表达和理解两个方面。为使语言表达得体合适,语言的使用者就必须学会针对特定语境,考虑到社会和文化因素,灵活、合理地使用语言;而为了增强对语言的理解力,语言的接受者
摘 要:培养和提高留学生的语用能力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本文主要针对跨文化语言交际中出现的语用失误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对比分析了欧美文化圈与汉语的主要语言文化差异点,以期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加以借鉴运用。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语用失误
语用能力可以解释为运用语言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它可以分为表达和理解两个方面。为使语言表达得体合适,语言的使用者就必须学会针对特定语境,考虑到社会和文化因素,灵活、合理地使用语言;而为了增强对语言的理解力,语言的接受者就必须了解言语交际的一般模式和原则,以及话语意义的多层次性。学习一门语言就是培养这门语言的语用能力的过程。
在跨文化语言交际中,语用失误往往比语音、语法等语言错误更加严重,因为它可能冒犯对方,影响人际关系,从而导致失败。语用知识是伴随词汇、语法知识而发展的,但语用能力的培养需要了解目标语的语言环境和社会文化等信息。因此,培养和提高留学生的语用能力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

一、语用失误

语言交际中,多数误解的产生是没能理解说话人的意图或推知话语的语境含义,因此,交际意图的正确理解是实现成功交际的关键,否则可能出现语用失误或交际失败。
Thomas认为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的产生就是没能获取说话人通过某一话语传递的交际意义或隐含信息。在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是导致交际失败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语用能力不像语法、词汇等语言要素那样做精确细致的描述,另一方面,语言的使用高度依赖语境条件,具有多变性和复杂性。迄今为止,语言学界对于语用能力应包括哪些内容以及如何培养语用能力等问题依然没有定论,有待我们继续研究和探讨。
语用失误分为两种:
一是语用语言失误,是由两种不同语言之间摘自:毕业论文下载www.7ctime.com
的差异引起的。比如我们中国人学习英语时可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A:Could you please pass me the book?
B:Yes,I could.
这个对话中,A的目的是向对方发出请求,而B只按照语法约定的对应形式进行了回答,显然没有理解对方用意。这就是语言语用失误。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外国学生学习汉语时也经常犯这样的错误,比如:
课堂讨论,当老师讲完一个故事后让学生发表见解,学生在谈完自己的观点后说:“那就是我的意见,我说完了。”这里的“那”让我们听起来感觉很别扭。“这”是近指,“那”是远指,汉语中,对刚说过的话进行总结时,习惯用“这”,说完一段话后,就说“这就是我的意见。”英语则认为已经过去的就是“远”,所以用“that”,国外学生说汉语时也按照英语的思维和观察事物的习惯说成“那就是我的意见”。
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外国人学习汉语在语言语用失误方面不是因为违反语法规则或者用词不当引起的,是使用汉语语言形式或词语时因思维方式和观察事物的角度范围有差异而造成语言表达和理解上的失误。
二是社交语用失误,是由跨文化差异引起的,不同的文化范畴存在制约语言行为的社交规约和文化规约。日常言语交际中,英汉语打招呼、表示恭维等的语用差异都可能导致社交语用失误。譬如:
一位中国学生见到一位美籍教师时,主动打招呼:
Hi,where are you going?
这句话对应的汉语就是“你去哪里啊?”在汉语交际中,这仅仅是一个寒暄语。然而在英语交际中,使用类似的打招呼方式,就没有入乡随俗,因而,不会达到好的交际效果,甚至因为涉及到对方隐私而使对方反感。
同样,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些外国留学生习得“你吃了吗?”这个打招呼的问候语,于是随时随地地用,不管人家是从厕所出来还是已经过了饭点,都这样打招呼,很显然,这也是没有考虑语境,没有真正了解话语的文化内涵,是由于没有一定的社交语用能力导致的。

二、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者因不能准确、及时地根据语境理解、使用语言的隐含意义而导致的误解、不合乃至冲突,或偏离交际目的的语言行为。
对外汉语教学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的过程,汉语教师与外国学生之间的交流,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过程都涉及到了两种文化之间的碰撞,反映在语言学习和语言表达上,势必会出现很多语用失误的现象。
中外文化在交际方面差异很大,而文化差异会直接影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得体性。为此,我们就跨文化交际现象中容易出现的语用失误点对留学生作了口头采访和调查问卷并进行了梳理分析。
从调查分析来看,东南亚文化圈的留学生比欧美文化圈的留学生的语言文化习惯更接近于汉语。欧美文化圈的学生的语言表现与汉语差异较大,比如:在面对恭维时,东南亚的学生表现得很谦虚,使用一些谦辞。在打招呼时,遇到上级长辈,东南亚(比如越南、日本、韩国等)留学生甚至表现出比中国人更谦卑尊敬的语言行为。而欧美文化圈的学生面对夸奖或打招呼时就更加直率,这种差异也使得欧美文化圈的留学生出现的语用失误比率更大。接下来主要就欧美文化圈与汉语的文化语言差异进行对比和分析。

