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关于育人基于微博高校党建育人新途径集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9142 浏览:34216
论文导读:
摘 要:微博交流互动性、传播快捷性、使用大众性、信息开放性给高校党建育人工作带来难得机遇和挑战。高校要善于利用微博的“非微”功能,通过网上育人与网下育人齐动,主流教育与全面服务互动,党建网军与意见领袖联动,疏堵结合与标本治理共动,创新高校党建育人新途径、新方法。
关键词:微博;党建;新途径
1002-2589(2012)28-0128-02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短小精炼为文化传播特征的微博,传播速度快,传播内容极具冲击力和震撼力,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方式和思想观念。高校在新形势下需与时俱进,利用新工具,搭建新平台,善思、善用、善行微博新载体开展高校党建育人工作,切实加强党建工作科学性和育人实效性。

一、善思微博对党建育人工作的影响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我国网民总数达5.38亿,其中学生占比最高,达30.2%。就学历情况来看,大专以上学历的占22.4%。中国微博用户达2.74亿,比2011年底增长9.5%,增长速度创中国互联网应用发展之最。可见,大学生已成为我国网流,微博是发展最快的新媒体网络工具,这对高校党建育人工作带来深刻的影响。

(一)交流互动性,助力党建育人人性化

微博的交互性,使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被明显地调动,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也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高校党建育人工作能否成功,完全取决于大学生对教育认同度和接受度。这就要求大学生党建育人工作要顺应时展的需要,顺应大学生的需求,将育人在相互沟通交流的基础上更趋平等化和人性化。

(二)传播快捷性,助推党建育人时效化

微博可以将信息以最快速度发布到互联网上,并且通过“转播”功能将信息在粉丝链之间进行层层传播。特别是与、移动电话的绑定,能够使信息传播做到anything、anytime、anywhere、anyway,极大缩短信息传播时间和空间,实现信息传播的零时间。由于微博信息传播快捷性特点,再加上信息发布、传播无审核无门槛,给心术不正的不法分子有机可乘,这对大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倘若高校党建育人工作还是停留在传统开大会的模式,则无法满足青年大学生需求,无法实现党建育人工作的时效性。

(三)使用大众性,加速党建育人化

由于微博使用大众化、化,使党建育人工作者和被教育者关系产生影响。打破原来自上而下的育人模式,消除老师与学生、党员与群众之间的隔阂,实现育人更趋化。同时通过微博“网络”,每位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以及群众可以对党组织提意见和建议,发表观点和想法,同时组织也可以充分了解他的诉求,从而使党建工作更趋公开、化。

(四)信息开放性,催生党建育人主导化

微博是开放性的信息表现形式,可以跨越时空,将不同年龄、学历、领域的人进行无缝对接。由于它的开放性导致各种文化类型滋生,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带来深刻影响,对传统文化也带来极大冲击。因此,营造良好的新媒体环境是高校党建育人当务之急,党务工作者需适应源于:论文格式模板下载www.7ctime.com
形势变化,改变育人思路、转变育人方式,充分借助微博开展党建育人工作,适时用主流思想对大学生进行常态化教育、党性教育,在思想上给予引领,在行为上给予指引,从而坚定大学生政治立场、政治追求,加强党建育人工作在网络阵地主导性[3]。

二、善用微博在党建育人工作之“非微”功能

微博有“非微”功能,高校党组织要很好地巧用、善用这些功能,使其在党建育人工作中“微力博发”,产生“蝴蝶效应”,发挥党建育人的重大作用。

(一)信息互动发布器

高校党组织可利用微博“发表”、“转播”等功能,设置“热点关注”版块,及时发布国家最新政策、实事热点等,宣传新思想,解读新精神;各个党支部可通过“信息速递”发布有关党建工作的各类信息及支部活动安排,使学生在第一时间了解相关信息和动态。“精彩分享”版块将党的光辉历程以及学校党建的发展等精彩瞬间图片或经典的言语进行分享、转播,给学生提供准确翔实的资料,丰富营养的精神食粮,让学生无形中耳濡目染接受党的教育。党务工作者应尽可能发挥微博在党建育人中发布宣传功能,使其成为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和载体。

(二)情感互融交流器

微博是一种无身份媒介,是教师和学生、党员与群众之间心灵沟通的重要途径,彼此可以自由交流,减少心灵隔阂,避免角色带来的交流障碍。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往往因为对老师敬畏而不愿敞开心扉,师生很难成为知心朋友。微博给学生、群众、党员、教师提供轻松的语言环境和交流空间,消除以往学生心中“教师来去匆匆”、“党员遥不可及”的错误观念,让师生、党群有心与心交流的机会,容易建立融洽、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党群关系[4]。微博缩短师生间、党群间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增进师生、党群间的感情,增强党建育人的感染力。

