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谈古诗浅谈古诗教学生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399 浏览:19508
论文导读: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是诗的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诗教传统,代表中华民族巍然独行于全球各族人文世界中的便是诗的教化。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明确地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主张,其实质就是感知到知觉到觉悟的过程,“诗教”是“立人”的奠基石。
但由于受“惟智是举”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在经济大潮“立功主义”的冲刷之下,人们对教育的价值取向存在着“不管黑猫白描,抓住耗子就是好猫”的“唯结果论”。尤其是在古诗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只是要求学生把诗句诗意死记硬背下来就可以了,这不但没有让学生受到诗的熏陶,就连他们潜在的灵性也在不知不觉被忽略甚至被扼杀,那么如何发挥古诗自身的价值,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在这里谈一下自己肤浅的认识。
1.“读”上下功夫。朗读是培养小学生语感的基本手段之一,因为语感是对于语言文字吸收的内化感受,而朗读是感受语言材料的过程,通过感知使语言材料所描写的客观事物变成读者内心的情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便体现了多读的重要性。因此,应该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但也决非为背而读,如果不求甚解,即便背的滚瓜烂熟,结果也知之甚少。怎么才能让学生带着兴趣去读呢?我们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例如:配乐颂读、教师范读、个别学生读、齐读、默读等。
2.“疑”上巧安排。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成为一名“设计师”,教师所设计的问题精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发挥创造能力的行与否。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都不会很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应该让学生“跳一跳”源于:论文格式排版www.7ctime.com
才能摘到果子,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也不要急于给出正确答案,让学生自己去研究,自己解决不了的可以小组研究、全班讨论,这些都解决了的,教师再从中点拨、引导。这样不仅可以在师生互动的情况下完成学习任务,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提高了解疑的效果。
3.“想象”多培养。想象能力的培养是创造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所以,我们在古诗的教学中必须多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例如,在教《暮江吟》一诗中,就让学生根据古诗的内容描绘出《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和《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两幅画面。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教师放录音机,让学生闭上眼睛去想象。凭借学生的想象,化抽象为具体,化文字为画面,华静态为动态,从而以课文内容的活化促进了课堂教学的趣味化和学生理解的深化,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想象中学生并掌握了古诗。
总之,对学生进行古诗教育,无疑是直接地进行真的、善的、美的种子的播撒,把更多的绿苗移植进少儿梦圆,其工作任重而道远,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探索,才会有所长进,有所创新。
(作者单位:河北省宽城县板城中心校)
编辑/张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