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议清华清华简《保训》“中”字集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272 浏览:133683
论文导读:类似,以书的形式流传,是古代帝王即大位前必须掌握的东西,是治国安邦平天下的道理,“得詷得中如得天下”。姜广辉把“中”理解成“中庸”之“中”。他说:“中”就是处理事情时要把握分寸,要将事情处理得恰到好处。舜“恐,求中”,就是在恐惧中思考如何将各种人际关系处理得最好。李均明先生认为《保训》有两种“中”,一
摘 要:“保训”是清华大学的一批战国竹简“清华简”中的一篇,其中“中”字出现了四次。本文以“2010年12月出版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中的《保训》篇为研究对象,集合各家观点,探求《保训》中“中”字的意义。
关键词:清华简;保训;中
1005-5312(2013)02-0204-01
《保训》篇是清华简最先被整理公布出来的,共十一支简,“中”字出现在第四、第六和第八支简共四次,分别是:(4)受之。钦才(哉),勿淫!昔舜旧(久)作小人,亲耕于鬲,茅(楙)■(恐)(功)救(逑)中(众)。自诣(稽),氒(厥)志;(6)侌(阴阳)之勿(物),咸川(顺)不(逆)。舜既得中(众),言不易实(变)名,身兹备(服)惟;(8)才(哉)!昔(微)叚中(众)于河,以有易,有易伓(伏)氒(厥)辠。亡(害),迺追(归)中(众)于河。
对于“中”字的解释,各家给出了不同的说法:
李学勤先生认为《保训》之“中”“是指思想观念而言”,“‘中’的观念,或称中道,是《保训》全篇的中心”。
赵平安先生认为“中”与“詷”类似,以书的形式流传,是古代帝王即大位前必须掌握的东西,是治国安邦平天下的道理,“得詷得中如得天下”。
姜广辉把“中”理解成“中庸”之“中”。他说:“中”就是处理事情时要把握分寸,要将事情处理得恰到好处。舜“恐,求中”,就是在恐惧中思考如何将各种人际关系处理得最好。
李均明先生认为《保训》有两种“中”,一为“适用广泛的治国理念”、“保持平衡的理论”,即“中道”;一为“具体指不偏不倚、公正的司法判决文书”。刘光胜先生赞同此说。
李锐先生认为“得中并不一定能受命”,也就是不同意“得中如得天下”之说。他将“中”解释为一种特定的方位,可以被“度量、推究”于河或河附近的地区,是一种可以“根据阴阳方位而体会到的‘中’”。
林志鹏先生也认为有两种“中”,第一个是舜恐而“求中”的“中”,指“反求己心”,而“得中”的“中”则是指“心明灵清澈”;第二个是“微刏(祈)中于河”的“中”,是指“军旅所用建鼓”(“祈中于河”即在“河”衅鼓誓师)。
李零先生从“中”的字形入手,说明殷墟卜辞的“立中”就是古书常说的“立表”,“中”有表率、标准之义,有中间、中心之义。为“地中”和“立于地中的旗表”。
武家璧以“中”为“极”,以为虞舜“求中”就是“立极”,目的是“治历明时”,而上甲微“砌中于河”,就是在河滨或河伯之地堆石垒砌了一座“中”坛。
邢文又以“中”为“数”,就是孔子所传帝尧所说的“天之历数在尔躬”的“天数”,也是传说中舜得河图的河图之数,还是文王据以演《周易》的“易数”。
李守奎认为“中”可借可还,自当是一种物件。
沈建华则强调《保训》简的“中”字理念,有着不同的层次含义。第一个“恐救中”,指舜帝担心失去“中”; 第二个“既得中”,指取于执中; 第三个上甲微“借中”,指借助公平正义。第四个“追中”,指遵循效法。这四个“中”字的使用,前两个是怀柔,后两个是手段与目的,既有怀柔的一面,又有强硬的一面。
张卉在《清华简“中”字浅析》一文中指出,应结合舜和上甲微的事迹以及文王所处的时代背景来考察,《保训》之“中”。“舜之‘中’是帝王修养之大要,执政之大法,所以尧命舜,舜命禹,文王以命发。”“上甲微之‘中’就是上甲微祭祀王亥所用的木主。”“舜之‘中’是由‘心’引申为德行修养;上甲微之‘中’是征伐有异途中祭祀王亥所用的木主。
廖名春先生将“中”训为“和”并从简文和其他文献入手给予了充分的证明。
综合以上各家所说,我们认为,廖名春先生的说法最为恰当。江林昌先生曾在《清华篇“中”的观念》一文中谈到“‘中’应该是一种观念,是上古时期各氏族部落共有的宗摘自:毕业论文摘要范文www.7ctime.com
教信仰和道德观念。‘中’字最初表达的便是中正公平,不偏不倚,因而可有行为准的之义。舜之所以能够得到大家的普遍赞美,原因就在于舜最能领会‘中’的精神,并能以‘中’为原则,处理好氏族部落内部以及氏族部落之间的关系。”这和廖名春先生所说的将“中”训为“和”也是符合的。
“中”字,从商代到战国,写法一脉相承。其原始写法,一般有三个要素:(1)“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道竖形笔画,像一根标杆。(2)竖形笔画的论文导读:之意。此外《尚书》、《论语》、《礼记》等文献中也多有“中”字出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已是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概念,并成为指导人们思想的一种观念。即我们所说的“和”。参考文献:李学勤.论清华简〈保训〉的几个问题.文物,2009年第6期.赵平安.关于〈保训〉“中”的几点意见.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
中间有个圆圈,表示这个杆子的中点(两端之中)。(3)圆圈的上下皆有旗斿,上下两段的方向一致:向左飘一律向左;向右飘,一律向右。其原始意义有旗帜和风向标等,代表着中正,不偏不倚之意。此外《尚书》、《论语》、《礼记》等文献中也多有“中”字出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已是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概念,并成为指导人们思想的一种观念。即我们所说的“和”。
参考文献:
李学勤.论清华简〈保训〉的几个问题.文物,2009年第6 期.
赵平安.关于〈保训〉“中”的几点意见.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
[3]李锐.上甲微之“中”再论.孔子2000网,2009年6月24日.
[4]武家璧.舜帝的“求中”与“得中”———读清华简〈宝训〉(之一)/(之二).武汉大学简帛网,2009年5月5日/武汉大学简帛网,2009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