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培养学生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点燃学生智慧火花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739 浏览:84611
论文导读:
摘要:“全教会”指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语文教学必须在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重视开发智力,注重培养创造力,这才能贯彻“全教会”的精神,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培养;创造;点燃
1674-9324(2013)07-0036-02
在语文课中如何去发展学生的智能,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呢?根据教育心理学研究如何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培养他们的思维,发展他们智力的心理规律和语文这一学科的属性,本人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认为,语文课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探索。

一、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质疑问难是发展智力、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源于:论文书写格式www.7ctime.com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实践证明,只有质疑问难,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见。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呢?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质疑问难活动,我从以下三方面引导:
1.激无疑为有疑。我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确定“分步质疑”的范围:(1)疏通性质疑。即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就文章的字、词、句、段及结构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质疑。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然后学生在老师的导示下自己去解答问题。例如,教《鸟的天堂》时,我先从题目着手,让学生读课题后激发学生质疑,这样引导他们:“从题目中,你理解了什么,不明白什么,还想了解什么?”有的问:“天堂是什么?”有的问:“我想知道鸟的天堂是什么地方?”“为什么用‘鸟的天堂’为课题?”……我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朗读课文,有的学生提出不懂的字词,有的提问:“课文里为什么把榕树比作鸟的天堂?”我反问学生:“这里为什么成为鸟的天堂?”我让学生读作者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和第二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学生通过仔细地读课文去弄懂刚才提出的问题。(2)探究性质疑。即在学生进一步学习课文时,就文章内容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较深入的思考。就前面我举的例子中,我再进一步地问学生:“这里的天堂比喻了什么?那么我们也可以用天堂来比喻什么?”有的学生说:“我可以用天堂来比喻我们现在生活的乐园。”于是,我让学生来描绘自己的天堂。(3)鉴赏性质疑。即对文章的写作方法、特点,进行鉴赏性质疑。例如:《鸟的天堂》写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去只见一株大榕树不见一只鸟,第二次去看见了很多鸟活动。我让学生鉴赏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不同的景象,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我再让学生忽略其中一段,只写一次去鸟的天堂,看文章有什么区别。让学生在鉴赏中认识事物,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促有疑为无疑。教师“解惑”是发挥主导作用的表现。但教师千万不能包办代替,约束学生的思维。教师在质疑活动中,要抓住时机,根据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自己去解疑。
3.变无疑为有疑。开展质疑教学活动不是目的,他只是训练学生思维发展的手段之一。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把“释疑”作为任务。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从无疑到有疑,是思维能力的发展;经过质疑达到无疑,是思维能力的提高。我们应进一步引导学生在“无疑—有疑—无疑—有疑”的循环中去探求,让学生的思维处在一个飞越运动之中,启迪他们的智慧,从而使他们探索更多的知识,获得新知识,促进他们智力的发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二、要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文学作品是富于想象的。高尔基说过:“想象是创造形象的文学技巧的重要手法之一。”它是作家创造艺术形象时的一种特有的思维活动,也是作家艺术创造力的表现。因此要使学生学好语文,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例如,在教《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设计了一道开发学生想象的填空题:小女孩在(?摇)中幻想(?摇);在(?摇)中幻想到(?摇);在(?摇)中幻想到(?摇);在(?摇)中幻想到(?摇)。那我在欢乐幸福的生活中幻想到(?摇)。后一个填空让学生大胆想象,通过了解课文内容,学生根据切身体会,情感迁移,展开合理的想象补充完最后一格。又如我在教完《凡卡》一文之后,叫学生根据课文的思想内容置换课文最后一段。课文的最后一段是写凡卡写信封、寄信和爷爷收看他的信。我在论文导读:
教完《穷人》一课之后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续编结尾段。通过这类题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三、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后天培养与训练的结果。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这种思维的能力。关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心理学家认为,应抓住以下几方面的训练:
第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教师就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古今中外,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不外有两种:注入式和启发式。注入式教学只能使学生依赖于教师的讲解,被动地学习,根本谈不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启发式创设的情境,既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又能使他们获得现有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能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的情境,发现未掌握的新知识,甚至创造未有的新事物。
第二是加强训练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所谓流畅性,根据心理学家的实验,其主要做法是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自由联想与迅速反应的训练;所谓变通性,就是训练学生具有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能力;所谓独特性,也就是个人思维的特殊性,这类思维往往带有创造思维的胚芽。我们要根据各个学生对某个问题或事物的不同思维去诱发和训练,使他们的独特思维成为科学性,并使之能闪出智慧的火花。
第三是注意培养分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科学的实践表明,凡是一个创造性活动的过程,都要经过分散思维到集中思维,再从集中思维到分散思维这样一个过程循环反复多次才能完成。因此,在培养学生的集中思维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分散思维的训练。
第四是直觉思维的培养。直觉思维是创造性思维活跃的一种表现,它既是发明创造的先导,也是人们在百思不得其解之后而突然诞生的硕果。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首先要教育学生认真掌握基础知识和有关的理论原则及体系,这是培养与发展学生直觉思维的根本。与此同时,又要引导学生大胆实践,这是因为,直觉思维不仅以社会和个人的多次实践中对问题进行大胆的推测或猜想,而且培养他们良好的直觉思维的习惯。此外,教师若能经常有效地应用直觉思维的方法提出多种不带任何结论的问题给学生作答,也能对学生起到示范或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以上所说的几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实质上是语文教学中的引导发现法。每一种训练方法都把它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过程。这个过程要充分注意学生的心理因素,根据教材固有的特点,抓住教材中能够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诱因,多设疑点,诱导他们主动地参与课堂中的各种活动,并鼓励他们大胆进行想象,使他们获得知识的同时又发展他们的智力,使他们进一步探索未知的情景,发展未掌握的新知,激发他们创造出新的事物。

四、要让学生多做创造性的练习

在语文教学中抓基本知识的分析和练习,如对字词的辨析、分析句子成分、分析修辞手法、修改病句、变换句式、选词填空、用词造句、使用标点符号等方面的基本练习是很有作用的,也是需要的。又如改变某些词语感彩的造句,改换句子训练,作文叙述、改写、缩写、扩写,写读书感受等。班上举办墙报,让学生自己拟稿,自己设计排版,自己画画出版,经常做这类创造型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语文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途径是很多的,只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多做研究,边教边创造,注意对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训练,就会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如果我们能真真正正做好这几点,就会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