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究建构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建构要求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4553 浏览:60293
论文导读:参观炼铁厂或观看关于工业炼铁的影像、让学生实地调查本地饮用水源的质量和水厂净化处理水的方法步骤。4理论迁移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科学教育和教学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要求学生能将所12下一页
【摘要】 本文中,笔者将对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化学教学动向进行分析,并提出建构“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四个可行基本途径
【关键词】 生活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建构联系生活
1006-5962(2012)10(a)-0058-01
研究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建构,有利于帮助学生通过学习化学课堂教学中生活化的知识意识到化学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关键性作用,并了解化学是关系着人类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环节。除此之外,还能让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活观,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解决生活实践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1初步联系生活,接触化学现象
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与化学息息相关。而第一堂化学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又直接影响着学生日后对于化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态度及摘自:毕业论文格式字体www.7ctime.com
其学习兴趣。因而,在开展化学第一课教学前,教师最好能在课前做精心准备,搜集一些生活化的教学素材,由生活日常化学现象导入新课,让学生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初步涉入化学的“殿堂”。比如用明矾净化水、香醋去厕所异味、牙膏涂抹伤口、茶叶与糖果一起存放易受潮等等。不胜枚举的各种生活现象,都能让学生惊讶地认识到其中隐约隐藏的化学原理,从而提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寓教于乐。
2巧妙创设情境,导入课堂教学
笔者认为,教师不仅要深入研读教材内容,更应当适度挖掘教材以外的课外教学资源,不断丰富自身的课外生活知识,以便在每节课堂教学开始前巧妙创设生活情境,从而持续性保持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热情,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比如,在讲初中化学课本第一章氧气的性质一节中“白磷的自燃”时,教师就可以用神秘而又极具吸引性的“鬼火”故事引入课堂教学,给枯燥的理科性课堂赋予其文学性色彩。又比如,在讲碳酸钙的性质这一章时,教师就可以从“询问学生家里如何给壶底去垢”这种类似的生活化问题导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活跃课堂气氛,进而引出该次课堂教学的“主角”——碳酸钙。
3学习理论知识,生活奥秘
仅仅从表面现象去认识化学是远非不够的。化学应该是科学的而非现象的,是理性的而非感官的,我们应该要透过其显在的表面现象去发现潜在的本质与客观理论。在此,笔者认为应该从两方面进行客观理论知识的课堂教学。

3.1设计生活化的化学实验

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习化学最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实验。通过化学实验教学,能够使学生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观察探究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基本素质要素有着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功效。
传统的实验室教学存在着其无可避免的一些弊端,且受时空和地域限制较大,不能使学生随时随地动手进行实验。为了积极响应和推动新课程标准提倡的“课堂面向生活化”的需求,教师应当将视线转向更为宽泛的大空间——即“生活实验课堂”,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实验环境,从生活中提取所需的化学实验药品。
比如说,上文中提到的壶底去垢,就可以让学生在家里找一个瓶底有垢的水壶,壶底的垢就有我们的实验所需物质CaCO3(碳酸钙),然后再去找一瓶食用醋,里面有另一实验物质CH3COOH(醋酸)。将一小杯食醋倒入瓶底,轻轻摇晃,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有大量气泡(即CO2)产生,透明液体也随之变得浑浊(浑浊物即醋酸钙)。碳酸钙和醋酸进行化学反应生成了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与之相应的化学反应式为:CaCO3+2CH3COOH=Ca(CH3COO)2+H2O+CO2↑。
这样将科学实验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动手能力,将抽象化的理论变得更为直观、平面化,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2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

在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中,受到应试教育的制约与影响,教师总是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模式、以课本理论知识的讲解为教学内容进行化学教学。这种僵化的范本教学模式大大制约了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发展。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联想生活,进行“生活化”教学,让化学课堂教学从生活中来,在生活中进行,又回到生活中去。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炼铁厂或观看关于工业炼铁的影像、让学生实地调查本地饮用水源的质量和水厂净化处理水的方法步骤。
4理论迁移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科学教育和教学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要求学生能将所论文导读:
学习到的科学知识迁移应用到新的学习中去或生活和工作中去,并将理论转化成为能力。毕竟终身从事化学研究的工作者少之又少,而我们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化学问题又很多,因此学习化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将所学的东西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实际上就是践行学生知识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知识理解的延伸与升华。
让学生深入了解化学知识在社会生活、生产中的具体作用,理论迁移实践,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得化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让学生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化学性质可自己动手制作家庭冰箱的除臭剂和卫生间的除臭盒。指导学生利用pH试纸来测量自己家附近雨水的PH值,看看是否达到正常标准值(标准值约为5.6,因为雨水溶解了空气中的CO2),调查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酸雨的形成并集体讨论酸雨的危害。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化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化学,准确引导学生将学习范围扩展到社会生活层面,用所学的化学理论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恰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
参考文献
格绒珠扎.新课程背景下要将化学教学融入生活中[C].读与写杂志,2009-11(11).
宋国伟.化学实验生活化的必要性探究[A].现代阅读,2012-08-16(8).
[3]唐丹.化学学习“生活化”[A].现代交际,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