(一)亲属称谓

汉语中的亲属称谓系统非常复杂,区分得很细致。而欧美国家,除直系亲属的晚辈要以亲属称号称呼长辈外,对姻亲可以直呼其名。这在中国是绝不允许的。英语的亲属以家庭为中心,一代人为一个称谓板块,只区分男性女性,忽视夫妻双方因性别不同出现的称谓差异。比如:在中国,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似乎有称谓区分,而英语中“爷爷”和“外公”都是“grandfather”,“奶奶”和“外婆”都是“grandmother”。英语中父母同辈的称谓只有“uncle”和“aunt”,汉语中“伯伯、叔叔、舅舅、姑姑、姨姨”,区分得非常细致。 留学生在进入汉文化圈进行交际时,必须习得中国的亲属称谓系统,否则在交际中会出现障碍。
(二)打招呼
中国人打招呼一般以对方处境或动向为出发点,比如“你吃了吗?”“您去哪啊?”“在织毛衣呢?”等,事实上,问话者的主要意图是打招呼或寒暄,而这些问候语在外国人看来是一些明知故问的废话或者是侵犯隐私不礼貌的语言行为。在汉语语境中交际时一定要让留学生明白中国的打招呼的习惯,不至于在交际中产生误解和冲突。
(三)寒暄语
在中国,陌生人见面寒暄聊天时,喜欢问及对方的年龄、收入、家庭、婚姻等问题,一般人也不会介意,会如实相告,相互交流,从而拉近彼此关系。而西方人却很反感别人问及这些私事。在进入汉语文化圈交际时也要理解中国人之间的习惯用语,可以礼貌地拒绝回答,但不必产生敌意和戒心。
(四)称呼语
中国人的称呼语一般是:姓+职务或职业(王科长、王医生),或姓+统称(王阿姨、王先生等),而西方人,如果没有血缘关系,对男子统称“Mr.”,对未婚女论文导读:
士称“Miss”,对已婚女士称“Mrs.”后面加姓,或单独称呼某人的姓都是尊称。而汉语中对长辈是不能直呼其姓的。因此,留学生不能对他的老师直呼“张,……”,而应该尊称“张老师……”

(五)面对恭维

中国人面对对方的恭维夸奖会很谦虚谨慎,一般会使用谦辞“哪里哪里”“过奖过奖”“一般一般”等。西方人会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觉得中国人虚伪。他们面对恭维时从不过分谦虚,一般表示谢意。但在汉语文化圈交流时,也可以适当使用谦辞,才能更好地融入中国。

(六)请客吃饭

中国人待客非常热情,一般会准备满桌丰盛大餐,但还会很谦虚摘自:本科论文www.7ctime.com
的表示“没什么好菜招呼大家,凑合着吃”之类的话,在席间会给客人夹菜劝酒以示热情,如果客人不喝酒就是不给面子,难免尴尬。西方人会对此大惑不解“明明这么多菜,却说没菜?”这是不实事求是的表现,而且他们习惯吃喝自便,不习惯被人强迫。如果在中国被邀请吃饭,也要懂得中国人的风俗习惯,但可以委婉拒绝。
饭后,如果主人问客人要不要喝点什么时,中国人一般会很客气的说“不要麻烦了”。中国人即使想喝,出于客气避免直截了当地用肯定回答,而是以委婉的形式回答主人的好意,这时,主人往往会坚持招待他们。因此,如果留学生是主人,招待中国朋友时,遇到类似情况,就不能理解为对方不想喝而不再招待,否则就无法实现对方的交际意图了。

