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述源于文章源于生活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60 浏览:9536
论文导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盲生作文初级阶段实际能力的分析,对提高盲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让盲生在享受写作乐趣的同时,也揭示了作文的生命所在。
关键词:生活低年级盲生作文兴趣爱好
1672-1578(2012)09-0192-02
对低年级学生而言,作文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特别在盲校,由于低年级盲生缺失视觉,缺乏对生活的直观观察,因而在作文起步的阶段,盲生就像是刚学飞的小鸟,要么举步维艰难以成文,要么跌跌撞撞不辨方向。究其根本,低年级盲生缺少生活历练是最终的原因。没有生活的具体内容,没有生活素材的日积月累,作文怎么能不“假大空”呢?文字中又怎能透出生活的气息来呢?
低年级盲生作文的起步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文的起步教育直接关系到盲生对写作的认识和兴趣,也直接影响盲生今后的作文能力和水平。因而,要提高盲生的作文能力和水平,就要从作文起步教学开始抓起,要从作文所依赖的生活源头抓起,要让盲生贴近生活实际,从而避免作文写作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笔者认为,在盲生开始写作文的初期阶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扎扎实实搞好作文的起步训练:
1 交流生活,培养兴趣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出, “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生活教育理论也是作文教学的理论依据。生活是一首五味杂陈、色彩斑斓的交响乐,聆听生活的旋律,记录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既可以让盲生有话可写,也可以让盲生有真情实感,更重要的是,能让盲生在书写生活的同时可以逐步正确地认识生活,学会辨别生活中的真、善、美,分清生活中的假、丑、恶。所谓文如其人,教文以教人,盲生学作文的同时也是在学如何做人的过程。

1.1交流生活的可能性

在作文教学的具体过程中,要以盲生生活为本,以盲生实际能力为准。一般,二年级盲生开始写句,三年级盲生开始写文。在此阶段的盲生,生活的经历都比较简单且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由于每个人的生活过程和内容都是各不相同的,而且盲孩子的生活经历有他们的特殊经历,就算是经历了同样的生活过程,带给每个人的感受也是不同的,因此,盲生生活的差别性,既提供了他们之间相互交流的可能性,也凸显了相互交流的必要性。

1.2交流生活的重要性

加强生活交流,是顺应孩子天性的有效的教育方法。孩子的心里藏不住事,常常喜欢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的生活,所以,人们常用“天真无邪、口无遮拦”来形容孩子。针对孩子的这种天性,教师只要提供给他们畅所欲言的时间和场所,就能很自然地把话闸打开,然后,让孩子们在交流结束后写下所听到的、所想到的内容。通过这样的生活交流,盲生写作文时自然就有内容可写、有生活趣味可品了。当然,老师对所写文字数量多少可以不加以限制,对低年级的盲生而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还欠缺,可以纯粹以培养写作的兴趣为主。久而久之,这种轻松的教学很自然地就将生活实际与盲生的作文起步教学融为一体了。

1.3交流生活的多样性

好好利用生活这个不竭的资源,会让我们的写作教学变得轻松简单得多。交流方式上,不能拘泥于课堂教学的固定模式,而是采取方式灵活、时间不拘的形式。比如,笔者利用中午的休息时间开设“午间说话”栏目,让孩子们在小组内各自说说自己的生活见闻,讲述者也可以自由上台讲给大家听,并由大家作出评价,有时,老师也不妨加入到交流的队伍中,调节气氛,以增强他们的兴趣。

1.4交流内容的多元性

低年级盲生的生活环境和经历都是有局限性的,仅靠讲自己身边的事显然是不够的,这不是生活的全部,而且,孩子们的生活经历毕竟有限,常常讲一些类似的事自然会让大家生厌,所以“午间说话”不能天天说,说多了就是听觉疲劳症。我们可以启发盲生关注周围其他的事。不光要让孩子关注自己的生活,更要让他们关心别人的生活,这样,才能见多识广,才能提高认识能力和鉴别能力。因此,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填补生活经历的不足。
课外阅读是一种极其有效的弥补方式。通过阅读学会“品生活之味”,学习他人对生活的领会、表达。课堂教学为学生打开了知识的窗户,更美更多的景观要学生自己去欣赏,去领略。在低年级的盲生学完“六点”之后,老师就可引导他们在家长的帮助下多摸读课外盲文读物或收听一些有声读物了。教师可有意识地推荐论文导读:
他们读一些名人、伟人的故事,一方面了解名人、伟人的生活,拓展视野;另一方面,还可从中受到教育,得到人生的启示。在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可每周利用一次晨会课的时间开展“说故事”活动,在说的过程中,教师以激励性的评价激发孩子的表达兴趣。低年级的孩子词汇量有限,口头表达能力也不是很强,一下子让他们写实在太困难,反而会扼杀他们的兴趣。但这种集体的交流能充分激发他们的表达,无论是说自己的事还是说别人的事,都如同轻音乐,让人在和风细雨式的旋律中不知不觉受到情绪的感染,默默地喜欢上它。在此基础上,提出让孩子们写生活随笔,把自己认为生活中有趣的事记录下来,讲给老师和小朋友听,写得好的贴在班级后面的学习园地上。在这样的写作活动中,学生自然觉得兴趣浓厚、意趣盎然摘自:毕业论文翻译www.7ctime.com