(三)学习互进加速器

高校可在微博上建立“党支部微群”,开展支部网上生活会、支部大讨论等,对党员发展、团员推优等发表想法和观点,对党员进行评议,微博上支部进行集体学习,分享学习心得。同时,开设“微党校”版块,组建跨越教室内外的课堂社区,提供大量知名专家或学者讲解党的方针政策、发展形势等视频内容,使党课突破传统教育模式,不受时间、地点、人力、物力等因素限制,实现党校教学时间不间断、内容延续性、范围超课堂性,在学生自愿参与基础上,确保学生接受党课教育机会均等性、完整性和便捷性[5]。同时学员在“微党校”上还可以随时随地分享学习心得和学习资料,从而实现思想共同进步,党性共同提高。

(四)生涯互励助推器

微博架起大学生朋辈群体自我教育桥梁。当代大学生对父母、老师长期说教模式已经产生不同程度的接受疲劳,相反,朋辈群体行为和思想更容易被他们接受,更能引起他们注意。高校通过微博,开设“闪闪红星”版块,对优秀学生党员的创先争优事迹进行广播、转播,利用这种“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感染学生。通过榜样的力量进行党性教育,营造健康、向上、积极的环境,激励学生追论文导读:要注重“治本”,需标本同治,不但要引导教育,还要培养大学生自觉自律、慎思慎独的思想境界,学会客观理性地使用微博。参考文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nic.net.cn/,2012-01-16.张佳菲.微博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其实现.高教研究,2011,(11).赵磊.探究
求进步、争做先进,提高党建育人工作的效果,助推学生成长成才。

三、善行基于微博的党建育人工作新途径

微博这一极具影响的媒介,是否给高校党建带来福音,完全取决于高校是否善于利用这个平台。微时代,高校如何创新并善行大学生党建育人工作。

(一)网上育人与网下育人齐动

借助互联网开展的党建育人工作我们称之为网上教育,反之则为网下教育。以微博为平台开展的网上党建育人与传统的网下党建育人并非背道而驰,相反,两者是相辅相成,宜合不宜分。要使高校党建育人效果在新形势下达到制高点,就必须将网上育人与网下育人相结合,找到两者结合点。抓网下教育弃网上教育,则教育故步自封、停步不前,没有随形势变化而与时俱进,固然会失去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抓网上教育舍网下教育,虽方式已具创新性,但却缺乏教育应有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从而影响教育的根本性和实质性。

(二)主流教育与全面服务互动

高校要不断了解大学生需求,把大学生“3W”(即需要什么、喜欢什么、关心什么)作为工作根本点,根据学生的共同需求,开展主流党建育人摘自:本科论文www.7ctime.com
工作。同时,根据学生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全面化服务项目。高校可通过微博建立由组织部、宣传部、团委、社科部等联合开办微博。在校园微博中设计有关学习、生活、心理、交友等方面的服务栏目,允许学生发表看法、发布信息、发泄情绪。高校通过主流教育与全面服务互动,用健康、向上的思想文化占领微博阵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三)党建网军与意见领袖联动

微博信息开放性和传播快捷性给高校舆情监管带来极大挑战。部分大学生思想不成熟、认识问题有失偏颇,若不加引导容易迷失方向。因此,高校要建立一支思想够硬、水平够高的高素质党建网军来监管和经营党建微博。党建网军可由党务工作者、各院系辅导员、学生党员干部等组成,随时监管、澄清和疏导相关信息,以保证微博阵地的纯净度。同时,高校还需培养一批意见领袖,加入热门的相关微群社区,关注微群中成员动态,利用领袖话语权威性,掌握主动权,形成引导力。加大高校党建网军与意见领袖的培养力度,联动两支队伍的力量来驱动微博这建育人新载体健康地发展。

(四)疏堵结合与标本治理共动

微博上群体鱼目混杂,信息良莠不齐,很难避免垃圾信息弥漫、内容偏离主题等不良现象发生。高校不能因此采取强硬措施禁止学生使用微博,这违背“教育与时俱进”这一发展理念。高校要充分利用微博这一新载体,开展党建育人工作。不但要对微博信息进行甄别,同时要适时引导、监督、约束、规范学生网络行为,对违法以及违反国家方针政策信息要立即追查来源,并作出快速反应。对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要进行引导、不可回避、掩盖,采用疏堵结合方式,提高舆论引导公信力和影响力。高校党务工作者在微博上的教育引导只是停留在“治标”的层面上,并不确保学生以后不会偏离轨道。所以,高校在“治标”的同时,也要注重“治本”,需标本同治,不但要引导教育,还要培养大学生自觉自律、慎思慎独的思想境界,学会客观理性地使用微博。
参考文献: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nic.net.cn/,2012-01-16.
张佳菲.微博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其实现[J].高教研究,2011,(11).
[3]赵磊.探究借助微博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J].大学教育,2012,(6).
[4]张筱荣.微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新手段[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1,(12).
[5]郑晓毅.依托微博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探索[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
(责任编辑:李 慧)