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有关于认知英语听力理解心理认知剖析及启迪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317 浏览:97802
论文导读:虑感低,“情感过滤”就低,学习越成功;反之,“情感过滤”就高,学习越容易失败。动机是指由特定需要引起的、欲满足各种需要的特殊心理状态和意愿。它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一个方向前进的内部动力。英语学习动机是指学习者学习英语的愿望。学习者有学习的愿望才会在听力理解过程中集中注意力,认真记笔记,积极选择合理
摘 要:听是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一个复杂、动态的心理过程。本文试图从记忆和信息加工机制、心理情感和元认知等方面解释这一心理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听力教学策略。本文认为听力理解是在注意力的监控下,在心理情感因素的影响下,在元认知策略的调控下,大脑记忆和思维综合活动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帮助学习者掌握多样化的记忆策略;丰富和系统化背景知识;提升学习动机;加强计划、监控等元认知策略的习得与使用等方式来促进听力理解的优化。
关键词:英语听力理解;心理认知;信息加工;情感;元认知
[]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2)11-0027-3doi:10.3969/j.issn.1006-283

1.201

2.04.007

1.引言 语言学习的目的在于语言输出。根据Krashen的语言输入理论,有输入才会有输出。而听是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厘清听力理解的心理认知过程对英语教与学有着积极的意义。听力理解是一个复杂的、对意义进行构建的心理过程,是听话人积极地对声学信号进行分辨、筛选、组合、记忆、释义、储存、预测的过程(王瑞昀、梅德明,2004:18)。听力理解不同于阅读或是写作,不允许学习者长时间考虑某一个语言片段。学习者不仅要在转瞬即逝的语流中辨识信息,还需搜索、调取大脑中已有的语音、词汇、语法、句法、语篇等知识来理解所听内容。听的过程是多种心理因素同时起作用的复合体,是注意、感知、记忆等认知机制控制下的信息输入、加工和输出的过程,是学习者自身情感因素影响下对语流进行过滤吸收的过程,也是学习者使用元认知策略对认知过程进行计划、监控和评估的过程。

2.听力理解的心理认知过程

2.1 记忆和信息加工

听是一系列复杂的信息加工、信息处理的认知过程,涉及注意、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听力理解过程中的信息量很大,如果不经过有效记忆,很快就会遗忘。Atkinson和Shiffrin在1968年提出记忆加工模型,即感觉记记、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人受到外界刺激时,首先通过感知觉获得感觉记忆,经过过滤选择后进入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中一部分信息被提取来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譬如学生在听见语音信息的同时需要快速提取存储在其长时记忆中的这些信息的意义、拼写、标点符号等信息(段红萍、戈玲玲,2011:136)。感觉记忆的容量巨大,但停留时间非常短暂。人对感觉登记中短暂贮存的信息进行扫描,得到选择的那些信息经过识别进入短时贮存。短时记忆的突出特点是其信息容量有限,在得不到复述的情况下,信息在短时贮存中只可保持15~30秒,很快就遗忘了。这也正是为什么学习者往往觉得都听懂了,却回答不出问题的缘由。只有进入长时记忆的信息才能参与到推理、解决问题等思维活动中。
信息进入人脑后的加工方式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自上而下的方式是指学习者应用自己大脑中已有的经验、文化背景和知识,即图式,根据听懂的部分去“预测”其他不熟悉部分的意思。图式(schema)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Kant于1781年在其哲学著作中提出。他认为,“人的大脑中存在着纯概念的东西,图式是连接概念和感知对象的纽带。新的概念只有同人们已有的知识建立关系,才会变得有意义。(Carrel, 1984: 87-112)”输入的言语信息要与记忆中贮存的有关信息相整合,才能得到理解。如果缺乏有关的信息,或者未能激活记忆中的有关信息,就不能实现言语的理解(王甦、汪安圣,1993:353)。学习者能否听懂语音材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脑中的图式是否能与输入的信息相结合,进行必要的信息加工,得出语篇意义。例如,学习者在听熟悉的话题时听力困难比较小,很容易理解其意义;相反,如果学习者接触到的听力材料是完全陌生的领域,将大大加重理解难度,因为头脑中没有相应的图式作基础。

2.2 心理情感

语言输入的理解并非机械化或程式化的过程,人脑不会像计算机那样只要输入程序就能按部就班地处理信息。人脑的语言习得和信息处理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情感因素的促进或阻碍。例如,脑机制研究者认为焦虑感会使人体内产生抑制信息处理的酶,从而阻碍信息的加工处理。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应用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以五大假说为基础的二语习得理论,其中颇有影响力的情感过滤假设认为语言必须经过情感过滤才有可能变为语言吸收。Krashen认为,影响语言习得的情感因素主要有动机、自信心和焦虑程度。一般来说,如果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动机高,自信心强,焦虑感低,“情感过滤”就低,学习越成功;反之,“情感过滤”就高,学习越容易失败。
动机是指由特定需要引起的、欲满足各种需要的特殊心理状态和意愿。它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一个方向前进的内部动力。英语学习动机是指学习者学习英语的愿望。学习者有学习的愿望才会在听力理解过程中集中注意力,认真记笔记,积极选择合理的理解策略,并在平时有意拓宽知识面,增加大脑中的图式存储。反之,如果学习者没有学习,就会觉得英语学好学坏无所谓,在听力理解中自我监控能力差,不专心,不愿多学多记一点内容,不会努力使信息进入长时记忆。自信心是指学习者对自己英语学习能力和水平的认可。学习者自信高,认为自己完全有能力听懂语流信息,听的过程中比较放松,有助长时记忆中语音、语义、句法、图式等信息的提取与整合,从而促进顺畅理解。学习者自信度低,听的过程中对听到的内容的确切性没有把握,无法集中注意力,无法有效提取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致使理解失败。焦虑是指学习过程中对不可控制的困难、挑战、危险的担忧、不安和恐惧。焦虑的原由可能是暂时心情的影响,也可能是因为语音材料不清晰、难度过大、噪音干扰,抑或是测试结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前程。焦虑能抑制学习动机,降低自信度。学习者在焦虑状态下对本来可以理解的材料也会听得一片茫然,不知所措。