2 设计生活,丰富题材
在教和学之余,教师有意识地、有目的性地、有针对性地带领学生做做游戏、做一些学生爱做的事或有意义的事,这就是设计生活,也就是创设生活情境,这是为学生增加生活积累、丰富写作内容的一条重要的途径。“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方法论, 也是我们作文教学激发动机必须遵循的原则。

2.1设计生活要有目的性

这种设计生活活动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因而也就可以做到有计划性。同班同学可以对某一主题展开习作的写作,便于老师对作文的评点,对提高作文水平显然具有较好的操作性。如, “六·一”节期间,我们学校开展了为失学儿童献爱心的义卖活动,低年级孩子作为买方积极地参加了活动。活动后,笔者要求学生想想义卖情形或自己买东西的一个场面,回家介绍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义卖本身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把这样一件有意义的事讲给父母听,这样让盲生对现场既有直观感知,又有事后的思想上的回味,在生活中接受了教育,在教育中发展了语言,在精神情操上得到了升华。

2.2设计生活要有直观性

盲生在学生时代大都住宿,生活圈子十分窄小,有的盲生甚至单调到三点一线:宿舍、教室、食堂。面对单调、千篇一律的学生生活,低年级小朋友的笔下往往就写得寡淡无味或是简单空洞。为此,在双休日的时候,笔者让回家的盲生随父母去买一次菜,要求充分应用手、耳等感觉器官“观察”父母是如何买菜的,买了哪些菜,然后将“所见所闻”在教室里说一说,写一写。在这个活动中,有的小朋友描述了妈妈讨价还价的过程,有的小朋友描述了菜场上各式各样的菜,还有的小朋友则描述了妈妈给自己买了哪些爱吃的菜,从中体会到了妈妈的爱。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 这样的平凡的生活情境具有简单直观性,带给学生的是鲜活的生活认识,是丰富的人生经历,是同样能在心灵打上深刻烙印的教育实例。设计这样的生活,很自然地丰富了学生写作文的内容。
3 贴近生活,提炼素材
实际教学过程中,盲生们在有了一定生活素材的情形下,往往仍然会像吃蟹一样无从下手,要么三言两语难以成文,要么就是废话连篇不着边际。源于:论文写法www.7ctime.com
推敲起来,现实生活往往是一个个波澜不惊的普通日子串联而成似水流年,发生的都是平凡琐事。作文写作,就是要从许许多多平凡琐事中提炼出有营养、有价值的部分,通过对素材的把握,文字的锤炼,从而达到艺术的神似,但又高于生活的本身。低年级盲生刚写作文的时候,是不可能领悟到这些道理的,为此,我们必须引导盲生去贴近生活,引导他们对生活的细细品味,引导他们提炼出生活的真、善、美,最终书写出生活的艺术的真实来。
4 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把学习的内容或方法用于生活。课堂上所学正是为了更好地在生活中所用。因此,我们必须将作文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使之在生活的土壤中生根开花。
例如:今天自己突然身体不舒服了,需要向老师请假,需要说明原因,写个假条。又如:帮助学校花园写警示牌,帮助班级写板报稿等。所有这些能融合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中的写作活动锻炼了学生的笔头,也增强了学生的对生活的认识和处世能力。教育、学习和生活如此交织在一起,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也即教育之场所。”
总之,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段的写话主要以培养写作兴趣为目的,以自己想论文导读:
说的话、想象中的事物为内容,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看法。从这一目标我们不难看出,低年段的作文以培养兴趣为主,以写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或看法以及自己想象的事物、想说的话为内容。简言之,就是让孩子们写自己想说的事情,写自己想写的文章。
孩子们涉世不深,也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但孩子们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和内心世界。通过他们的视野,他们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使他们产生了许多新奇而有趣的想法,发生了许多在他们眼里充满奇趣的事情,这就是他们简单而充满乐趣的生活。在不断地感受和观察中,他们慢慢地形成了自己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他们在享受写作乐趣的同时,也揭示了作文的生命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