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述探究农村初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物理科学科技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784 浏览:84405
论文导读:
我校是一所地处珠江三角洲水乡的农村初中,经济条件和教学设备相对珠江三角洲来说还是比较落后,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来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呢?

一、因地制宜,从“小”做起

农村初中由于设备、场地等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像城区大校那样具备“洋、洋炮”——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来进行科学探究。面对着“小米加”,教师应如何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呢?笔者认为利用一些日常生活的小器具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探究:例如在进行“光反射时的规律”探究时,由于平行光源数量不够,我们利用激光小电筒(市场上的零售价约为6元/支)来代替,其效果比用平行光源的还好,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从而准确得到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此外,利用激光小电筒还可以进行“声音的特性”的探究(如图1),具体方法是源于:本科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利用激光小电筒发出一束红光斜射到粘在振动体(如音叉、鼓等)表面的反射镜上,当振动体发声后可以看到经过镜面放大的振动轨迹,并且越用力敲击,其振幅越大,响度也随之增大;在探究“光的折射”现象时,我们一般用一束白色的平行光从空气射向水中,但由于在白天我们根本看不到折射光路,为此我们将激光电筒的红光斜射入长方体的玻璃杯,再射到黑板上得到A点,往杯中加水后,光线会向下偏折,从而在黑板上看到B点(如图2),再如在探究“光的色散”的时候,由于三棱镜的数量有限,我让学生改用方形玻璃容器装满水,然后让太阳光透过水棱镜,也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到白色的太阳光被分解成绚丽多彩的七种颜色。

二、以“农”为本,联系实际

进行科学探究的时候不能只是从理论到理论,必须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来探讨,尤其是要联系与农村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而物理知识来源于广袤的大自然,经过理性分析、归纳、提炼等加工程序后,再将其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因而要求学生除了扎实课本的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是灵活将知识应用于实际,并在应用中将知识验证、创新、拓展,培养其创造力和超凡的想象力。例如在学生学习了安全用电的知识后,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以下探究:让学生回到农村了解生产和生活中一些不规范的用电情况,从而写出《农村安全用电的隐患和改进措施》之类的调查报告,使学生真正地从“生活走向物理,由物理走向社会”。再如在引导学生进行《色光的混合与颜色的混合》时,由于现实生活中如照相、绘画、油漆等都广泛应用这种知识,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我上了一节简短的“水彩绘画”课,要求学生只是用红、黄、蓝三种颜色作水彩画,经过短期的训练,学生们画出一幅幅简单的水彩画,虽然画得不是十分神似,但其用色之准确、艳丽,他们对颜色复合的理解则不言而喻了。这种寓教于乐的方法既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可培养学生的再创造能力。

三、因陋就简,由内及外

在进行科学探究时,由于课堂的时间有限,未必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综合型的探索,因而老师有时要善于因势利导学生将兴趣由课内引向课外,让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和在更广阔的空间来进行科学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学习和自主研究的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对系统知识融会贯通地理解和灵活运用。例如学生在进行了《光的折射》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探究后,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进一步做以下探究:将一支铅笔放入烧杯的水中,可观察到铅笔在杯的左边、右边和正中有不同的弯折方向,再将一些盐溶化在水中,此时的折射方向又怎么变化?由此可以让学生画出相应的光的折射光路。此外,杯和水又可以组成一个水透镜,当物体放到杯子的后面会形成放大的虚像,当用水透镜观察远处的景物时,可以看到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些生动有趣且易于进行的探究(尽管有些是很简短的研究),我认为从初中阶段开始就要常抓不懈。但现在不少物理教师以为初中阶段只要求打基础就行了,搞科学探究是大学的事,把打基础与做研究人为地割裂开来。殊不知研究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便可一触而蹴的,必须经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从现在的“小研究”飞跃到将来的“大研究”。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将研究成果写成科技小论文,因为这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形式。
责任编辑 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