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议理工科浅析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092 浏览:83170
论文导读:
摘 要:理工科院校作为我国科技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其院校学生的综合水平对我国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理工科院校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的弱势逐渐凸显。文章针对我国理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理工科院校 大学生 人文素质教育
1004-4914(2013)05-159-0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才市场的需求已经从过去的单一技术型人才逐步转化为复合型人才,理工科院校作为培养我国科技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其院校学生的综合水平影响着我国以后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因此,为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当务之急。

一、人文素质及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人们在人文方面具有的综合素质就是人文素质,是人文科学知识个体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及其人格、修养、气质方面的内化,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基本的品质和态度;另一方面,人文素质也包含哲学修养、文学艺术、文明礼仪、道德、政治理论、语言文学和历史等在内的文化素质,是人内在气质和精神的外在综合表现,更反映着一个人的文明程度。人文素质是人文知识通过人文教育积累与内化的结果,并非天生独有的。
人文素质教育是教学生如何、怎样做人的以人为本的教育,重点在精神及人格方面。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的人才是素质教育的目标,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人文素质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品格,有助于学生良好道德修养的形成,学生感悟力及想象力的开发和思维方式的完善。

二、理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分析

1.院校内人文气息不浓厚。现代高校过于注重人才的专业化培养,专业越来越多,越分越细,触及范围也越来越少,因此,专业知识学习成了学生学习的重中之重。高校课程主要分为必修课、选修课、限选课三种,对于理工科院校的学生来说,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和基础课的比例达到了70%以上,而人文课程除了一些人文类选修课和政治理论课外很少触及其他,其比例不足10%。在这不足10%的比例中,课程多数只是涉及政治性知识,其他的人文知识就很难涉及了。
从整体上看,理工科院校内人文气息不浓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学生对精神食粮的忽视。文化和文学的积累是一个民族源于:毕业总结范文www.7ctime.com
的脊梁。吸收优秀的文学精神粮食是培养大学生良好政治观和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不少大学生不懂得欣赏高雅的艺术,反而沉迷于虚幻的网络游戏。一些学生对国际走向及重大政治事件漠不关心,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对社会上的文化活动和热点问题缺乏关心。只有少部分的理工科院校学生由于自己的兴趣爱好积累少量的人文方面的知识素养,但他们也并没有完全的认识到人文素质的重要性,更没有对人文知识提出更深入的见解。
2.缺乏针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校园文化活动。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学科中,更蕴藏于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中。传统的理工科院校的校园活动主要围绕其学科设置来组织安排,更偏向于实践活动和科技活动,而文艺活动、精彩的人文方面的学术报告却鲜为人知。校园活动的枯燥,使一些学生不融入集体,以自我为中心,生活目标不明确,一些学生对事物的评判从功利和实用出发,缺乏人文的态度和情感,行事极端,目光短浅,出现了高“智商”,低“情商”的现象。
3.理工科教师欠缺人文素质的系统培养。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大部分理工科院校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过分强化专业意识,对于人文素质教育宣传力度很低,没有把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更没有在教学中有意识的渗透人文教育,教师对人文知识嗤之以鼻,学生更无法从教师那里得到人文知识兴趣。事实上,人文素质教育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专业教师的参与与配合。教师处事的原则、审美观念、思维方式、治学精神等,会无声的熏陶着学生。一些理工科院校的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综合素质不高,人文知识不扎实,知识面不宽广。尤其是一些青年教师由于成长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其人文素质不足,思想认识不够全面。在高校对青年教师的选拔中,对学术成就和专业素质过分追求,忽视了人文素质的重要性,而在教师的培养中也只关注专业水平的强化,忽视了人文素质的提高。

三、提高理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1.营造浓郁论文导读:

的人文知识氛围。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营造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氛围,加强对学校人文氛围的建设对提高理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有很大的帮助,更是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方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需要学生在环境熏陶和自身努力下感悟与体验。优秀的人文氛围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着学生,学生在无形中感受着、熏陶着人文气息。好的人文环境是通过活动环境、自然环境和人际关系环境等所体现出来。学校内的各种设施,甚至一草一木都应彰显人文情怀,让学生在大环境下受到熏陶,得到启迪。各所高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氛围与学术特征,这是极为宝贵的,是各个高校的隐形财富,理工科院校在人文氛围的营造上要区别于其他高校,加强对学生的情感引导,灌输主流文化,把娱乐性与学术性相结合,使学生在理工科院校内也能感受到浓郁的人文气氛。
2.开展丰富的人文知识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是提高理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学生可以从听取人文知识相关讲座、选修感兴趣的人文课程等方式娱乐身心、开阔视野、汲取知识,从而对人文知识得到深一步的了解与启迪。社团是高校中最具有创新性与活力的学生群体,是一个为学生提供锻炼与实践的平台。充分发挥社团的作用,通过引导、支持和鼓励社团组织开展各种有意义的富有人文知识内涵的活动与社会实践,锻炼学生的集体意识与人际交往能力,在社团活动中体会为人民服务的价值与快乐,增强学生对社会,对群体的认识,使参与其中的学生切身体会到人文知识的魅力与重要性,使学生自觉地将宝贵的精神财富发扬光大,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及品格情操。
3.提高相关教师的人文素质。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由此可见教师的重要性。教师是引导学生品德形成、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关键。对于理工科院校教师人文素质不高的问题,可以挖掘更多优秀人文专业毕业生,聚集更多在人文方面有成果的教师,壮大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师资队伍。与此同时,要加大对教师人文知识的培训力度,在新教师岗前培训考核时,相应的考察一些人文知识,对在职的人文教师要定期进行培训。提高人文教师的人文素质固然重要,但专业课教师与基础课教师的人文素质也不容忽视。在理工科院校,理工科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重大的。理工科老师应在专业的教学中灌输人文教育,而不能单一的强化专业知识忽略了其他。专业课老师对人文素质教育不感冒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专业与人文的有机结合不足且宣传力度不够。理工科老师要善于挖掘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方面的资源,在教学中收集人文教育内容并将其渗透其中,根据专业特点,推荐一些相关的人文书籍给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人文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教师不应仅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在多方面关心学生的身心成长,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吸收,使学生人文素质在无形中得到提升。
[本文为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学体系研究,课题编号:GBC1211104]
参考文献:
1.蒋研川,杨清明.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及培育[J].高等建筑教育,2009(3)

2.黄卉.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教育科研,2007(7)

3.贾振岐.科学与人文教育融合强化学生素质提高及能力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08(24)

4.张宏雷.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路径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8(9)

5.刘威.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缺失及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08(6)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7)(责编:吕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