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索探究计算教学中以用促算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977 浏览:95048
论文导读:
计算是人们生活、学习、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数学方法。对于每个人来说,仅在小学阶段学习整数、小数和分数四则计算及其混合运算。因此,在小学阶段学好计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终身有益。那如何进行计算教学呢?美国国家委员会在《人人关心数学教育的未来》报告中指出:“今天一个数学本领仅限于计算的人,几乎没有什么可贡献于当今的社会,因为廉价的计算器就能够把事办得更好”。如果现在还是把计算教学的目标定位于牢记计算法则、形成计算技能,显然是缺乏现实意义的,教师应该借助计算教学这个载体,引领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使他们在获得计算知识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计算教学是为应用服务的,所以应以“算用结合”的思想来指导。我尝试在计算教学中以用促算,通过“以用引算式,以用明算理,以用促内化的教学方法”,把教学的每一环节都落实到应用中去,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有价值的数学,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可持续的和谐发展。

一、创设情境,从实际应用中引出算式

我们如何将算式置于实际问题之中,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深刻体会数学的内在价值?那就要创设情境,让学生从情境中发现问题,也就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计算,从而引入计算学习。例如我教学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一课:
1.导入:二年级的小朋友去春游。(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二①班36人、二②班32人、二③班35人、二④班30人。学校安排了2辆车,每辆车最多只能坐70人。)

2.提出问题,探究策略。①能坐得下吗?②怎样安排座位?③哪两个班可以一起坐?

3.自主探究,获取新知。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呢?(①和②,③和④,②和③,①和④)这样安排行吗?用什么办法验证?(把两个班人数相加看是否超过70人。)
简单朴实的一个情境让学生知道了为什么要计算,又为本节课提供了研究的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贯穿整节课。

二、自主探究,结合实际应用让学生明白算理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中,要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要将单调的算式放到具体情境中,赋予每个算式“活”的生命;将抽象的算理融入具体情境中,赋予计算“活”的灵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或情景图,让学生充分明白算理、掌握算法、体会含义、巩固最简捷的算法,能解决实际问题,才是真正落实算用结合各种措施的归结点。例如我教学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一课:
1.在小朋友得出算式36+32后,我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答案。如30+30=60,6+2=8,60+8=68;36+30=66,66+2=68;摆小棒等。

2.说说你是怎样摆的(课件演示配合讲解)?

3.列竖式的计算结果也是68,在这个算式中,各数字分别表示什么?“6+2”,“3+3”各表示什么?(结合主题图演示:二①班36人,每列10人的有3列,另一列有6人。二②班32人,每列10人的有3列,另一列有2人。所以“6+2”就是把两班中非整十数的同学加起来,“3+3”就是整十数和整十数的同学相加。)
让学生在充分经历学习过程的基础上,通过算理直观与算法抽象的有效结合,注重学生以图式结合来探究算理。这样,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就不再只是教师的直授,而是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只需进行沟通、提升、总结。

三、练习拓展,在实际应用中促进知识的内化

计算教学中的练习设计,要使计算与生活相伴,起到学为所用。如何能使学生感受到计算不再是阿拉伯数字与运算符号的简单组合,而是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必须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精心的设计练习。“会算后再用,为算而用,为用而算,算用结合”,通怎么写论文www.7ctime.com
过“用”促进知识的内化。还是以《两位数加两位数》一课的习题设计为例:
小小裁判:
创设:套圈比上就要开始,可裁判还没有来,怎么办?(生当裁判)
比赛规则:每人套3个圈,套中的加起来得分高者取胜。
亮亮第一次套中37分,第二次没套中,第三次套中12分,亮亮得了多少分?(49分37+12=49)
红红第一次没套中,第二次套中10分,想:红红要想赢亮亮,她最后一次应该怎么套?(套42分才能赢)。
师:红红得到大家的鼓励,第三次真的套中42分。请评委亮分。(52分10+42=52)
师:假如你也参加这场比赛,要想赢亮亮,你打算怎样套?
①套21分和37分。②论文导读:上一页12
37分,只要套中两次。③每次都套中42分的,得分就最高。
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需要一定的练习,但要摒弃机械地计算练习,让计算融入到实际应用之中,进一步掌握算法。套圈比赛,学生既当裁判又可参与比赛,思维是独立、积极、主动的,不但达到了计算的目的,还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计算教学中,算是用的前提,用是算的归宿,算和用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共同体。算用结合、以用促算其本身是动态生成的,本文提供的只是一个思维的角度、借鉴的方式,而非解决计算教学问题的方法本身。我在计算教学中尝试以用促算,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但成功的算用结合、以用促算没有固定的模式,应该是独一无二的。让我们不断的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