2.3 元认知

听力理解的心理过程不仅是认知的过程,也是元认知的过程。认知过程帮助人们将新信息与已知信息整合在一起,并且存储在长时记忆中;而元认知论文导读:学中,可以帮助学习者学习记录策略,比如听的过程中记录关键词,使用特殊符号进行记录等。进入短时记忆的信息不经过复述很快就会遗忘,所以在听完一部分内容之后,可要求学习者复述所听到的内容,但是听的内容不宜太长或太难,否则记忆负荷过重,学生不能很好地复述,反而会打击学习热情。

3.2背景知识丰富化和系统化信息在人

过程帮助人们管理、监控认知过程。元认知是弗拉维尔(Flel)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一个人对他自己的思维或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张必隐,2004:217)。概括起来,元认知策略大致可分为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评估策略。听力理解活动中,计划策略表现在学习者对所听内容作预测,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从宏观还是从细节捕捉信息的听力策略以应对不同题型要求等;监控策略表现在学习者对听力活动的意识,使思维活动跟随语音材料的进程,保持对输入语流的注意,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按照计划选择性地寻找要点以解决问题,及时调整策略帮助理解,并关注自己的答题速度和时间等;评估策略是学习者在听后对自己的理解作一评价,是否已经回答了计划中提出的问题,是否保持了持续注意,是否得到了满意的理解等。

3.听力理解认知过程对教学策略的指导

听力理解的过程是在注意力的监控下,在情感因素的影响下,在元认知策略的调控下,大脑的感知、记忆、思维综合活动的过程。为了提高听力理解的能力,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必要的策略对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干预,例如可以通过帮助学习者掌握多样化的记忆策略;丰富和系统化背景知识;提升学习动机;加强计划、监控等元认知策略的习得与使用等方式来促进听力理解的优化。

3.1 记忆策略多样化

听力认知中如何使连续输入的语流信息中的关键信息进入长时记忆来进行推理解决问题是一大难点。学习者除了语言水平不同,记忆容量也有差异。因此,帮助学习者强化记忆策略是听力理解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有很多学习者认为听的时候都懂了,但回答问题时却对所听到的内容没有把握或是记不清了,这正是记忆容量和策略的问题。在教学中,可以帮助学习者学习记录策略,比如听的过程中记录关键词,使用特殊符号进行记录等。进入短时记忆的信息不经过复述很快就会遗忘,所以在听完一部分内容之后,可要求学习者复述所听到的内容,但是听的内容不宜太长或太难,否则记忆负荷过重,学生不能很好地复述,反而会打击学习热情。

3.2 背景知识丰富化和系统化

信息在人脑中的加工方式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交互进行。自上而下的加工离不开大脑中的图式信息,图式越丰富越有助于听力理解。源于:论文格式怎么写www.7ctime.com
教师在教学中可有意帮助学习者扩大知识面,广泛介绍文化、科技、生活等各方面内容。在听话题生疏的材料前为学生提供相关图式信息,比如听新闻前为学习者介绍背景和主要人物等等。此外,图式在人脑中的存储越系统,信息加工时提取图式线索就越容易、越迅速。在源源不断的语流输入中,在瞬间即逝的感觉信息中,如果能够迅速提取长时记忆中的图式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将会使更多信息被吸收理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帮助学习者对知识进行系统分类,比如每次训练引入一个主题,将此主题的相关背景和表达系统地介绍给学习者,或是在学习进行一段时间后专门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分类。

3.3 强化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的计划和监控策略在听力理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该帮助学习者加强这些策略的习得和使用。在听力理解开始之前帮助学习者预测可能听到的内容,根据不同练习制定捕捉宏观还是细节信息的听力计划与策略,提示学生关注自身注意力,在听的过程中持续跟进输入语流,如果理解失败及时更改策略应对等。

3.4 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激发学习者自觉主动学习的原动力。有些学习者由于英语学习没有明确目标,所以在听力训练时消极对待,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还有一部分学习者由于英语水平低,对英语听力的自信不足,在听力训练时焦虑感过高,能听懂的内容较少,久而久之也失去了学习的乐趣和兴趣。为了提升学习动力,教师应创造宽松的教学氛围和无风险的教学环境,消除学习者焦虑感,不要给学习者太多压力,对学习者慎用尖锐的批评性语言,让学习者感受成就感而非失败感,提供正面积极的反馈。提供符合学习者水平的材料,注重趣味性和知识性,对学习者的进步与成绩及时给予肯定。
4.结语
听力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信息输入、加工和输出的过程。而学习者积极的心理情感和较强的元认知能力对此过程起着有效的促进作用。教师可以根据这一心理过程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对学习者进行训练,帮助学习者加强记忆策略、元认知策略的习得和使用,同时激发学习者积极的情感因素,调动其学习热情,消除紧张焦虑情绪,从根源上帮助学习者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参考文献
Carrel, P. L. The effects of rhetoric organization on ESL readers[J]. TESOL Quarterly, 1984(18): 87-112.
段红萍、戈玲玲.英语专业四级听写心理机制及策略研究[J].外国语文,2011(6):136.
王瑞昀、梅德明.听力理解的认知与听力课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4(1):18.
王甦、汪安圣.认知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353.
张必隐.阅读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