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谈通病混凝土常见质量通病预防及处理措施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000 浏览:120818
论文导读:
摘要:混凝土工程在施工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通病,本文就施工中常见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预防和处理措施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混凝土;通病;预防;处理措施
Abstract: Concrete engineering often appear some quality problems in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on concrete quality defect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asures are briefly discussed.
Keywords: reinforced concrete; defects; prevention; treatmen源于:硕士论文www.7ctime.com
t measures
[TQ178]
蜂窝:
外观现象:混凝土局部酥松,产生砂浆少、石子多、石子和石子之间有空隙,形似蜂窝状的现象。
产生原因:(1)混凝土原材料计量不准确,造成砂浆少、石子多,或混凝土配合比不当。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和易性差。
(3)振捣不密实,漏振或欠振。
(4)混凝土分层太厚,使下部混凝土不能够得到有效地振捣。
(5)混凝土下料高度过高,使石子集中一处,造成石子多、砂浆少的骨料分离现象。
(6)模板稳定性不好产生位移或模板孔和缝隙封堵不严密,造成漏浆。
(7)钢筋较密,且混凝土石子级配不合理,使大粒径石子无法穿透钢筋层。
(8)施工缝未按规范要求铺设水泥砂浆或富砂浆的混凝土而直接进行浇筑。
预防措施:(1)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过审批后方可使用。
(2)严格按试验确定的拌合时间进行拌合,严禁缩短拌合时间。
(3)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振捣棒头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cm~10cm,振捣时间以混凝土粗骨料不在显著下沉,并开始泛浆为准,严禁以振捣代替平仓。
(4)综合拌合能力、运输能力、浇筑速度、振捣能力、气温等因素确定浇筑坯层,一般为30cm~50cm,并应严格遵守。
(5)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不宜大于1.5m,超过时应采用缓降措施。如出现粗骨料集中现象,应将粗骨料均匀的分布在砂浆较多处,但不得用水泥砂浆覆盖。
(6)混凝土浇筑之前应将模板加固牢靠,并将模板孔和缝隙封堵严密。浇筑过程中应有专人做好模板维护工作。
(7)调整混凝土配合比,采用不大于钢筋净间距2/3粒径的粗骨料。
(8)基岩面和新老混凝土施工缝面在浇筑第一层混凝土前,应铺设水泥砂浆、小级配混凝土或同强度等级的富砂浆混凝土。
处理措施:先用水冲洗干净,再用1:2或1:2.5水泥砂浆压实、抹平。如蜂窝较大,应先剔除松动的石子和突出的颗粒,然后冲洗干净,润湿,再用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加强养护。
2、麻面:
外观现象:混凝土局部表面缺浆形成粗糙面,出现许多小凹坑、麻点,但无钢筋和石子外漏现象。
产生原因:(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
(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4)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预防措施: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模扳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
处理措施:表面模板做粉刷的可不处理。模板表面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配比混凝土去掉石子后的浆液,将麻面抹平压光。
3、孔洞:
外观现象:混凝土结构存在空隙,局部或全部没有混凝土。
产生原因:(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土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2)混凝土的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未进行振捣。
(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高,振捣器振捣不到位,形成松散孔洞。
(4)混凝土内掉人扣件、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防治措施:(1)在钢筋密论文导读:。对于处在人多、运料等通道处的混凝土阳角,拆模后要用槽钢等将阳角保护好,以免碰损。(4)冬季混凝土灌注完毕,做好覆盖保温工作,加强测温,及时采取防冻措施。处理措施:缺棱掉角较小时.用钢丝刷刷净充分湿润后,用1:2或1:2.5的水泥砂浆抹补齐正。缺角较大时,可将不实的混凝土和突出的骨料颗粒凿除,用水冲刷干净湿润,再
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认真分层振捣密实。
(2)预留孔洞,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门,严防漏振。
(3)黏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人混疑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
处理措施:对于较小孔洞要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钢丝刷和压力水冲刷,湿润后用高一个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对于较大孔洞则需要经有关单位共同研究,制定补强方案,经批准后方可处理。
4、露筋:
外观现象: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部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
产生原因:(1)混凝土灌注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钢筋紧贴模板。
(2)钢筋混凝土结构断面较小,钢筋过密,如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混凝土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
(3)因配合比不当混凝土产生离析,浇捣部位缺浆或模板严重漏浆。
(4)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使钢筋移位。
预防措施:(1)浇灌混凝土,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查验收,保护层处混凝土要振捣密实。
(2)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
(3)浇灌高度超过2m,应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以防止离析。
(4)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
(5)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现象及时调整到位。
处理措施:将外露钢筋上的混凝土残渣和铁锈清理干净,用水冲洗湿润,再用l:2或1:2.5水泥砂浆抹压平整,如露筋较深,将薄弱混凝土剔除,冲刷干净湿润,用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捣实,认真养护。

5、缝隙、夹层:

外观现象:施工缝处混凝土结合不好,有缝隙或夹有杂物,造成结构整体陛不良。
产生原因:(1)在灌注混凝土前没有认真处理施工缝表面,交接处未灌接缝砂浆层,接缝处混凝土未振捣到位。
(2)灌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时,往往分层分段施工。在施工停歇期间常有木块、锯末等杂物积存在混凝土表面,未认真检查清理,再次灌注混凝土时混入混凝土内,在施工缝处造成杂物夹层。
预防措施:(1)在施工缝处继续灌注混凝土时,如间歇时问超过规定,则按施工缝处理。
(2)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继续灌注混凝土前,除掉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或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水应予以清除。
(3)在灌注前,施工缝宜先铺抹水泥浆一层。
(4)在模板上沿施工缝位置通条开口,以便清理杂物和冲洗,可采用高压风吹。全部清理干净后,再将通条开口封闭,并抹水泥浆或减石子混凝土砂浆,再灌注混凝土。
处理措施:当表面缝隙较细时.可用清水将裂缝冲洗干净,充分湿润后抹水泥浆。对夹层的处理要慎重。补强前,先搭临时支撑加固后,方可进行剔凿。夹层中的杂物和松软混凝土清除,用清水冲洗干净,充分湿润,再灌注,采用提高一级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并认真养护。

6、缺棱掉角:

外观现象:结构或构件边角处混凝上局部掉落,不规则,棱角有缺陷。
产生原因:(1)木模板未充分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造成脱水,强度低,或模板吸水膨胀将边角拉裂,拆模时,棱角被牯掉。
(2)低温施工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
(3)拆模时,边角受外力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
(4)模板未涂刷隔离剂,或涂刷不均。
预防措施:(1)木模板在灌注混凝土前充分湿润,混凝土应灌注后认真浇水养护。
(2)拆除钢筋混凝土结构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表面及棱角才不会受到损坏。
(3)拆模时要注意保护棱角,严禁模板撞击棱角。对于处在人多、运料等通道处的混凝土阳角,拆模后要用槽钢等将阳角保护好,以免碰损。
(4)冬季混凝土灌注完毕,做好覆盖保温工作,加强测温,及时采取防冻措施。
处理措施:缺棱掉角较小时.用钢丝刷刷净充分湿润后,用1:2或1:2.5的水泥砂浆抹补齐正。缺角较大时,可将不实的混凝土和突出的骨料颗粒凿除,用水冲刷干净湿润,再用比原混凝土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补好,认真养护。
参考文献
建筑施工手册/北京.《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编写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彭圣浩.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论文导读: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