(七)接受礼物

中国人收到礼物,一般不会当着客人的面打开,受礼时会客气地说:“真是不好意思啦”“让您破费了。”“哎呀,还送礼物干什么?”等。但西方人收到礼物时会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夸奖礼物表示谢意。因此,留学生如果送别人礼物,如果对方没有当面打开礼物,还好像怪怨你带礼物,千万不要当真,那是中国人的客套话。
(八)送客道别
中国人送客时常常会说“走好”“慢走”一类叮嘱的话,以关心的方式表示客气。而外国人不明白为什么让他慢慢走,不知如何应答,造成交际中断和心理困惑。
(九)电话用语
中国人打电话一般会说:“喂,你好,我找某某。”接电话一般会说:“你好,你找谁?”或问:“你好,你是哪位?”在接打电话时不会主动暴露自己的信息。而西方人一接到电话一般先报上自己的号码、自己姓名或工作单位的名称。留学生要学会在中国打电话的习惯用语。
(十)回答提问
——约翰,你不是学生吧?
——a.不,我不是学生,我是一名医生。
b.是的,我不是学生,我是一名医生
中国人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以肯定或否定对方的问话来回答。英语中,总是依据事实结果来回答。上题的正确答案是b,而大多数欧美文化圈的学生认为是a。这就是一种语用负迁移。
(十一)致谢语
致谢语的使用和反应可充分反映出英汉两种文化的明显差异。在英美家庭里,“Thank you”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礼貌用语之一。不论什么时候,只要受益于他人,受益者就会说声:Thank you或Thanks a lot,甚至夫妻之间也常常用之。而在中国,“谢谢”这个词在熟人中间用得少,越熟悉就越不用谢,如果用了反倒使人觉得见外,这是汉语的文化习惯。在教学中,我们常发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对中国人来说,是非常简单而又清楚的,可在外国学生眼中却往往成了不好理解的怪事。例如在做口语练习时,有一道选择题:女(A)回家看见妈妈(B)正要拿放在高处的东西:
A:妈,我来拿吧。
B:(a)不用了,谢谢。
(b)好,谢谢。
(c)好吧,你来拿。
对话非常简单,语言本身并没有障碍。可在选择答案时,大多数的学生选择了(b)。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应该选(c)。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帮忙关照是应该的、自然的,无需彼此客气地说“谢谢”,尤其是晚辈帮助长辈,那更是理所当然。所以在中国的家庭成员之间,很少听到道谢的话。而外籍学生的观念是无论帮助者和被帮助者之间是什么关系,接受了帮助就应该说“谢谢”,这是最基本的礼貌。从这一事例我们可以看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生活中一件极普通的事,都可能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这种情况也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受到母语迁移的影响,同样也受到母语文化迁移的影响。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母语文化的观念、行为方式来实现目的语交际中的文化行为功能。
(十二)体态语交际失误
体态语即人们利用姿态、动作、面部表情等来传递信息的非言语行为。体态语又可细分为目光语、面部表情、体触行为、手势、举止、空间距离等。[3]美国著名人类学家Birdwhistell博士认为在表情达意的手段中,65%是靠体态语来完成的。体态语是伴随语言表达出现的,是有声语言的有效补充手段,而且很多情况,体态语可以单独完成交际。一切体态语都要放在一定情景中理解,忽视了体态语发生的社会文化场景,就会产生交际障碍,这也属于语用失误的范畴。 不同民族对于体态语的含义的理解是不同的。例如:
目光接触。信奉伊斯兰教的中东女子是不能与人有直接的目光接触的,而美国人则认为直接的凝视是真挚诚恳的表现。
身体接触。比如表示欢迎时,东亚国家和英语国家,男性直接表示欢迎时只是握握手,日本人习惯深鞠躬以示欢迎,而阿拉伯、俄国、法国、东欧等国家,两个男性往往热烈拥抱、亲吻双颊表示欢迎。
空间距离。在英美国家,亲近距离只能在最亲密的人之间适用,一般朋友和熟人之间尽量避免身体接触。这些国家的文化强调“私人领域”不可侵犯;中国人私人空间意识比较淡漠,对拥挤中的体触行为虽反感但也能谅解宽容;而阿拉伯人则偏爱体触行为,无论在家还是公共场合,相互见面都要拥抱,碰鼻,抚摸、闻香。英国源于:毕业论文致谢www.7ctime.com
人与阿拉伯人交谈时,阿拉伯人喜欢靠的很近,英美人则要保持恰当距离,于是出现阿拉伯人往前挪,英美人往后退的现象。
同一体态语在不同的国家表示的意义不尽相同。例如,“竖起大拇指”,意大利人表示数字“1”;大多数英美人则用它表示“5”;在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竖起拇指表示要搭便车,而在希腊表示“够呛”。
手势语“OK”,在欧美以及中国表示“好,同意”;而在一些地中海国家,表示同性恋;在法国,它还有“零”“什么也没有”的意思;在日本,它的含义是“钱”。
请客人到家里做客,主人让客人吃东西,一边说“请您尝尝”,一边用手把东西递给对方,用左手还是用右手递,就要看客人所属的文化圈,如果客人是印度或中东地区的,就绝对不能用左手,他们认为左手是不干净的。这种文化差异就体现在非言语行为上,所以我们也要懂得直接影响交际的隐含在非言语行为中的文化因素。
以上事例说明在跨文化交际中也要重视非言语行为的文化差异,对于由于体态语不同或者对于体态语的理解论文导读:目的语国家的体态语习惯,从而融入目的语文化之中。(本文为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教育基金科研项目“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8004。)注释:冉永平:《语用学:现象与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8页。马冬编著:《中西文化交流及语用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
不同而产生的语用失误也要在教学中有所讲解。一方面,对异文化的非言语行为要在了解的基础上宽容对待,另一方面,二语学习者也要主动学习和使用目的语国家的体态语习惯,从而融入目的语文化之中。
(本文为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教育基金科研项目“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8004。)
注释:
冉永平:《语用学:现象与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8页。
[3]马冬编著:《中西文化交流及语用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8页,第169页。
参考文献:
马冬编著.中西文化交流及语用分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冉永平.语用学:现象与分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袁新.跨文化交际与对外汉语教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5).
[4]毛嘉宾.外国人学汉语的语用失误成因探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7).
[5]王凤兰.语用能力、语境和对外汉语教学[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6).
(郑燕芳 江苏南京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21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