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述浅谈对学生革新能力培养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122 浏览:105757
论文导读:
摘要:现当今是一个竞争的世纪,没有竞争意识和竞争的能力,则难于屹立世界民族之林。要竞争,就要有创新,要创新,则需要呼唤创造性的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我们教育者所面临的迫切任务。
关键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创设主动发展,主动探索的氛围,在思想、方法、能力上予以保证,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树立创新意识,提供创新保证

一个人能否有所创新,在一定意义上源于:论文参考文献www.7ctime.com
是取决于他有无创新意识和创新意识是否强烈。长期以来,因受陈旧观念的影响,人们习惯于将创新与了不起的发明创造相等同,因而抑制了许多人的创新能力。只有破除陈旧观念,树立创新意识,敢于求异和创新,才能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1.使学生敢于创新。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大胆交流,敢于创新。教师是课堂气氛的调节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去热爱、信任、尊重每位学生,满足学生的发表欲、表现欲、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2.使学生有机会创新。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机会创新。如教学10.9÷6.2(保留两位小数)时,教师不作任何暗示,先让学生尝试着做。一般学生按照常规计算方法思考,要保留两位小数,必须除到小数点后第三位数,部分思维活跃的学生却打破“保二除三”的思维定势,除到小数点后第二位后,通过比较余数是否达到除数的一半来判断是“四舍”还是“五入”,而直接确定商约是1.76。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受教师“先入为主”的观念制约,占有足够的思考时间,享有广阔的思维空间,不时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3.使学生乐于创新。发挥表扬激励的功能,使学生乐于创新。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喜欢表扬的特点,对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尽可能做到“多表扬,多鼓励”。教师在课堂上经常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断提出以下评价:“讲得好!”“说得不错!”“比老师说的还好!”“棒极了!”等等。这就是教学过程的一种情感交流,从而达到乐于学习的目的,营造创新学习的愉悦氛围。

二、重视培养能力,探求创新方法

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知识,而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教师应着重展示思考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学会思维方法,培养学生探索创造的思维能力。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教师这样引导学生主动探求发现新知。
1.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启发思考: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什么关系?那么,圆的周长是否也与圆内的某条线段有关?或者存在着一定倍数关系呢?
教具演示:用三个不同长度的线段为直径,分别画出三个大小不同圆,并把这三个圆同时滚动一周,得到三条线段的长分别就是这三个圆的周长。学生观察得出: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有关系。
2.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关系。测量计算:每位同学测量出一个圆的周长、直径,并计算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填在教材第5页的表中,然后请几位同学分别汇报出周长、直径以及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三个数据,最后总结出每个圆的最后周长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
讨论交流:分组交流刚才的数据,得出:所测量的圆的周长又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
媒体演示:屏幕上展示大小不同的三个圆,用每个圆的直径分别去度量它的周长,得出:大小不同的三个圆,每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
3.引导概括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以上教学片段,展示了学生认知的思维过程,注意学生的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小组交流等学习形式,最终发现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关系。从而使学生较好地学会探求新知的方法,促进学生会学。

三、综合运用知识,培养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具有开拓性、创造性,教师就应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法,诱导学生发散思维,鼓励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寻找与众不同的解题思路,提出合理、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用的训练途径和方式主要有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等。
1.一题多变。可以就原题变换已知条件,再探求问题的结果;或者把问题与其中一个条件对换,再求结果;或者给出部分条件与问题,要求补充相应的条件等等。这种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能力和思维品质,发展智力。
2.一题多问。即只给出已知条件,让其探求结果的可能性。如:由“已知男生20人,女生25人”可以提出不同的多个问题来,分别列式求男女生人数之和、差、倍、比关系,如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几倍,女生人数是(或比)男生的(或多)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男、女生人数分别与总数之间的倍比关系等。
3.一题多解。对同一个问题,由于思维的起点不同,分析的角度不一,会得不同的解法。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转化,同一数量关系可有不同的表达形式,从而导出用不同知识解答同一问题的思路。
例:少先队员在山坡上栽松树和柏树,一共栽了120棵,松树的棵树是柏树的4倍。松树和柏树各栽了多少棵?
根据“松树棵树+柏树棵树=120”,可列方程来解。如设柏树栽了Ⅹ棵,那么松树栽了4Ⅹ棵,列方程为4Ⅹ+Ⅹ=120;若设松树栽了Ⅹ棵,那么柏树栽了%Ⅹ棵,列方程为Ⅹ + %Ⅹ=120。
根据已知条件:“松树的棵数是柏树的4倍”,把它分析为“松树与柏树棵数的比是4:1”,则可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答。
即:4+1=5 松树棵数:120×4/5
柏树棵数:120×1/5
若根据已知条件,转化为“松树棵数与总棵树的比是4:5,则可以用比例知识来解答。”
设松树栽了Ⅹ棵,则列为:Ⅹ/120=4/5
通过不同形式的解法,沟通了知识联系和解题思路,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题的灵活性思维水平,促进创新。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把握知识与创造能力培养的结合点,适时适度地引导、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就会在数学教学中得到培养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